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刚临社日,杨花飞送鲛鱼”。每年清明前后,在外海洄游了上千公里的蓝点马鲛鱼陆续进入浙江象山港海域,在此产卵繁衍后代。这时候的蓝点马鲛鱼性腺发育成熟,为了繁殖储存了大量油脂,肉质丰腴鲜美,是马鲛鱼中的极品,被当地人称作“鰆鯃”,即川乌。这条越过漫长冬季,来自春天的川乌,肉质紧致、味道甘甜,正是宁波人心心念念的那口鲜。
然而近年来在持续的商业炒作下,川乌成了众人追逐的“网红鱼”。渔民、商贩为追逐经济利益,纷纷加大对马鲛鱼的“围猎”力度,层层密网网罗之下,蓝点马鲛鱼洄游通道受阻,进入象山港安静待产越来越难。
3月1日,2023年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别保护期禁捕联合执法行动开启。从3月1日至7月31日,宁波象山港马鲛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内禁止从事捕捞作业,禁捕区里的马鲛鱼,在这段时间里不能捕也不能卖。
这是宁波象山港实行禁捕蓝点马鲛鱼的第二年。但据了解,宁波水产市场上仍有川乌在售卖,这些川乌是否正宗?又来自哪里?潮新闻记者为此前往宁波鄞州咸祥菜场实地探访。
马鲛鱼价格每斤70到100元不等
有摊贩悄悄说可以供应偷捕的蓝点马鲛
宁波鄞州咸祥镇,是一个吞吐着“鲜”气的蓝色海湾小镇,马鲛鱼是这里的头牌美食,镇上曾连续举办了四届马鲛鱼文化节。当地咸祥菜场也很有名,每天清晨四五点,各路商贩、餐饮老板、爱尝鲜的市民集聚于此,为的是拿到最新鲜的热气货(行话,指最鲜活的海鲜)。
3月中旬的一天,凌晨3点40分,潮新闻记者驱车50分钟从鄞州城区赶到咸祥菜场,此时天还没亮,菜场内已灯火通明,菜贩们正忙活着摆摊营业。在水产区,卖马鲛鱼的摊贩大概有五六家,有位摊主把箩筐里的马鲛鱼整齐地码放到台面上,还不时往鱼身上洒水。这些鱼看上去死了至少两三天,硬邦邦的,头尾翘成弧形。
△专家说,咸祥菜场摊主售卖的是蓝点马鲛鱼。
△专家说,咸祥菜场摊主售卖的是蓝点马鲛鱼。
“这是象山港里的。”一开始摊主以为记者是来买鱼的,回答得斩钉截铁,后来看记者一直在拍照,又改口说是在象山南韭山一带海域捕获的。给这位摊主供货的船老大卢师傅说,他家有五六条小船,最近都在象山港以外海域(主要在南韭山一带)捕捞。“象山港现在禁捕了,再说现在象山港的马鲛鱼也不多,要等到4月以后,才会大量游进来。”卢师傅说。
潮新闻记者仔细打量了一下,从外形上看,这些马鲛鱼背上有蓝点,腹部雪白。摊位前,不时有水产商围过来选货,价格是90元/斤。“周末价格更高,前两天卖到了110元/斤,不过昨天(周一)又跌到了80元/斤。”摊主说。
在旁边的另一家水产摊位,记者看到两条马鲛鱼被一位市民买走,13斤一两,一共1310元。这个摊位的马鲛鱼有的背上带蓝点,有的带条纹。“是你的视觉问题,这就是蓝点马鲛鱼。”面对记者的提问,摊主说两者都是蓝点马鲛鱼。
据了解,两年前未实行马鲛鱼禁捕政策时,咸祥菜场外有一个露天交易市场,热闹非凡。“现在外面不能交易了。”菜场里一位女摊主见没什么生意,和记者攀谈起来,“我家也有船的。”她悄悄告诉潮新闻记者,现在象山港偷捕的蓝点马鲛鱼是不敢在市场里公开售卖的,都是装在车里直接和买方交易,摊主还加了记者微信,表示可以供货。
结束在咸祥菜场的探访,记者驱车前往3公里外的横山码头,此时天已蒙蒙亮。码头边停了大大小小十余艘渔船,有一两艘渔船还亮着灯,一位穿着下水服的船员走上码头,骑上一辆电瓶车正欲离开。“象山港内还有人捕鱼吗?”“没有。”船员吐出两个字,调转车头远去。
早上6点一刻,潮新闻记者回到宁波市区一家知名的菜市场——张斌桥菜场。进门口左侧的海产摊位挺大,“蓝点马鲛鱼85元一斤,”老板说,“这些蓝点马鲛鱼是象山港大桥下面捕捞的(注:在保护区内)。”
另有一家水产摊位上的马鲛鱼被分档次明码标价,注明是正宗川乌,如“专业川乌,85元/斤”“风浪越大、川乌越贵,70元/斤”,最便宜的则是65元/斤。有一位市民买了每斤70元的那种,选了头尾切开的。“头部这边更好吃。我们宁波人这个时候最喜欢吃川乌了。”这位市民告诉记者。
潮新闻记者看到,该摊位上的马鲛鱼大多数都带灰白条纹,与背上有蓝点、腹部雪白的蓝点马鲛鱼的样子相去甚远,而鱼身上的牌子却写着正宗川乌。面对记者的疑问,摊主承认这些鱼是外海捕捞的,混杂了其他品种,但也是马鲛鱼。
宁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水产商告诉记者,目前正宗的蓝点马鲛鱼价格在100-200元/斤左右,单条重10斤以上的可以卖到200元/斤。
张斌桥菜场的马鲛鱼价格为何比咸祥的要便宜?该水产商透露说,张斌桥的马鲛鱼来源复杂,有些在路林市场(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拿货,差不多每斤40元上下,而路林市场的货很多来源于福建或台州三门一带,这些马鲛鱼并非正宗的蓝点马鲛鱼。
不是所有的蓝点马鲛鱼都叫川乌
市场上到底能不能售卖
到底如何分辨正宗的川乌,潮新闻记者请教了一位资深渔业专家——已经退休的陈员祥是原宁波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他捕过鱼,经营过渔业公司,从事过渔业管理,对东海渔业资源非常熟悉。
陈员祥告诉潮新闻记者,马鲛鱼有很多种类,在我国沿海常见的马鲛鱼有蓝点马鲛、朝鲜马鲛、康氏马鲛、斑点马鲛等。
“蓝点马鲛鱼背部呈星星点点的蓝黑色,春季它们要洄游产卵,在象山港的蓝点马鲛背脊的蓝色就变得更深,像青绿色,甚至闪闪发亮,腹部也更白。”陈员祥说。
而宁波人口中的川乌正是蓝点马鲛鱼,分布于宁波象山港沿海一带。
不是每一条马鲛鱼都能被称为“川乌”,陈员祥介绍,要成为川乌的条件很苛刻,只有特定水域、特定时间、特定品种都符合,才能算正宗川乌——必须是清明节前后,洄游至象山海域的蓝点马鲛鱼。所以象山港禁捕之后,记者采访时市面上的既有蓝点马鲛鱼严格来说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川乌。
陈员祥告诉记者,目前马鲛鱼大量从外海往象山港一带洄游,一些渔民赶在它们游到象山港之前就提前截捕了,所以市面上有蓝点马鲛鱼出售并不奇怪。至于另一种背脊带条纹状的马鲛鱼,陈员祥表示有可能是朝鲜马鲛鱼或康氏马鲛鱼,“它也是蓝灰色的,除了看颜色的深度,还要看背脊是不是条纹比较明显。”
关于菜市场能否售卖蓝点马鲛鱼的问题,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没有明令禁止售卖马鲛鱼,但禁捕区里的蓝点马鲛鱼不能卖,市场上的马鲛鱼大多来自外地,如果有市民遇到假冒川乌的马鲛鱼,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禁捕期内市场上仍可售卖蓝点马鲛
种质资源保护面临尴尬
如果你仔细观察马鲛鱼就会发现,它的体形是天生为海洋猎手而生:梭形的躯干,新月形的尾鳍,胸鳍、背鳍、腹鳍、臀鳍短小,它拥有强健的肌肉、流线型的身形,再加上锋利的牙齿,爆发力十足,它的冲刺时速最快可以达到40-50公里。
然而这样的“天生杀手”却面临着“族群越来越少,个头越来越小”的生存困境。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顾晓英从事水产研究近40年,一直在关注东海海域蓝点马鲛鱼的生存状态,她曾作为宁波市政协委员发出倡议:希望各方力量能够一起投入保护象山港的蓝点马鲛鱼。
顾晓英告诉潮新闻记者,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历史上象山港蓝点马鲛鱼资源量约为400吨。而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蓝点马鲛鱼的产量已不到以前的一半。如今蓝点马鲛鱼的种群资源资质处于衰退的状态,资源衰退的同时,鱼的个头也在变小。
蓝点马鲛鱼的生存困境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而它那让人熟知路线的洄游之旅也危险重重。
“特别是最近几年川乌的价格被炒高,渔民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捕捞,让蓝点马鲛鱼被大量捕起,港内马鲛鱼资源数量和质量在不断下降。”顾晓英说,沿海地区的人都知道野生大黄鱼的故事,它也因为种群衰退甚至一度消亡,如果不想让蓝点马鲛鱼“重蹈覆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而在蓝点马鲛鱼禁捕期内市场上仍可以售卖的现状,也让蓝点马鲛鱼的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着尴尬境地。虽然保护区内禁止捕捞蓝点马鲛鱼,但一些渔民赶在它们洄游进入象山港保护区之前就提前捕捞,等于阻断了它的繁殖可能。对此,顾晓英认为,目前只能呼吁市民少吃,“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马鲛鱼在口感上只是略有差异,新鲜海捕鱼类都非常鲜美。广大市民嘴下留情,要保护‘孕妇鱼’,不要一口吃掉鱼子鱼孙。”
陈员祥则提出了另一个思路:“是否可以像野生大黄鱼一样,尝试蓝点马鲛鱼人工养殖,边开发边保护?这对于蓝点马鲛鱼来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还有市民提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所以,是否可以参照东海伏季休渔期,规定某一时间段内禁止销售蓝点马鲛鱼?
每天24小时巡查执法
曾有零星渔民下海被劝阻
潮新闻记者从宁波市渔政主管部门了解到,其实在2010年,宁波就向当时的国家农业部申报了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据悉,这是全国唯一的马鲛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近4万公顷。而象山港真正实施蓝点马鲛鱼禁捕政策,是从2022年开始的。
据宁波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禁捕区海域,每天24小时都有执法船艇巡查,一旦发现有偷捕行为,不仅会没收渔获物和渔具,还会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确实有零星的渔民下海,被我们及时发现阻拦。随着我们执法力度的加大,再加上事先也对渔民进行了充分的宣传,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海面上已经看不到捕捞马鲛鱼的渔民了。”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不过据一些知情人士向潮新闻记者反映,在禁捕区还是有个别偷捕行为的存在。截至目前,渔政执法部门没有公布是否有查获的违法偷捕案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