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红餐厅吃完饭拉肚子发烧,消费千元索赔17万,合理吗?律师说法来了

潮新闻 记者 章然2023-04-05 10:47全网传播量705
00:00
00:00

3月15日,在杭州嘉里中心网红餐厅304用过餐的小于觉得又气又冤。

“我和同行的小伙伴用餐之后出现身体不适。一打听,当天同时间用餐的7人也都出现了腹泻、发烧等不适症状。”

微信图片_20230405184357.jpg

于是,小于联合了这几位消费者,希望能从商家这里得到赔偿和道歉。(之前报道:在杭州网红餐厅吃完饭 7人拉肚子发烧 市场监管介入调查

潮新闻报道此事之后,引发广泛关注。

几位消费者提出的赔偿金额总计17万。

消费1000多元,索赔17万是否过度?

小于和几位消费者拿出了计算公式,表示他们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通过餐费、医药费、外地住宿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等计算出17万的赔偿金额。(之前报道:在杭州网红餐厅吃完饭拉肚子发烧,消费者详解为何索赔17万

那么,17万索赔金额,在法理上真的站得住吗?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松涛律师进行了专业分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除外。

“根据食品安全法,受损害的消费者可以要求按照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的三倍,只要损失是由于这次吃饭生病引起的直接损失,都可以算。”

陈律师说,比如误工费要根据实际工资和延误的时间来算,需要医生出具病假条才能算误工费,营养费也要根据情况来算,医生开具要补充营养的诊断才能算营养费,这些都有明文规定。

“误工费、营养费的开具需要证据。”陈律师解释,并不是自己列的数字就能赔,比如有一位消费者提到父母赶来陪护,这笔陪护费用法院可能就不会支持。

“护理费是医生出具证明,是需要护理才有护理费,不然护理费就可能得不到支持。比如,医生会出具诊断,这种情况是否需要专人护理。如果需要才能赔,如果没有出具诊断,自己叫人来护理,这个护理费是不能算入赔偿的。”

所以,这17万的赔偿金额,在陈松涛律师看来,有一部分不能获得支持。

那么,正确的索赔金额如何算呢?

“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这里的价款就是指消费的金额,吃饭餐费就是价款。损失是因这次生病支付的医药费、打的费、误工损失等等。”

不过,陈律师表示,此种索赔没有上限,如果是真实的损失,100万也要赔。“比如造成婚宴损失,几十桌几百桌的食物中毒,赔偿的金额可能就不止10万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