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校园霸凌案频发 未成年保护不能“说说而已”

    潮新闻 见习记者 赵茜2023-03-23 13:40全网传播量10.7万
    00:00
    00:00

    近日,网传三月中旬海南临高一名女孩遭遇校园霸凌,被多名女孩殴打,引发舆论关注。在网传视频中,一群女孩手脚并用,对被打女孩施暴,甚至还将其推入小河中,被打的女孩头发凌乱,身上可见伤痕,跪在地上向施暴者说“对不起”。据华商报,被打女孩左耳鼓膜可见穿孔,眼内也有异物插入,导致女孩视力下降。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中。

    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生活的复杂与多面。显然,对事件仅停留在关注层面是不够的,只有认清现状并建设可靠的预防援助机制,才能将未成年保护落到实处。

    截屏2023-03-23 20.49.23.png

    海南临高一名女孩遭遇校园霸凌。

    如果说,一部热播的《黑暗荣耀》让人们看到了校园霸凌的残酷,那么现今发生在海南的真实案件则让更多人深切意识到了校园霸凌的严峻危害。施暴者频频举起的拳头、无止尽的羞辱与谩骂,不仅会给孩子留下阴影,更会在校园播下黑色的种子,让学校变为恶意和暴力生长的土壤。梳理报道可以发现,大多数霸凌案的受害者都曾遭受过同学的冷漠和孤立;更严重的是,霸凌可能会“传染”,让更多孩子学会诉诸暴力解决问题。

    并非所有的问题都会引起重视,从现实来看,呈现在公众眼前的,往往是影响恶劣的恶性事件。更多非肢体冲突、隐形的霸凌案件的受害者则会被忽视,默默舔舐伤口。某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79%的校园霸凌事件没有报案,“这说明目前的校园暴力仍有很大生存空间,一些未成年人对违法犯罪的认知明显不足。”

    正如许多媒体所描述的,难发现、更难根治的“隐形霸凌”,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其背后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的投射,如果任由其滋生,必然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层面,不仅需要学校、家长双方及时观察学生的状态,积极采取行动,更需要国家加强处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制度性建设,以更体系化的方式应对霸凌。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整治校园霸凌的行动已初显成效,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正在继续下降。这样的结果让人欣喜,却也来之不易,要保持这一趋势,仍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把校园霸凌的根源扼杀在摇篮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