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公布首批诸暨市级非遗工坊名单,全市共有12家非遗工坊入选,涉及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诸暨年糕制作技艺等10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为进一步实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发布的《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今年2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启动首批诸暨市级非遗工坊推荐申报工作,经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积极组织推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综合评估、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首批诸暨市级非遗工坊名单。
各非遗工坊是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依托富有地域特色、具备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开展实践,扩大了非遗传承群体,培养了传承后备力量,不断促进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等活动,带动人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在促进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老传统焕发新魅力,老手艺释放新动能。接下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加强对本地非遗工坊的指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切实发挥其在推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