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河湖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自2021年嘉善县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幸福河湖试点县以来,一直秉承“双示范、当窗口”的政治高度与使命担当,协同推进大治理,努力建设“平安、健康、宜居、富民、文化、和谐”的幸福河湖。两年来完成水安全投资超10亿元,对主要骨干廊道河流、63条农村河流(河浜)、北部17处湖荡等进行了综合整治,主要人口、重要产业分布区防洪达标率达100%。
“近年来,我县不断提升水管理效能,围绕河湖长制、水域岸线管控、‘四乱’动态清零、群众参与、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推动嘉善水管理效能提升。”嘉善县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主任张卓说,不仅如此,嘉善县还创新建立长三角毗邻地区“联合管护”“水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破除毗邻地区河湖管护“孤岛”,为幸福河湖建设保驾护航。
水面波光粼粼,野鸭成群觅食,南祥符荡的自然和谐共生画卷徐徐展开;盛家湾成了萤火虫安居之地,水生态底色愈加鲜亮;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连续两年捧回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
除了水环境整治,沿河、沿湖景观提升是幸福河湖建设的另一浓墨重彩之笔。嘉善县通过水陆互动,结合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城镇等工作,共同推进,创建省级美丽河湖6条、水美乡镇6个,提升“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至92%,形成桃源渔歌水美风景带、十里水乡风景带等风景廊道。特别是围绕15项水利工程遗产、43项物质类遗产、36项非物质类遗产,将水文化与水工程有机融合,打造长白荡水情教育基地、全省首家县级水利陈列馆等文化展馆,弘扬传承嘉善悠久的治水文化。
改善水生态、培育水文化,还要发展水经济。嘉善县聚焦“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探索水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新路径,打造沉香共同富裕聚落、祥符荡科创绿谷等共富载体,激发全域经济活力;在北鹤水系、十里水乡等区域,打造形成7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发展旅游业,让更多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水环境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会将此次奖励作为激励,继续大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最大程度发挥省补资金效益。同时,不断更新项目库,积极争取更多上级补助资金,用于我县各类幸福河湖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张卓说。
珍惜水资源是爱护水环境的应尽之责。3月24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嘉善县举行了省级节水标杆单位授牌仪式。这也是嘉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之一。
去年底,省水利厅、省经信厅、省节水办等部门联合公布了浙江省2022年度节水标杆单位,嘉善县7家单位上榜。
一直以来,嘉善县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每年开展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将节水作为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抓手,建立了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制订下发了《嘉善县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大力支持和推动各行各业落实节水理念、开展行业节水。
下一步,嘉善县将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提升公众的节水意识,进一步发挥节水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依法治水、节约用水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