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四千精神”厚植于所有筚路蓝缕而来的民营企业

    潮新闻 记者 汤馨怡2023-03-14 13:59全网传播量3342
    00:00
    00:00

    视觉中国图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3月13日,李强总理提到的“四千精神”迅速成为网络热词,瞬间引发了民营企业家们的共鸣。

    作为亲身经历者,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表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今非昔比,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天翻地覆。但以“四千精神”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则表示,总理的重要讲话,温暖了全国民营企业家的心,尤其是总理提到的“四千精神”,更是对广大企业家的期待和勉励。

    “四千精神”从浙江丰沃的民营经济土壤中孕育而来,厚植于所有筚路蓝缕而来的民营企业。

    纵观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不光是浙江,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其他地区,依靠着“四千精神”所蕴含的精气神,各地民营企业创造了丰硕成果。

    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涌现出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和“晋江模式”——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有着“艰苦奋斗、敢于开拓”,与“四千精神”相似的精神特质。

    靠着嗅觉敏锐和敢想敢干的冲劲,温州人从小作坊起家,靠双腿走遍全国,闯出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

    蓬勃发展起来的苏南乡镇企业,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了乡镇企业在全国领先发展的“苏南模式”。

    借助地理优势,珠江三角洲以开拓开放的姿态,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带动国内市场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秉持敢拼爱赢、攻坚克难的天然秉性,晋江人以强烈改变现状的需求为愿望,创造了外向型股份合作制的“晋江模式”。

    创业艰难百战多,每一种模式都诠释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四千精神”并不属于某一时代,它属于每一个时代。

    回望民营经济甚至整个中国经济的每一步发展、壮大,确实满是艰辛。而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国家经济格局,今天与昨天显然已经无法等量齐观。如今创业的环境、条件、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续探索发展空间、路径,与过去一穷二白、两手空空相比,显然困难要小得多,机遇也要大得多。

    正如李强总理所说:“说到困难,大家都有困难,今年我们的困难也不会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秉持“四千精神”,民营经济一定大有可为。

    就在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9万亿元,增长26.7%,占到我国外贸总额的48.6%,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更是达到58.2%。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我们对民营经济充满信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