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在江南,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地的奇迹

    潮新闻 桑洛2023-03-13 02:28全网传播量10万
    00:00
    00:00

    在江南,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地的奇迹。

    六山,一水,三分田。古老的鱼鳞图册上,田地狭窄地缩在山岗与溪水之间,局促得伸不开手脚,这兰溪浩荡土地上耕地面积仅有十分之三的现状,足以让农耕时代的人们悲伤。还有,这一江的兰江河水啊,着实让人欢喜又让人忧。

    兰江在博识的香溪先生眼中,也是条捉摸不定的江河。有时她汹涌澎湃,有时她缓缓平静。他常在兰香飘十里的河畔边走边感叹。每年,不羁的兰江,总要从草丛堤坝上悄然而来,爬到很高很高的山腰,热情地亲吻着这片土地。南宋绍兴年间,朱熹就二次曾从兰江上岸来访他,可惜寻隐者不遇。

    后来,兰江见证了香溪先生范浚突然离世,朱熹亲临凭吊,留下千古佳话。

    江水,见证过太多的故事,悲欢离合。记忆,都随江流去。一层一层珍贵的历史浮尘,轻飘飘在这片土地落下,一寸一寸地积累,永恒地留下。

    自然造化,人类的珍惜,有了此地的万亩良田。

    河流奔流不止,江水轻揉山腰,现在,它温顺地从万亩良田之畔流过。

    稻田,如一把香溪先生的骨扇,平展,一望无垠。农人耕种,牛羊戏水,汇聚着无以言表的美。

    让我想到小时候那空气清新自由,有炊烟和小狗的田野。那时夏日双抢的晚上,我躺在冰凉的小竹椅上,空气中有丰收的味道、青苗的气息,可以让我沉醉一个夏节。

    在万亩良田,熟悉的气息,就让一个农民的儿子与土地互认了身份。

    这土地太辽阔了,风从这里走过,都要流浪很久。

    夕阳西下,我坐在田埂上,端起一杯紫罗兰色的杨梅酒,清香醉人。远处田埂路上几个晚归的农妇,笑着回家,成了剪影。兰江长在稻田的边上,从容不迫地流向远方。这些年,我和这江水一样,一直在流浪。

    田园是我们乡村的屏障,叙说着永远的善良。

    她是我们回家,不能推辞的理由。

    太阳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黄金般的光芒,铺满了这万亩良田。

    大地伸开双臂,拥抱了阳光和雨露。青苗倾吐着绿意,蜂蝶追逐着花朵,远山在倾吐着蓝天和云朵,香溪在奔流着岁月。

    土地在倾吐着丰收的喜悦。

    机械化农作工具,在数字化的指挥下,悠然精确。群山在后,兰江在前。这辽阔,让人自在。

    放下锄头,伸出手,我感觉我触碰到了天空的穹庐。土地,这是人类永恒家园的根基。

    初春,满地的紫云英,金黄的油菜花,再后来,青色铺满了田野,风一阵雨一阵,谷子就熟了。谷粒与谷粒,叶子磨梭着叶子,发出悦耳的声音。

    山间,传来一串串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八方歌手喜心怀。

    山歌好比春江水,

    歌随碧波滚滚来。

    那些年,香溪先生一直在做梦。

    又一夜,月光明亮,兰江入梦,汹涌的江水拍打着岸边,浪花卷着浑浊的泥土。朱子乘着一叶扁舟,拎着一壶杨梅酒,前来寻他。黎明的时候,鸡鸣犬吠,吵醒香溪先生的一场好梦。

    他们最终还是错过了。

    摇晃的江面上,锦鳞游泳,波光潋滟,是香溪先生的千古乡愁。他梦想的一切,关于安居乐业,关于兰江锁澜,关于万亩良田,都从蓝图走进了现实。

    兰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在村居的江畔,十里兰花,暗香浮动。就像打开的那瓶杨梅酒,弥散在这片土地上——那些生长的庄稼,都在屏息凝神,深深地嗅着花香酒咧,在心满意足中,悄悄生长。

    潮水正在慢慢后退,土壤倦怠地留了下来。

    曾经,人类对大自然的抵抗,都是徒劳。现在,曾经沧海的桑田,万亩的浩大让江南的婉约,有了塞北的豪迈。这田野上盛开的花朵与稻谷,都有了独特的气息。

    依然有追梦的人,在这片土地上找寻着他们的梦。

    土地再次发出喜悦的声响。它们开始重新生长。

    美,从来都是这样。对于一片土地来说,最好的尊重方式,就是让它们盛产庄稼粮食。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