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济翻身仗”的号令一响,加速起跑的风,就带来春的信号。
驻守杭州西大门的建德,是传统工业大县。如今,新赛道、新打法、新优势等词汇被频频提起;市井街巷的广告大屏里,是优秀工业企业的宣讲、介绍。
拼经济的春风,已来到这个浙西江城。即日起,浙报集团杭州分社联合建德市委宣传部,推出“遇‘建’春天·信号”系列报道。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出来,杭州建德市寿昌镇党委书记骆旭华就注意到了,预制菜首次被写入其中。
“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文件中的话,被他重重画上了标记——距离镇政府1公里处,一座占地30亩的预制菜工厂,已于去年9月投产,每天有近20吨的预制菜,从这里送往全国各地。
“早两年前,我们还窝在租来的一个小厂房里。”90后翁博成,是这家名为“麦子妈”预制菜企业的创始人。他没想到,在厂房狭小、预制菜产业前景未明的情况下,骆旭华就敢把时任建德市市长富永伟带到工厂里考察;而明显是提前做了一番功课的建德市委市政府,就敢现场拍板,为企业扩大规模护航。
在预制菜的万亿赛道上提前抢跑。如今,站在风口上的他们,亟待起飞。
抢跑预制菜产业赛道
翁博成是土生土长的建德寿昌人,但也曾一度有过犹豫,考虑把预制菜工厂搬出寿昌。
2021年,历经4年积累的麦子妈,生产线越做越大,并接受了元气森林的战略投资,急需新建厂房、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集团公司希望我能把厂区搬到安徽滁州,那里有集团自有的园区土地,很方便。”翁博成说。
这是个好位置。翁博成在地图上查过,往内陆可把产业触角延伸至合肥、安庆一带,往东部则可辐射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一带,“其实是个非常好的选择。既然对公司发展有利,为什么不可以?”
其实大家都知道,乡情留人只是锦上添花,唯有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才能把它真正留下来。
现实的问题是,寿昌镇自有的闲置工业用地不多,且因地处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板块,以通航产业为主打。
“怎么办?埋头办呗!”动起来的,是寿昌镇整个党委班子。摸排闲置土地、洽谈流转办法、与业主单位沟通……最终,土地有了眉目,但“通航产业”的门槛怎么破?
这个曾被寿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沈冰波认为最难突破的问题,却以最快速度解决了。
2021年6月,建德市委市政府以及发改、农业农村局、开发区等负责人来到寿昌镇,站在了麦子妈原先那个狭小逼仄的生产车间里。细细考察后,一锤定音:“既然对建德的发展有利,为什么不可以?”
一锤定音的背后,其实做了很多功课。建德市经信部门针对预制菜产业,做了详细的调研,对其前景有了初步的判断;农业部门对该产业所带动的当地农业发展,有了基本的预估;还有该产业所带来的就业、人才引流等一系列利好,都被写成书面汇报,放在建德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的案头。
预制菜的产业赛道上,建德就这样先人一步,率先开跑。
把政府服务做到最好
从拿地开工,到去年9月车间投用、第一盒预制菜下生产线,麦子妈新工厂仅花了一年时间。
这是破纪录的速度。“我们这是食品工厂,不仅要安装设备,还要取得食药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认证,一般建厂投用最起码要1年半。”让翁博成更感意外的是,几乎所有需要去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的事项,都有政府代办员代办,“就连公司的公章,都是他们办好送来的,钱都没收。”
翁博成感受到的,是建德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自上而下所有人的重视。
在项目土地还没落地时,建德市就通过多方承诺、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机制,全力抢抓各审批环节和中介时间,形成涉审部门审批、中介机构服务、做地主体保障、投资主体跟进的四条赛道齐头并进的格局,实现了不动产权证、用地规划许可、备案核准、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证照在拿地时,第一时间统一出件,让项目“拿地即开工”。
从麦子妈落户筹办至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指导企业,搭建起发改、住建、规资等部门和企业的沟通桥梁,推动办证等事宜一次次提速。
“既然要服务,就要服务到最好。”在建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舒学利看来,建德或许在很多方面没有优势,因此更要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上加把劲,“让企业定时、我们赶进度;企业出题目,我们做答案。”
翁博成没有客气,又给建德出了题:“企业要发展,没有人才怎么办?”
很快,在建德市委组织部的牵线下,麦子妈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达成技术合作服务,一个专家工作站,即将落地。
为乡村带来农业订单
去年,麦子妈给建德贡献了500万的税收,年产值1.3亿元,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预计今年税收将增至1000万,产值达3.5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亩均产值。”翁博成对未来很有信心,最快今年下半年,麦子妈二期工程将开工,占地约20亩,此后还有三期工程,“我们规划,麦子妈的总产值将达到20亿。”
除了带给建德产值、税收、就业等多方面的支撑,麦子妈所掀开的预制菜产业,还让建德对农业发展有了新思考。
“传统农业受供需影响、价格波动大的情况,将会有所改变。”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预制菜产业关注已久,在他看来,预制菜会催生农业订单式生产,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户受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类似的农业订单,已在建德诞生。
每天,有1吨的鸡蛋,从建德市杨村桥镇、大同镇、李家镇的禽蛋养殖大户的家中,送往麦子妈的生产车间,预计明年,鸡蛋的用量将增至5吨。
配合这张更大体量的农业订单,今年下半年,一个蛋鸡养殖基地将在寿昌镇西华村开工建设。
这是一家开创现代农业新模式的养殖基地,计划蛋鸡养殖规模40万羽,实行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我们计划村委以村集体土地入股参与利益分红,在确保生态环境无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该村的一般林地资源,使企业达到环保卫生标准的养殖场。”沈冰波说,将把预制菜产业延伸成一条产业链,带动企业、村庄、村民共同富裕。
届时,该养殖基地将带动村民年均收入增收3.2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
前景在望。翁博成说,自己始终忘不了,去年新厂房落成,建德市委书记富永伟再次来到了麦子妈,说的那句话:“小伙子,没看错你,蛮为我们建德争光的!”
翁博成憨厚一笑,他在心里回答:“这一年让我知道了,只要扎根在建德,我们能干成更多事。”
(潮新闻 策划 张彧 林丹 视频 马赛洁 文字 吴佳妮 设计 严东 共享联盟·建德 方祺 苏思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