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第一位,其中提出要“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还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志宏说,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总目标,努力做到贡献更大、实力更强、治理更好,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交通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发挥交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奋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志宏
落实重大战略 勇当交通建设“主力军”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俞志宏代表说,作为浙江综合交通投融资主平台和建设主力军,浙江交通集团将继续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更大力度落实扩大有效投资,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交通项目,为浙江奋进“两个先行”打头阵、当先锋。
据了解,过去五年,浙江交通集团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729亿元,约占全省同期综合交通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在大投入下,先后建成临建高速先行段,打通浙皖省际断头路;拓宽杭宁高速、杭金衢高速,江浙、沪浙、浙赣的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杭州绕城西复线,杭州都市圈通勤更加高效联通;建成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这一长三角区域重大战略性海岛联络工程,成为中国最长跨海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建成杭海城际铁路、湖杭铁路、杭州西站枢纽,助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支撑起浙江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速串起长三角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抓经济、拼发展,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就要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今年,该集团计划完成投资829亿元以上,主导在建和新开工交通项目总数将达27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412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21个,新建和改扩建里程达896公里;铁路及轨道交通项目6个,建设里程达491公里。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
为推动交通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浙江交通集团牢固确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导向,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强化“争”的意识、激发“拼”的劲头、突出“干”的实效,深入开展“日日比拼、季季红旗”专项活动。干得好,就树“红旗”,推进慢,就评“蜗牛”,推动广大干部员工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时不我待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倒排工期、卡紧节点、挂图作战,攻坚推进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瞄准“三大差距”,找准“切口”“跑道”,主动承担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使命。过去一年,浙江交通集团在改善浙江山区26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中,建成景文高速公路、杭金衢改扩建二期,带动沿线村庄观光农业、农家乐、民宿经济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瑞苍高速、衢丽铁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并与银行签署500亿元共富专项融资,重点面向交通项目投放资金226亿元,以及在山区县设立20家企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组建路产城集团并落地仙居城市更新项目,助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
今年,该集团将持续发挥综合交通全产业链优势,深化“交通助富”“产业致富”“金融促富”“智力帮富”四大行动,主要包括:加快补齐山区海岛县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合作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广“服务区+互联网+农副产品”销售模式,推动旗下金融企业为山区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深化下属三所院校与地方校校合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蛋糕”,助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加速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打造浙江省属国企助力共富样板。
锚定“世界一流” 勇当创新发展“攀登者”
企业发展越有为,落实重大战略越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俞志宏代表说,“这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浙江省属国有企业的领头羊,浙江交通集团正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截至2022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达8397.45亿元,净资产2778.54亿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65.98亿元、利润总额131.77亿元,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列浙江省属企业第2位和第1位。集团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02位,较前一年上升131位,在全国省级交通集团中排名最高。获得惠誉“A+”、穆迪“A1”国家主权级国际信用评级。
“主业是生命力,产业是发展力,文化是凝聚力。”俞志宏代表说,围绕服务重大战略,浙江交通集团依托交通基础设施业务优势,打造出一条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投资运营、地产开发、商业服务、资源开发、智慧信息、金融服务、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产业链,形成以交通基础设施业务为“主体”、交通关联业务和产业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布局。2022年,“两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利润总额1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11.3%,分别占集团整体的91.5%、99.5%。国际贸易合作国家和地区达79个。
“两翼”业务正以领先全国同行的业务规模和发展质量,有力支撑起浙江交通投资建设的重任,该集团“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投资建设超5000亿元,形成了“以交通投资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交通建设”的新格局。同时,该集团秉持“同责同心同创”家文化,在4万余名员工中凝聚起“团结奋进、创业创新”的思想共识。
“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俞志宏代表说,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着力点,持续增强智慧高速、智能轨道、智能装备、智慧建造等方面科技创新实力,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并成立“桥梁医院”“隧道医院”“轨道医院”,破解交通设施建设、管理、养护等领域的难题,以运维提效助力经营降本提质。同时,注重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建成高速公路“智在行”“路维仕”“急客通”三大服务品牌体系。
创新不仅于此。在高质量发展中,浙江交通集团主动拥抱资本市场“蓝海”,积极打造上市企业梯队,目前控股上市公司5家。同时,旗下浙江沪杭甬成功发行“浙商证券沪杭甬杭徽高速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是浙江首单、全国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以申嘉湖杭高速公路为标的资产成功设立“中金-浙江沪杭甬-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私募REITs”,项目总规模63.17亿元,是迄今为止证监会体系发行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私募REITs项目。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大力推进,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已达67.1%(剔除政府还贷公路和铁路等不可上市资产)。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俞志宏代表说,站在新的起点上,集团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更好服务全省大局,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有力迈向世界一流企业。在“产品卓越”方面,浙江交通集团将着力打造专业专注、精致精良的交投品质,为社会建成更多品质工程和项目,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品牌卓著”方面,着力打造行业领先、特色鲜明的交投形象,持续推动品质工程、智慧高速和交通运营成为全国引领,形成更多具有浙江交投辨识度的首创性成果。在“创新领先”方面,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充满后劲的交投引擎,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推进创新转化,打造创新型国企。在“治理现代”方面,着力打造有序放权、有效监管、整体智治的交投模式,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资料图 图源浙江交通集团
坚持“改革为要” 勇当国企改革“模范生”
创新、改革、开放,是驱动浙江长期发展的引擎。“唯有深化改革,方能行稳致远。”俞志宏代表说,唯有不断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大力推进功能重塑、优势重塑、体制机制重塑,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贡献更大、实力更强、治理更好。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浙江交通集团坚持功能性定位与市场化取向相结合,打好改革组合拳,走出一条依靠改革创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新路子。
国企改革,机制是关键一环。该集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交通运营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将高速公路调整为板块化、区域化管理,并将轨道交通板块7家公司整合为“两公司、一平台”,实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当前,正全面深化交通运营转经营理念,通过改革倒逼,提升运营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更好满足公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效率的出行需求。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俞志宏代表说,改革就是要打破“大锅饭”、砸碎“铁饭碗”。在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浙江交通集团对适合混改的竞争性子公司,通过员工持有公司股权来有效“捆绑”公司与团队利益,激发团队创业热情。如旗下镇洋发展公司,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增强企业内生动力,通过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行经营团队和骨干员工持股,实现扭亏为盈,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镇洋发展公司的成功混改印证了市场化方向改革的正确。目前,浙江交通集团竞争性子公司整体混改比例达63%。
聚焦激发企业内生原动力,浙江交通集团还全力推进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改革。针对不同产业板块分别制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将集团“十四五”规划目标分解,与经理层成员价值创造同向联动、有机融合,强化市场化导向、差异化分配,以实绩定薪酬。当前,经理层和非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该项改革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典型案例。
以“人”为核心激发国企改革动能正全面提速。为将集团总部打造成战略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风险监控和党建文化“五大中心”,更好适应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集团总部中层干部全体“起立”重新竞聘,进一步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集聚到集团总部。同时,还面向全球招聘首席战略、数字、财务官,力求从更高层次、更大视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数字化改革是一项革命性、根本性、创新性工程,按照“监督一屏掌控、管控一屏到底、数据一键获取、预警一有即出”的要求,自主研发设计了“交投大脑·总看板”,实现二级看板和公司级平台系统贯通和指标穿透。围绕服务公众美好出行、集团管控升级、数字产业化发展等需求,着重打造施救在线、财务共享、绿色矿山、数智防灾减灾等一批标志性场景。其中,“施救在线”平台自上线一年多以来,先后为10万余名车主提供车辆免费直拖服务,累计节约司乘等待时间约6.8万小时,节省车主二次转驳费用2550万元,获2.7万次车主好评。
通过数字化改革,运用整体智治、量化闭环的理念思路和数字技术手段,全面推动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助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俞志宏代表说,今年,集团将继续用好用足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集成相关改革举措,激发经营活力,打造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发展动能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勇当全面过硬“模范生”。在数字化赋能方面,持续迭代“交投大脑”,为全面经营分析、预测预警、运营指挥、智能控制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管控方式、组织架构、发展模式变革,以智治赋能企业发展。在深化激励机制改革方面,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深化实施混改引战,加大精准激励力度。在并购整合方面,建强投研机构,完善投研体系,提升投研能力,以高质量并购促产业转型、优业务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
志存高远,勇于攀登。站在新的起点,浙江交通集团将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的状态、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追求、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格局,全力争当落实重大战略标杆、国企改革标杆、创新发展标杆、国企党建标杆,进一步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增强国企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和塑造变革的能力,努力打造浙江国企改革发展“交投模式”,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早日迈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奋力当好浙江“两个先行”开路先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