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文旅复苏加速,文旅干部们纷纷花式亮相,为各自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和美丽景色引流。说到底,无论何种推介模式,吸引游客的落点还在于优质的文旅产品。
这些天,浙江中西部的小城——兰溪也不甘示弱,打响千年古城“三江”风韵。在距离杭州西湖300米左右的凤起之光大屏上,兰溪文旅宣传片循环播放着。横山塔、诸葛八卦村、芥子园、地下长河、游埠早茶街……视频里,闪过多个兰城特色美景,画面唯美大气,像一张高度浓缩的兰溪城市名片,尽情地展示着“兰溪日子·有戏有味”。
兰溪宣传片登上城市户外大屏 图源兰溪发布
“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溪拥有近1400年建县史,历史上依托“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水路交通优势,成就南宋至民国800年的商埠繁华。兰溪还是宋徽宗题誉的“天下江南”,元代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
富庶的商埠经济、如诗的江山胜景,给了历代文人墨客以无限遐想,也让兰溪在他们笔下成为一个具有诗意的城市。“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泛泛桃花舟,春江瀫纹起”......往事越千年,追溯兰溪的雅致,还得从兰溪博物馆的一处处旧时印记,探究兰溪的历史底蕴和现世传承。
诸葛八卦村一角 图源兰溪发布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搭乘文旅消费火热的春风,如何让宝贵的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也“活”起来,“火”进千家万户,是给各大博物馆的一个新课题。
3月17日,潮新闻记者专访兰溪博物馆馆长郑建明,和他聊了聊具有兰溪辨识度的宋韵文化“前世今生”。
记者:兰溪的宋韵文化有何独特之处和重要地位?
郑建明:兰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两宋时期被称为“天下江南”,“八婺儒宗”章懋在这里办学兴教、“东方莎士比亚”李渔在这里偶寄闲情、“普度众生”黄初平在这里得道成仙、“千古奇人”徐霞客在这里驻足探秘……从唐代诗人杜牧到近代文豪郁达夫,万首诗篇在这里传诵,文脉悠长,传承千年。
解码宋韵——八婺宋韵金熠银辉金银器展 兰溪博物馆供图
例如,兰溪的永昌古街就是见证兰溪宋韵文化发展的“活化石”。走在古色古香的青色石板路上,小桥流水、亭台水榭、明清建筑、商贾云集……让人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中。
还有我们的网红打卡点“游埠古镇”,这种繁华的老街闹市,实际上可往前追溯到宋人的生活缩影,喝着早茶聊天,体现了我们宋明时期沿袭至今的一个生活场景。
游埠古镇自古就有着喝早茶的习俗 图源兰溪发布
那么,作为博物馆的文物守护者,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从挖掘、保护、研究到利用、传承文物,解码南宋文化基因,重构宋韵文化品牌,让宋韵融入到兰溪公共文化体系中。游客朋友们,来到我们兰溪,让他(她)们不仅感受到古城江南韵味,还要了解到这段历史是怎么回事。
记者:最负盛名的几件馆藏文物里,背后蕴藏了怎样的宋式生活?宋人所体现的精神风貌、生活方式,在当下又有何现实意义?
郑建明:宋人的风流、雅致是浸润到骨子里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人人举手投足间,皆可见风韵流转。
我们最近正在举办的宋韵文化主题大展“寻宋·一张南宋棉毯的故事”,就是通过金华、兰溪等地出土的宋代文物,带领游客走进宋人的日常生活。
南宋棉毯展览 兰溪博物馆供图
这次展出的棉毯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唯一一条南宋棉毯。棉毯长2.51米、宽1.16米,双面拉毛工艺,最起码需要2到3个人才能进行纺织,而且要专门定制一个纺织机,放在宋代可以说是一件奢侈品。
这展现了宋人高超的纺织技术,可以推断出兰溪当时有发达的纺织业,而且改写了元代黄道婆带回棉纺织技术的历史,兰溪出土的这条南宋棉毯将棉纺织史向前推进了约100年。
棉毯的主人是南宋进士潘慈明的妻子高氏。高氏的墓葬中出土的还有木梳、铜镜、粉盒等物品,可以看出一位宋代贵族女性的日常,诗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也变得具象。一条棉毯折射出宋朝经济、文化、城市风貌和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
游客穿着传统服饰观展 兰溪博物馆供图
除了棉毯,在笔墨纸砚、香炉、酒具等宋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用品中,也可以窥见他们的生活。“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宋人将日常生活仪式化、艺术化,让日常充满仪式感,让优雅的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特征,而这般风雅的生活方式在今天依然受到世人推崇与喜爱。
记者:让宋韵文化在新时代“流动”起来,离不开创新传承,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让其接地气的传入千家万户,而不只是停留在来博物馆参观、讲解。对此,博物馆都做了哪些工作?
郑建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先后推出八婺宋韵·金熠银辉展览、宋代四大雅事(插花、焚香、挂画、点茶)体验服务等。
在宋代雅事体验服务里,不仅停留在展览层面,还能沉浸式体验,安排传统宋服,大家一起伴随着宋代的音乐、宋词朗诵,学茶艺、插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再配合着对宋代文化的讲解。
宋韵雅集活动 兰溪博物馆供图
特别是这样的活动吸引了一大批90后、00后年轻人,老是追着我们问,宋人的生活太具有仪式感了,能不能多举办几场沉浸式、可感知的体验式活动,切身体会宋人风雅、悠然自得的生活。
通过增设互动性的体验观展,去年游客游览近20余万人次。今年新展出的“寻宋——一张南宋棉毯的故事”展览更是推上了观展高潮,从1月17日开展以来至今有近5万余人来馆参观国宝棉毯展。
在创新策展思路,打造沉浸式体验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一批文创产品,以宋代文物金鱼袋饰纹样、兰溪开国铜印纹样开发了多款“兰溪宋点”糕点等,让文化一步到‘胃’。
宋韵文创糕点 兰溪博物馆供图
未来会继续举办展览,与学术界、出版社、媒体等开展合作,用兰溪的文物来更好地讲兰溪的故事,也欢迎更多市民前来参观。
文物会说话。透过一件件宋代文物,我们能“走”进宋代生活,遇见宋韵兰溪。
目前,我们探索到的也只是兰溪宋韵文化的“冰山一角”。接下去,还需要构建好宋韵兰溪文化理论研究体系,打造宋韵兰溪文化IP,加快“宋潮”文化支撑性品牌塑造和创造性转化利用,让宋韵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