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去不到的地方叫远方;长大后,总想回去的地方叫故乡。“那一树金花伴橘林,渔歌嘤嘤,浪漫轻揉思乡情……”这首章子清创作的新歌《江月昼如明》一经推出,就令人沉醉其中,她用自己的创作魅力与思乡真情,撩拨起多少人的思乡情愫。流行与戏腔的完美邂逅,乡情与乡景的诸多交融,勾勒的不仅仅是一幅游子眼里绮丽的家乡田园画卷,更是集“词美、乐美、声美、人美”于一体的超脱意境。章子清是黄岩院桥乡贤才女,也是家乡引以为傲的越剧名家。
越剧出身,获过诸多奖项
其实对于章子清来说,做原创歌曲,她还是一个新手。在此之前,她是温州乐清戏曲传承和展演中心的一名花旦演员,直到2010年才离开越剧舞台。
“我家人都很喜欢越剧,自己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7岁时,我跟着收音机学习越剧,还挺像模像样的,后来作为兴趣爱好也专门学过。”章子清说,“9岁时,我参加了浙江卫视的戏迷擂台赛,获过金奖。后来还去过香港等地方演出。”
2001年,12岁的章子清凭借一副好嗓子,考入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2005年毕业后进入乐清越剧团任花旦角色。在乐越,章子清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演员,扮相秀丽、身段婀娜,唱腔尤其婉转动听,仿如黄莺出谷,清灵圆润。2006年,章子清参加温州市戏剧节,在《杨贵妃后传》中担任幕后伴唱获伴唱单项奖;2007年,她拍了越剧电影《双玉蝉》和《江流记》;2008年,她获得温州市青年演员大奖赛银奖,并获得由观众投票评选的“最受观众喜爱奖”;2010年,她参加浙江省越剧节,凭借《新三笑》获优秀表演奖。
机缘巧合,走向“星光大道”
在上海,章子清遇到了国内著名声乐家潘乃宪。潘教授虽然已八十高龄,但爱才惜才的他还是收下了这名小弟子。于是,回到台州家里的章子清经常跑上海学唱歌。
“一开始,我只想把歌唱好听点。以前在剧团里,虽然喜欢唱歌,但每次一张口唱,同事们就嘲笑我唱得难听。”她说,“可是,潘教授经常鼓励我,说我音色与众不同,有特有的韵味,很有自己的风味。于是就坚持下来了。”
2012年,喜欢看央视《星光大道》节目的妈妈开玩笑说:“你学唱歌有一段时间了,要不报名去参加一下《星光大道》,让我和你爸爸也在电视里看看你!”
章子清于是去报名,没想到选拔程序非常严格,节目组反复筛选,光录像带就寄了三次,然后才接到通知,正式上节目。
那次比赛,她先唱了一首《妻子》,深情大气,催人泪下。才艺表演唱了一段越剧《天女撒花》,华美别致。之后唱的越歌《采茶舞曲》清新活泼,最后唱了《在那东山顶上》,空灵旷远。四个节目差异很大,展示了她非常全面的素质和内涵,她的优秀唱功,她的甜美长相,让她人气爆棚,获得周冠军。
宠辱不惊,只做真实的自己
“其实,在参加《星光大道》时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章子清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没工作,家里开着一家饭店,我偶尔会客串服务员,所以当时的参赛身份就是服务员。后来,网上很多人好奇,质疑我是不是真的服务员,然后各种说法都有,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我也没太在意。”
不过,央视节目组工作人员却对她印象很深,2013年,又来请她参加央视《回声嘹亮》节目录制,担任演唱嘉宾。后来,她被邀请担任《星光唱响》评委,还来到《星光大道》月赛做评审。
“其实对于这些荣誉或质疑,我看得都很淡,正如我朋友圈签名‘宠辱不惊’,我只想做真实的自己。”章子清说,“接下来,我会继续创作这种风格的歌曲,有可能的话会拍摄成MV,也会翻唱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
“鉴湖湿地境清幽,千载文人雅集游。”
如今,站上更大、更广阔舞台的章子清,主动担当起家乡的推介官,用歌声倾诉自己对家乡的热爱,用歌声将自己的故乡唱给更多人听。在章子清心里,家乡的人文风韵总在不断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