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路金牛坊停车场边上有一棵泡桐,眼下正是盛花期。但见满树成串的小喇叭状花朵开成片片云霓,远望如挽髻仙子,素手白面,其舞姿款款翩翩,我仿佛看见了一阵江南雨细细密密地抹过后,她的花瓣片片掉落下来,似蝴蝶于空中飞扬。于是想,这花一定有着不一样的传说。
泡桐是一种文化渊源悠深的树种。最早见《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描述了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显而易见,它是种不平凡的树,可说喻意了高洁美好。
其实,泡桐树在南北方都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树木,它在我国的栽种历史也非常悠久,前面说过《诗经》中也有记载,“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中的“桐”,就是泡桐。桐花,又被称为清明之花,暮春之花。白居易就曾写下“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桐》也记载,“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有绮纹,故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也”。
早在北宋时曾有人编了本《桐谱》,里面不仅记载了泡桐的栽种方法,同时还指出了它可以细分为白花桐和紫花桐。常见的泡桐种类主要有毛泡桐和白花泡桐,除此之外还有兰考泡桐、楸叶泡桐等。可见,在古代它的名头已经很响。
“树阴似盖遮炎暑,花穗如烟胜紫鹃”。它给予人的可多了,首先是欣赏价值。它的花开在4-5月间。花开浅紫白色至蓝紫色,清香扑鼻,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观赏性。老家习惯称之为梧桐花。轻轻一扯,将蒂把和花朵分离再轻轻一嘬,满嘴香甜。以前零食种类没这么丰富,不少农村的孩子都吸过里面的花蜜。毛泡桐果期8-9月,蒴果卵形,分泌黏性物质,能吸附大量烟尘及有毒气体,是厂区、城乡绿化造林的优良树种。
白花桐也称白花泡桐,狭义上的泡桐指的就是白花泡桐。白花泡桐花期在每年3-4月,花开白色,仅背面稍带紫色或浅紫色。果期在7-8月,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与毛泡桐相比白花桐耐寒性较差,种植相对较少。
金牛坊这棵泡桐显然是后者了。
其实,泡桐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泡桐木耐酸耐腐,导音性好,易于加工,便于雕刻,制成的家具不翘不裂,又耐湿防潮,绝缘性好,不易脱胶,油漆染色良好。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重量轻木质软,磕磕碰碰就不好看了。往往给人以华而不实印象。此外,梧桐是乐器、飞机模型的特殊材料。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泡桐时,也将“作琴瑟”视为重要用途:“桐,《本经》下品,即俗呼泡桐。开花如牵牛花,色白,结实如皂荚子,轻如榆钱。其木轻虚,作器不裂,作琴瑟者即此。其花紫者为冈桐。” 可用来制作胶合板、航空模型、还可制作各种乐器、雕刻手工艺品、电线压板和优质纸张等。
除此外,泡桐还是重要的药材。泡桐树的叶、花、果、树皮均可入药。泡桐花性味苦,性寒,能够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根皮可防治跌打损伤。
看来,它可是宝贝树种呢。
既然是可观赏、可药用,还有经济价值。为什么不大片用于做城市绿化树呢?
其实,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大量引种过泡桐。它树体高大,生长速度又快。“一年是把伞,三年可锯板”。其次造景效果也俱佳。材质轻软,可以缓解我国木材不足的危机。但是,它确实又有以下缺点:木材中空,没有大材,加工利用幅面有限,而且木材轻软不耐腐朽,不耐挤压,使用范围窄,市场价格不高;可替代经济树木种类增多,而泡桐树冠硕大,种植的密度要低于其他速生经济树种,同等种植规模产出效益低。泡桐树开花繁密,叶大荫浓,不仅掉花,掉叶,掉果,而且冬季枝梢较脆,容易掉落,需要每日清理打扫;另外,泡桐树在周围常出现许多根孽苗,不容易根除。而且泡桐主根不发达,侧根多分布在表土层30公分左右处,如果栽植在农田和水渠旁,经常串根到农田地里,容易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影响农作物生长。
这就是为什么泡桐不能寄生乡野,也难入城镇得到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了。
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还是发挥过重要作用的。
河南兰考县,焦裕禄通过种植桐树来治理兰考风沙,最终,桐树成为了兰考的经济支柱,毗邻的曹县因水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也成了泡桐的最佳生长地,具备较为成熟的桐树种植和加工产业。
山东曹县,一度是泡桐加工之乡。日本人将桐木视作吉祥之木,将“梧桐引凤”的传说从青桐附会到泡桐上,认为泡桐也会引来凤凰。 曹县承包了日本人九成的棺材,平均每死去10个日本人,或有9个会躺在曹县棺材生产商出口的棺材中长眠。
另外,将泡桐花加工一下洗净后去掉花蕾,与面粉搅拌蒸食,或和面粉糊一起油炸或是与鸡蛋一起摊饼都是非常美味的。它曾经是一道土味食材。
还有,这种树的欣赏价值还是蛮大的。由于它的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梧桐”文化景观。泡桐花的壮硕壮观、丰腴、霸气和天生丽质,对一般花灌木都是绝对的碾压,一个春天要是没有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品读鉴赏一下泡桐花,那这个春天肯定就被糟蹋了,也辜负了大自然一番春光明媚的好意。
有个网友说,在扬州城高大的乔木中,只有繁花满树的泡桐,在清明这个物候期,成为众多春色中的代表之一。树体高大、树冠冠幅又广,当泡桐繁花满树时,真的就是一树一春色。在北护城河岸附近一单位,就有多棵泡桐,即使相距很远,也能为那一树紫花而震撼。扬州城中的泡桐种植量不是很多,但分布却很广泛,北护城河、瘦西湖风景区、扬州大学、小秦淮河、二道河……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泡桐,或一棵或两三棵。
还有一处,武汉汉中。汉口的一条小巷里,高大的泡桐满树繁花。四月天里,从小巷走过,抬眼望去:春日暖阳下,闪烁耀眼;晨曦暮霭中,如梦似幻——无论何时,都给人优雅之美。真是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景观树,泡桐可以说值得大书的。“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礼记·月令》),这里提到泡桐开花,田鼠变成了鹌鹑鸟,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些现象叫清明“三候”,意味着清明佳节即将到来。
“上树摘桐花,何悟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梧子道”(隋朝无名氏的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十三 》)。诗的意思是说在路上送别心爱的情郎和爱人,山路弯弯,女子爬上泡桐树,摘下桐花,桐花中心有蜜,又可以做菜,在桐花落地的时候,那紫色的桐花落在路上,女子心生伤感。这是用桐花铺就的道路啊,期望我的郎君,一路锦绣出山,一路锦绣回来。品读出来,诗里面的泡桐花还是思念的花朵,是伤怀的情意与牵挂,同时,又有着美好的期盼!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
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实在,泡桐在传统文化史中是靓丽的一笔,不可错过。那么,今天我们之所以通过金牛坊这棵泡桐打开这种树的旖旎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芳华,更多的是托物寄意,弘扬一种传统,呼唤一种回归,牵挂一份情怀,记住一抹风景!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写道:“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请让我们追随诗人的步伐,一起感受幽情厚意,同时又瞻望未来的疏雨新声,璀璨光阴!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