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江南有着醉人的美,三四月的桃花尤甚。3月17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奉化水蜜桃文化节又如约而至。
很快,随着盛花期的到来,一朵朵、一簇簇深红浅红的桃花,将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打卡。从往年数据看,游客数可达几十万乃至百万之巨。
对于奉化这个总人口58.6万的区域而言,近百万游客无疑是一股巨大的人流。毫无疑问,奉化水蜜桃文化节已经成为区域“流量密码”。
桃花季季开,节庆年年搞。在奉化这个桃花盛开的地方,透过当地为桃“过节”的那些年,我们能看到什么?
一
奉化是“中国水蜜桃之乡”,经典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就是奉化。
早在汉明帝时期,奉化溪口四明山区域就已有桃树栽种的记载。奉化桃子之所以出名,则要归功于“玉露”水蜜桃。1883年,溪口东岙三十六湾村园艺老人张银崇,从上海西门黄泥墙引入上海水蜜桃后进行嫁接繁殖,后选育出名桃“玉露”水蜜桃。
1980年8月16日《浙江日报》刊发《“琼浆玉露”誉满海外》一文,据报道:到1912年,玉露水蜜桃已遍及全县(指现奉化区)。为了推销这些蜜桃,那些经营商业的人,就纷纷在上海、宁波等地,开设了销售奉化水蜜桃的水果行和水果商店,各大城市报刊、电台又相继登、播广告,一时,奉化水蜜桃广销全国,誉满海外。
以水蜜桃命名的节庆活动,则始于1990年。当年6月,奉化决定把每年的8月2日定为“奉化市水蜜桃节”,具体活动由溪口镇政府承办。
198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落叶果林分类学》一书,称奉化水蜜桃是“我国水蜜桃中最有名的品种”。1996年,当时的奉化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发展研究部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
一时间,奉化水蜜桃盛名全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水蜜桃文化节有了变化。在水蜜桃连片种植的溪口镇、萧王庙街道,先后出现了主打赏花的桃花节。2000年,溪口镇还邀请了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在桃园中高唱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吸引游客前来赏花、采摘。
2008年,在溪口举办的奉化水蜜桃节上,结合夜游,当地还举办了一场持续20多日的灯展。“溪口的夜晚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无数人从宁波、奉化赶来看灯,最多时一晚上有上万人。”有亲历者回忆,当时剡溪两岸都是桃花灯、桃子灯,可谓水泄不通。
2016年奉化迎来撤市设区,也是在这一年,奉化将溪口水蜜桃节与萧王庙桃花节整合成水蜜桃文化节。今年则是奉化区级层面举办的第八届水蜜桃文化节。
早年,凭自带流量的奉化水蜜桃,奉化水蜜桃文化节能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活动,但在“桃李满天下”的当下,如何让这个节庆活动“长红”?
二
近年来,奉化有了新打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有延年益寿、长寿吉祥的意蕴,桃花又象征着青春、爱情,两者都是美好、令人向往的。
奉化通过深度挖掘“桃文化”,体现“桃”的美学价值,打造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蜜桃音乐节、蜜桃集市等有奉化辨识度的品牌活动,将桃花、运动、音乐等多元主题融合到文化节。
此外,桃花也是情义的象征,比如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
在今年的开幕式上,奉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浪漫的寻花之旅、品桃之宴,以花会友、以桃结友。
现场举行了奉化——甘洛农文旅友好协作结亲揭牌仪式,此次结亲将输出奉化水蜜桃文化节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模式,包括“共同策划一期农旅节庆、打造一个研学基地、交流一台民俗演出、签订一份旅游协议、推出一个畅游礼包”等系列合作方案。
今年的水蜜桃文化节,还出现了不少“新面孔”、新朋友。
比如看似与桃不搭界的街舞、电影杀、排球赛等;相关活动主办单位中,也出现了跨地域的合作伙伴,如与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联合举办“奉化区城市定向赛暨长三角定向系列赛”,该赛事将组织来自长三角的2000余人参赛。
期间,还将邀请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同胞,到奉化参与排球友谊赛;邀请来自法国、韩国、加拿大、土库曼斯坦等国家选手,参加国际街舞挑战赛。
三
纵观省内各地,以农产品命名的节庆活动不少,如宁波地区的余姚杨梅节、慈溪杨梅节,浦江葡萄节、武义县桐琴蜜梨文化节、黄岩蜜橘采摘节、长兴樱桃节等,各有特色。
这些节庆活动,持续时间短则几年,长的几十年。各地为什么热衷并坚持举办文化节?
事实上,各地举办以农产品命名的节庆活动,最初是为了推销农产品、打响知名度。比如始于1990年的奉化水蜜桃节,起初就是一个农业品牌活动,主要是为了推销水蜜桃,主打活动包括桃王争霸赛、水蜜桃技术研讨会、水蜜桃促销活动等。每年七八月桃子上市季,奉化都会在上海、杭州、温州等城市举办宣传推介活动。
慢慢的,随着时代变迁,优质农产品供给量大幅提升、供给平台渠道开始多元化,农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引流作用也下降了;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日渐成为让城里人向往的地方。各地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节庆活动为农产品赋能?
吃深、挖透当地文化,成为秘诀之一。比如通过文化+旅游把人引到田间、山林,进而提升农产品曝光度,实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今年奉化区水蜜桃文化节现场,2023宁波乡村旅游季同步启动。
“通过节庆活动,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加速汇聚。”奉化水蜜桃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金江表示,持续的节庆活动打响了奉化“最美桃花源,最好青创地”的城市品牌。
所有的“流”直接体现在数据上:2022年,为期9天的“蜜桃集市”,累计接待游客8.2万人次,销售收入76.7万元;同年,奉化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2.4%、增速全市第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增速全市第一……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以文化的魅力,推陈出新,接地气、有人气的各种节庆活动无疑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再看阳明故里余姚,2022年杨梅节上,阳明文创产品、余姚杨梅文化展等特色活动,引人驻足;杭州塘栖枇杷节除了好吃、好玩,当地特色非遗表演皮影戏、戏曲表演等也同样出彩;还有传承民俗文化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打响了“过端午,到嘉兴”的口号。
放眼全国,近年来,国风、国潮成为流行词,凭传统文化“出圈”的案例屡上热搜。
守正出新,赓续传统文脉,文化节庆活动成为“顶流”,值得期待。
(记者 周文丹 共享联盟·奉化 严世君 通讯员 张麒)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