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亮茶村 绘就共富新景

潮新闻 记者 施安南 通讯员 卢书曼2023-04-07 03:23全网传播量870
00:00
00:00

微信图片_20230407101939.jpg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的长埭村山光明媚,水波澹澹,这里有大片西湖龙井茶园,立于此地,不觉心旷神怡。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长埭村瞄定“塑境长埭·共享未来”目标,明确“茶+艺术”特色产业定位,打造了白桦崊手作园艺术产业平台,积极发展茶文化和茶文创,努力实现“艺术走进乡村,让乡村生活更加艺术”的文化追求,着力打造艺术与乡村融合的典范,使村民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依托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优势,长埭村依托红色力量,踏上加速建设未来乡村的新征程。

吸纳艺术人才,打造艺术社区

长埭村有邻近中国美术学院的天然优势,2016年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的集创意、运营、投资为一体的创意文化公司——白桦崊手作园落地,白桦崊聚集文化艺人入住以达到和谐的社区感概念,实现“创作、制作、销售、展示、体验”五位一体的艺术社区。

微信图片_20230407101933.jpg

艺术人才选择长埭村其一是因为此地山明水秀、环境静谧,适合艺术生静心思考。“当初选择白桦崊,也是因为这里环境宜人,能够沉下心来进行创作。”陶瓷艺术家钟雷、王硕从江西景德镇来到这里,最开始是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后面则是深深爱上了这里融洽的邻里关系。除了自然因素,政府在吸纳人才方面的投入也不可忽视。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长埭村通过换届建强村委会,把一批有情怀、敢担当、能干事的党员推到了关键岗位,组织新的村领导班子收购空置房屋收购、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等,积极引入美院、音乐学院等高校人才资源,并为这些艺术人才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多样服务,目前长埭村已引进来自德国、美国、英国的留学生创业者和来自中国美院、清华、中央美院、浙江理工、浙江工商、景德陶艺、鲁美等艺术家、创业者200多位,8家大师工作室,白桦崊手作园拥有35家工作室40多个品牌。

为方便集中管理这样一个创意产业的集聚平台,长埭村还建立未来乡村·盛飨茶香党建联建机制,整合起机关、村社、两新等党组织,集聚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在内的一批高校、文创企业、茶企茶商、金融机构、云栖小镇等优质力量,一体推进艺术工坊建设。白桦崊手作园“共富工坊”增设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未来乡村·盛飨茶香党建联建发展基地,联合开展文创产业研学、非遗研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通过理论共学、合署办公、沟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讨论形成白桦崊手作园“共富工坊”文创助力、数智赋能的“茶叶+”发展模式,在茶叶包装、营销思路、营销受众等环节实现了茶叶与艺术的深度融合,精准助力茶镇创业就业,携手实现共富。

白桦崊手作园致力于利用集聚辐射的效应将艺术创作的理念推广至千家万户,通过名人、名企、名品的入驻,形成了具有长埭特色的雕塑艺术、文创、手作、体验旅游的艺术氛围,不但借“艺术家的大脑”助力村庄建设,又在产业发展上有了更多可能性,还潜移默化提升了村民的艺术素养,使长埭村成为美育示范基地。

成立艺委会,维稳艺术智库

为了让艺术家更好地融入,长埭村通过党建引领,建立了一套共商共创机制,长埭村村委党总支书记李卫东和村“两委”成员经过多次走访谈心交流,专门选聘了一些艺术家成立艺委会,让他们参与长埭村的治理,2017年,长埭村艺术家委员会正式成立,近30位驻村达5年以上的艺术家们申请加入艺委会。同时,村委会为艺委会成员发放了长埭村新村民证,真正让艺术家们在融入中找到归属感。村里的实事项目,都通过“五议两公开”+“艺委会”咨询共议形成闭环推进机制,为了丰富村民生活而增设的入村口文化公园、露天文化广场、体育文化公园等项目就是这样落地实施的。

微信图片_20230407101948.jpg

微信图片_20230407101954.jpg

艺委会讨论的议题都是长埭村方方面面的大事。在推进村庄建设方面,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艺委会意见,艺委会在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推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方面,也会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做到及时沟通、充分酝酿、集体决策。艺委会机制的背后,是艺术家参与乡村治理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毕业于中国美院的王岗,现留校任教于该校基础部,工作室冈山堂就落户在长埭村。“与艺委会共同讨论的村庄发展规划,不仅会考虑所有村民的诉求,也为我们的未来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构建目标和具体的努力方向。”李卫东书记说。长埭村民也表示自从艺术家们入驻,艺委会发展规范后,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完全变了个样,对美好乡村建设有了更高的期盼,如今,有许多像王岗一样的美院人都想把工作室落户到此。

微信图片_20230407101846.jpg

艺委会与未来乡村·盛飨茶香党建联建的艺术构想不谋而合,联合激活共富工坊入驻非遗传人、炒茶大师、艺术家等资源,定期组织美术教育培训、手工艺培训、美术交流活动等活动,提高村民的艺术文化素质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他们向社会大众推出各类实用艺术作品、丰富手作体验课程,目前已成功举办茶文化宣讲,雕塑、书法、绘画培训等活动上百次,利用文创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将艺术创作的理念推广至千家万户,对于拉动辖区经济活力、实现村民精神共富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打造“茶+艺术”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各村社、企业、高校分区成片深度挖掘文化特色,聚力开发茶艺欣赏、茶道感悟、茶园观光等为产业驱动力的文化茶旅项目,充分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微信图片_20230407101942.jpg

坐上长埭村的观光摆渡车,道路两旁入眼皆是连绵的茶园,一幢幢或中式或欧式小楼错落其间,干净整洁的庭院里几乎都停了一两台小轿车,公共停车场、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现代化篮球场、网球场更是亮眼,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香……村“两委”、艺术家和村民联手打造的艺术长埭发展趋势明朗,为乡村建设中的党建美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
昊仔 · 2023-04-08 02:48 · 浙江绍兴回复
绘就共富新景。
药师阿妹 · 2023-04-07 04:52 · 浙江绍兴回复
和谐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