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金华山主题音乐作品《金华山上黄大仙》以及宣传影片《金华山啊,少年的山》发布仪式和开机仪式在金华山黄大仙祖宫举行。金华山将用“一歌一影片”开启黄大仙文化全新IP形象打造之路的新里程。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龙风景旅游区党工委书记陈峰齐在现场致辞。他表示,金华山是八婺儿女的母亲山,也是一座“神山”,更是一座“文化圣山”。黄大仙文化是金华山最具特色的文化明珠,以文化为魂,以音乐为媒,希望社会各界通过此次活动共同分享历史留给金华山的文化瑰宝,共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根据金华市委“将金华山打造成八婺文化制高点、金名片”的要求,围绕“高水平打造中国文化名山,高品质建设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为进一步挖掘好、整理好、弘扬好黄大仙文化,打响“仙的金华山 妙意自然来”的全新品牌,歌曲与影片聚焦金华山的历史人文定位,双管齐下搭建起金华山全新IP的文化支撑,把“少年的山”作为金华山再出发的号角,接轨青年游客市场。
歌曲和影片的创作者陈越是土生土长的金华人,作为著名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晚会导演,陈越曾为金华创作了《江南有座金华城》、《山茶花》等金华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怀揣着对金华山这座母亲山的感恩之情,陈越继前年百辆哈雷勇攀金华山,去年儒释道水上漫谈金华山之后,又在3月6日下午以直升机空降金华山1314大盘尖,完成了水陆空多维度对金华山的解读和献礼。此次《金华山上黄大仙》、《金华山啊,少年的山》是陈越奉献给母亲山的倾情之作。他介绍,相比起传统的黄大仙文化形象,“少年黄初平”视角的叙事显得新颖独特,更显张力也更有活力,这是此次两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他衷心希望母亲山将焕发青春活力,重现名山魅力。今年,金华山将举办小冰岛音乐会等系列活动,让金华山弥漫更多音乐气息,彰显仙山妙意。
陈越介绍了《金华山上黄大仙》和《金华山啊,少年的山》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故事,以及他对金华山未来发展的期待。
问:请您谈谈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背后的故事?
答:长期以来金华山都是以双龙洞或者是儒释道来定义,黄大仙最美妙的一段时光,就是他少年时期叱石成羊的时光。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少年,少年的时光是最有魅力的。所以在《金华山啊,少年的山》这篇散文里面,我就想紧扣金华山上黄大仙少年时期叱石成羊的模样,来重新解构或者是定义大家长期以来对金华山传统的印象。把金华山的山和黄大仙的少年进行一个重叠,其实一座山和一个人一样,都是有年轮的。在我心里,金华山就是一座少年山。我也想借这篇散文,包括散文的开机仪式,想让全世界的这些少年都可以来到金华山,开展他们少年时期的活动,让曾经不再少年的人也能来到金华山,又可以重温少年的记忆和青葱时光。这是对《金华山啊,少年的山》这个散文作品背景的一个理解。
《金华山上黄大仙》,它和散文有呼应的关系,不管是散文还是音乐,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它的立意和目的是相同的,所以我就想让金华山更有少年感一点,更加朝气蓬勃一些,所以《金华山上黄大仙》的音乐作品也沿袭了之前轻松、活泼、跳跃、少年,这样的一个背景。
问:您对金华山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什么见解?
答:金华山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座故乡的仙山。在异乡的日子里面,金华山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乡里。它是我所有创作的源泉,是我生命出发的地方。金华山千百年来,滋养着八婺儿女,是无数金华人共同的精神图腾。
问:对金华山文旅开发,有什么建议?
答:我们八婺儿女要重新认识、重塑或者是解构金华山,不要认为金华山只有双龙洞,双龙洞只是金华山上众多旅游景点的其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万物复苏,春天来了,我相信金华山旅游开发的春天已经来了。金华山有许多旅游的ip,包括黄大仙,它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但目前金华山还只是地域性的,所以我希望金华山有一天能够像黄大仙一样,具有超越地域的广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