“很荣幸能够担任医保社会监督员(行风监督员),聘书虽轻,但觉得肩上的担子很沉,因为这涉及到群众的‘救命钱’。”4月14日上午,在嵊州市举行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的启动仪式上,人大代表王红霓接过医保局局长陈肖递交给她的聘书时,她说,“我将在我的聘任期内,积极做好规范医保监督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群众的‘救命钱’。”
为进一步健全医保基金社会监督机制,激发和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医保基金监管,实现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良性互动,在第一批17名基层医保社会监督员代表基础上,市医保局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工作者等各类群体中,聘请了丁君等12位关心医保事业发展、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人员为嵊州市第二批医保社会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对定点医药机构、经办机构、参保人员等进行广泛深入监督,此次聘期为3年。
医保社会监督员的工作职责为协助医保行政部门做好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宣传打击欺诈骗保政策,营造“人人都是基金监督员”的社会氛围;反馈传递社会各界对医疗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完成医保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监督事项。
医保社会监督员同时兼任行风监督员,履行行风监督职责,监督全市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反映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矩纪律、职业道德、违法行政等不良行为和现象,对全市医疗保障工作、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等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有关医疗保障的热点重点问题等。
据了解,此次聘请的其中1位医保社会监督员已在今年2月向嵊州市医保局举报了一例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案例,经医保部门查证属实后,发放举报奖励200元,为此次医保社会监督员制度落地实施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2022年,嵊州市医保局通过九部门联动机制、专项治理等方式强化定点医药机构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嵊州市医保局副局长求明霞介绍说,仅2022年,已追缴违法违规费用959万元,对9家定点医药机构予以行政处罚,对29家定点医药机构下发了《违约处理决定书》,暂停1家医疗机构的医保服务协议,对22名医保医师作出协议扣分的处理,其中有1名医保医师解除了医保医师服务协议,3个参保人欺诈骗保案件移交公安部门。
接下来,该局将充分发挥医保社会监督员的作用,促进社会监督员履职尽责,通过社会监督员了解、收集和反应社会各界对医疗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医保工作,结合行业自律、个人守信等方面,逐步健全完善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基金监管高压态势,保证医保基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