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两会Chat丨我们现阶段真的需要十二年义务教育吗?

    潮新闻 记者 朱彦超2023-03-12 01:35全网传播量50.6万
    00:00
    00:0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们常以育树来比育人,育树尚且要十年,遑论育人。教育问题,一直是当代社会最受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有90.6%的受访者表示,教育是期待度最高的两会议题。

    潮新闻记者发现,在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诸多教育类提案议案中,关于“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热度最高。这背后,是社会对“中考普职分流”“中考定终生”的普遍焦虑。

    “十二年义务教育”成为两会热点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实行

    目前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自1986年起已有近四十年历史。而我国的GDP从当时的1万亿元增加到了去年的120万亿元,社会发展早已今非昔比。正因如此,取消中考分流,将高中划入义务教育的话题也在近期不断被人们提起。

    其实早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就已经开始有声音要在全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当时,社会各界对此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年义务教育更是成了会议期间的热点,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他们普遍认为:上个世纪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亟须加强义务教育的强度与长度。我国社会也完全有条件将义务教育延长至十二年;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有助于提升全民素质,降低中考压力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就认为教育乃国之根本,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不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不仅可以缓解小学和初中教学内卷问题,还可消释“普职分流”政策带来的冲击。

    在陈众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考‘定终身’为时过早。从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成长的普遍情况看,初中阶段恰逢孩子叛逆期,大多数初中生尚未显示出实际智商和情商水平,遑论职业兴趣和人生规划。”

    陈众议建议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话题上热搜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认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是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要求,是现代教育系统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还有助于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

    “15岁至18岁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成长的关键期。根据现行普职分流政策,每年会有一些初中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过早踏入社会或上职业高中,这不利于他们完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健康人格养成。”丛斌说。

    鉴于此,丛斌建议将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修改为:“国家实行十二年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

    “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既能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又能缓解再就业培训压力,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社会‘教育焦虑’。”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副省长、九三学社甘肃省委主委赵金云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她呼吁改革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分类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争取到2027年实现全覆盖。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也建议实施12年义务教育,将高中也划入义务教育阶段,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更高的教育。

    陆铭表示,中国人均受教育水平大约在10年左右,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至14年。他建议,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加大力度建设高中阶段的学校,逐步扩大12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现阶段有必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吗?

    教育专家有不同看法

    那现阶段在我国有没有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性呢?就此潮新闻记者也是专门联系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首先,储朝晖明确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还没有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但是部分地区实行过十二年或者是十五年的免费教育。

    储朝晖表示,所谓的义务教育是国家规定的带有强制性的教育,其有设置的课程标准。涉及到对义务教育概念的理解,是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一整个体系。“义务教育、普及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普及教育和免费教育不具强制性,也没有义务教育法做支撑,所以一定要区分开。”

    “人成长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我们考虑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性不大。”储朝晖说。

    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延长学前三年,二是延长至高中三年。“学前三年,就是幼儿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天真烂漫,需要个性化来发展,许多地方的幼儿教育甚至是用游戏来代替课程的。”储朝晖说,“游戏不是一个标准的课程,如果实施义务教育,就要对3至6周岁的孩子实施标准化的课程教育,这是违背他们天性的。”

    至于为何高中三年不便于纳入义务教育,对此,储朝晖的观点是孩子成长到十四五岁的时,他内在的天性和需求不是标准化,他需求反而是多样化的发展。标准化的课程会使得一些孩子在学校里没有归属感,被边缘化,这会影响义务教育的巩固率。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最新数据,为95.5%。也就是说,还有4.5%的孩子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储朝晖说,“4.5%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按一个年龄段全国有1000万同龄人来算,也就是每个年龄阶段都有40多万孩子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据储朝晖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孩子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大部分发生在初二之后。“孩子在学校学习义务教育标准课程时,他没有兴趣,家长也控制不住他们,就离开学校了。考虑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我认为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必要。”

    储朝晖还表示,世界有很多国家曾经延长过义务教育的时间,但是后来又都把它缩短了,“不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钱,而是因为延长义务教育的时间跟儿童的天性不相适合,我觉得这是个前车之鉴,就目前来看,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时间还是整个世界范围内覆盖人口数量最多的一种年限。”

    与储朝晖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还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他在接收封面新闻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国家对于高中阶段教育的定调,还是以“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为主,始终没有提过十二年义务教育。一旦改成义务教育,会有很多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需要调整的。眼下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条件还不太成熟。

    今年两会前夕,有关“北京将全面取消中考”的传言一度在网络上甚嚣尘上。对此,北京某区的教委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道:“假如取消中考,就意味着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但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来看,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性尚不成熟。”

    他以欧洲发达国家为例,在部分人口小国,人力资源成本颇高,因此“蓝领工人”比“白领”享受更优厚的福利待遇。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自初中,甚至更早就选择职业教育而放弃高等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普及12年义务教育不会造成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全部凋敝。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考作为“普职分流”的“阀门”起到关键性作用,取消是不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