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民政好故事丨乡里有个“剃头干部”

潮新闻 通讯员 景宁民政2023-04-07 03:19全网传播量372
00:00
00:00

“记得上次给老人们理发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又到‘出工’时间咯!”,林松苗边收拾理发的家伙什儿边说道。听到林松苗来了,老人们很快就聚在村里小卖部门口,排着队等林松苗给他们理发。

林松苗是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人民政府的一名干部。乡干部咋剃起了头?原来,家地乡离县城有60多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前些年,随着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工作生活,乡里唯一的理发店也关门了。从此,理发成了留守老人的难题之一。

“去县城要坐2小时的班车,每天只往返一趟,要是赶不上,还得在县城住上一宿,算下来剃一次头得花200元钱呀。”听着村民们讲述烦恼,想着自己有理发手艺,林松苗当即承诺,以后理发的事由他来负责

。说干就干,林松苗自费置办了一套理发工具,约定每周二、周四为村民义剪。走廊、停车场、庭院......哪都是他的“理发店”,理发工具箱也成为他每次出门的“标配”。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就上门服务,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为5个自然村的老人理发,仅赶路就要用上几个小时,但他从未停下脚步,6年间,他的爱心义剪已服务3200余人次。

坚持为村民理发,成为他了解民情的好机会。哪村有孤寡老人、哪家老人生活困难,他都一清二楚。时间一久,他的义务服务还扩展到为老人代购。

老人们有购买油盐酱醋、日常用品或药品,甚至换煤气罐等需求时,他就在本子上详细记录,代为购买后再给村民们送货上门。渐渐地,“民情小本”越记越多,到现在已积累了20多本。

每次下村,林松苗的车子后备箱总是装着米、面、灯泡、化肥等,尽管得为此多掏几千元的汽油钱,更需要挤出不少休息的时间,可看着村民脸上舒展的笑容,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与村民的心没有了距离,工作也变得容易开展,“只要松苗开口,这事肯定靠谱”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林松苗的事迹得到了肯定,他先后获得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好人”“丽水市人民政府人民调解工作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最温暖的挺进师
相关新闻
丽水​民政好故事丨暖心“梅姐”让问题“有解”
丽水民政好故事丨“共富鸡”撑起“致富伞”山海情抒写新篇章
丽水民政好故事丨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