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城市拼图 | 桃花一开,仙居的春天就藏不住了

    潮新闻 通讯员 周伊萍 图片 项展宏 张光剑2023-03-20 08:17全网传播量363
    00:00
    00:00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一朵朵桃花唤醒了人间最美的时节

    桃花开处便是春天

    有人说,“如约而至”是个很美的词。

    因为等得辛苦,却从不辜负。

    今年的春天,虽然来时带着点冬日的风霜。但如今,春风过处,已是春意融融,万紫千红。

    春风不解意,三月桃花寄。三月是被桃香飘逸装饰的梦,桃花一开,一派明媚烂漫。田野里,溪岸边,山谷中,刹时热闹起来,整个人间都被染得春光旖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自古以来,桃花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是古人春季出游的赏花重点。只因在百花齐开的春季里,桃花的美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花。它的颜色虽不十分夺目,但正是这种淡淡的粉红中夹杂着一点白,才更是惹人喜爱。

    众多与桃花有关的典故中,国民度最高的,莫过于陶渊明先生笔下千古流芳的《桃花源记》。

    自魏晋以来,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桃花源仿佛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里,桃花的意象贯穿全片。欧阳锋说:“我梦见,我家乡的桃花都开了;我想起,我已经很久没有回白驼山了。”

    开满桃花的故乡,才是记忆里春天的样子。

    仙居,一座位于浙东南的秀丽小城,古有“白云鸡犬之境,流水桃花之香”的美称。

    自宋至民国,仙居的文人曾有过几个赏桃花的佳处。

    宋时吴芾的“小西湖”内曾有“四时之花”,尤以春日桃花最为有名,游人不单有县内的诸贤达,还有县外的名人士子。明清时期,仙居观赏桃花的地方,除南峰山、塔山外,还有县东二十里的罄湖,《康熙仙居县志》载其:“昔岸植桃花,遥观若锦,士女多载酒游其地”。



    而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仙居县内春日的观赏桃花之地,以城南南峰山桃花洞侧、城东渔潭山、城东南木口湖、罄湖为盛,城北则以塔山的为佳。

    仙居人春游观赏桃花,也可称得上古往今来的一大春日仪式感。每年的春天,我们都在期待这一场春日独有的声势浩大。

    春来无事,只为花忙。趁着春光明媚,约上三五好友,寻一处桃林,踏着铺满花瓣的小径,轻嗅夹杂着花香的气息,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烦恼,甚是惬意。

    春意俏枝头,桃花竞相开。桃林里,一朵朵桃花挤满了枝头,肆意绽放、娇艳欲滴,深深浅浅的红色花瓣,与枝头嫩绿的桃叶相映,显得格外好看。

    温暖而寂静的春日阳光,透过棕色的树干,穿过粉色的花带,像水一样地倾泻下来。那一簇簇的花朵,仿若把天空都晕染了。

    粉嫩的桃花层层叠叠,似在窃窃私语,释放着浪漫的气息,近赏娇羞可爱,好似少女初妆;远观绚丽夺目,如同天边红霞。

    漫步于桃林内,小路两旁的桃花迎风绽放,簇拥成团,露出娇俏的容颜。微风吹过,阵阵桃香扑面而来,一朵朵娇俏艳丽的桃花在明媚的春光下随风起舞,或飘落在肩头,或随着春风扑入怀中。

    在如醉霞绯云般的桃林中,在一树一树的花开面前,让人不由想起顾城的那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桃花灼灼,微风徐徐,在万物复苏的时节里,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三月,在人间最美的时节

    寻一处桃林

    去拥抱烂漫春光


    和春风撞个满怀吧


    相关新闻
    喜讯!仙居县人民医院荣升“三乙”,仙居医卫事业跃上新台阶
    崔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为打造现代化中国山水画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白泽夜话|野猪的命运“有点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