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乌镇一根篾条“挑动”宝格丽的心

    潮新闻 记者 宋彬彬 共享联盟·桐乡 陈厚文 沈莉 刘子一2023-03-23 13:20全网传播量10.4万
    00:00
    00:00

    本月,上海当代艺术馆将展出“宝格丽Serpenti系列75周年传世蜕变”珍藏艺术展。

    这是宝格丽与国际当代艺术家之间的一系列特别合作,其中就包括来自桐乡乌镇的艺术家钱利淮,其竹编作品《洞天灵蛇》收获不少网友的点赞。

    钱利淮的家乡陈庄村是江南著名的竹编之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心灵手巧的乌镇人就开始加工竹器,并一直延续至今。

    走进陈庄村,一眼就看到了高高的竹编工艺村标,墙体中间镂空处是出自村里竹编匠人之手的蚕匾、斗笠、箩筐、扁担……

    一件件生产、生活所用的竹制品中展现了匠人的心灵手巧,钱利淮和父亲钱鑫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利淮从小跟随父亲钱鑫明学习竹编,17岁时已熟练掌握竹编的基本技艺。

    2006年,他师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正仁,开始学习更多的竹编技艺。

    2008年,他创立“竹芸工房”品牌。

    2018年,他将竹芸工房工作室搬回乌镇镇陈庄村并改造成乌镇竹编传承基地。

    在钱利淮看来,竹编这门手工艺是小众的,因此,现阶段扩大竹编的市场是次要的,在传承中发扬竹编文化更为重要。

    于是,他将竹编知识科学系统化带进学校授课,同时通过线上分享原创图文、线下开展竹编课堂等方式,将竹编技艺带给更多人。

    在竹芸工房,每年进行竹编研学体验的人数达15000人次,助力村民持续增收。

    自此,陈庄村在北庄打造了以竹编非遗文化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匠人村,传承并创新竹编非遗文化,通过“乌镇竹编的非遗文化”+产业+旅游+融合产业、研学教育、旅游,吸引社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打造以竹编匠人为主体人群的村落。

    据了解,陈庄村还新增露天电影、竹编艺术馆、知不足斋、匠人工坊、传承学院等业态,引进了百度智能跑道、VR展示、智慧农田、智慧水质检测、智能垃圾分类等系列数字乡村元素,奋力打造文化独特、技艺传承的美丽陈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