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3月7日报道,叙利亚国防部7日发布消息称,叙利亚西北部阿勒颇国际机场当天凌晨遭以色列空袭,部分设施受损,暂停运营。自2月6日土叙边境强震发生以来,阿勒颇国际机场接收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
以色列方面暂未就空袭事件做出回应。另据美联社报道,以色列近年来对叙政府控制区内的目标实施了数百次空袭,但罕有承认或公开谈论这类军事行动。
此前,地震已然对叙利亚产生巨大影响,以色列为何在此时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双重打击下的叙利亚还好吗?3月8日,潮新闻记者专访了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燕军。
2月7日,在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卸载阿尔及利亚提供的救援物资。新华社发
叙以恩怨由来已久
“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空袭,与历史上两个国家之间的恩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张燕军告诉潮新闻记者,两国恩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47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根据1947年联合国通过的“巴以分治协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境内分别建立犹太国家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对此坚决反对。
“巴以分治协议对以色列有着很明显的偏袒,所以阿拉伯世界对巴以分治协议并不满意。”张燕军说,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也就是1948年的5月1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就爆发,“包括叙利亚在内的五个阿拉伯国家参与了同以色列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其后,又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在这五次中东战争当中,叙利亚都是抗击以色列的主力。但是,在五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都遭到了失败。而且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失去了战略要地戈兰高地。
而对于以色列来说,它处在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是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国家,因此非常看重戈兰高地的军事价值。除此之外,戈兰高地水资源丰富,对于中东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对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要,以色列40%的水资源就都来源于戈兰高地附近的太巴列湖。
在国家安全上,戈兰高地对叙利亚非常重要,它的丢失让叙利亚在对抗以色列时,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距离戈兰高地只有60公里,戈兰高地的丢失就让大马士革处于以色列军队的直接威胁之下。所以无论是出于军事价值还是水资源利用,以色列根本就不想放弃戈兰高地。”张燕军说,如果戈兰高地问题得不到解决,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根本无法实现和解。
事实上,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和叙利亚一直处于这种冷和平状态,但是叙利亚没有放弃戈兰高地。与此同时,为了对抗以色列,叙利亚和伊朗一道支持黎巴嫩真主党的反以色列斗争,可以说,这对以色列安全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威胁。
事实上,以色列空袭也并非首次。在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色列不断空袭叙境内目标,打击伊朗军事设施、阻止伊朗向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以色列的目的,一是为了切断伊朗对叙利亚,还有黎巴嫩真主党乃至巴勒斯坦哈马斯的武器供应。第二就是防止伊朗军事力量在叙利亚站稳脚跟,从而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张燕军说。
2023年2月9日,人们在叙利亚拉塔基亚搜寻幸存者。新华社发
空袭阿勒颇国际机场目的何在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月7日,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的空袭。叙外交部称,以色列袭击叙利亚民用机场,导致机场停止运行,严重阻碍叙利亚在地震后获取人道主义援助,此类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
叙利亚外交部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的罪行,并加以制止以方行为,称此类行为严重威胁地区和平安全。
“目前,叙利亚大规模战事已经结束,阿勒颇处于叙利亚政府军的控制之下,阿勒颇国际机场也是叙利亚政府接受国际援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张燕军介绍说。
但令人担忧的是,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西北边境发生了7.8级地震,大地震对于叙利亚的影响还在蔓延。3月5日,环球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2月中东发生的毁灭性地震已造成超过6700名叙利亚人死亡,14500多人受伤,百姓流离失所、物资极度匮乏。
地震对叙利亚造成了巨大了灾难,为何以色列趁此时机发动对叙利亚攻击?
张燕军分析,因为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自顾不暇,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随着局势的恶化,2015年起,俄罗斯军队以反恐的名义开始大规模空袭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俄罗斯的强势介入叙利亚内战,对巴沙尔政权非常重要,稳定了叙利亚国内的局势。但是,自从去年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这一年在乌克兰战场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在军事上自顾不暇,也很难像2015年那样直接介入叙利亚冲突。在相当混乱的局面中,以色列采取了趁人之危的行动,“地震使叙利亚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对叙利亚政府而言,救灾肯定是当务之急。以色列在这时选择发动空袭,使叙利亚也难以组织一个非常有效的抵抗。”
2023年2月8日,救援人员在叙利亚阿勒颇的一处地震废墟搜救。新华社发
美国长期驻军叙利亚背后有何深意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日前,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将军秘密访问叙利亚境内的美军基地。美国为什么长期驻军叙利亚,并且一直不放弃对叙利亚的关注?
“事实上,美国是非法驻军叙利亚,未经叙利亚政府同意。”张燕军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地理中心,也是欧亚非三大洲交往的一个枢纽。“基于叙利亚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肥沃的土地,一直以来,吸引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征服者。美国对叙利亚的关注,可以说是历史上大国对叙利亚争夺的一个历史延续。”
“除此之外,美国希望借此削弱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张燕军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叙利亚更是成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唯一的盟友。
据了解,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就位于叙利亚,“美国希望通过占领叙利亚领土,分裂甚至推翻巴沙尔政权,从而削弱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张燕军说,与此同时,也可以保证以色列的安全。
20世纪70年代末,埃以和解后,埃及退出了和以色列的对抗。
“在此背景下,叙利亚就成为阿拉伯国家对抗以色列的主力。”张燕军表示,虽然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巴沙尔政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但作为阿拉伯世界中军事实力比较强的一个国家,叙利亚对以色列的威胁仍然存在。
2015年,美国成立了叙利亚民主军,这是一支以叙利亚库尔德人为主体的一支反政府力量。美国希望通过扶持叙利亚民主军分裂叙利亚,让叙利亚库尔德人与叙利亚政府在幼发拉底河两岸隔河而治,“美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反恐为借口,从2011年开始在叙利亚驻军。”
地震和战争,叙利亚陷入深渊
地震之后,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都出现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土耳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媒体和舆论铺天盖地的关注,相比之下,同样受到地震严重打击的叙利亚,国际社会对其关注度就少了许多,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也较少。
事实上,这样的巨大落差也有迹可循。在张燕军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将救灾问题政治化,它积极援助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却故意冷落叙利亚。在救灾过程中,美国阻挠国际社会对叙利亚政府提供救灾援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叙利亚政府救灾的能力。
近日,据环球网报道,尽管华盛顿宣布暂时放宽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但仍排除完全取消制裁,并继续从叙利亚石油等资源丰富地区开采和掠夺资源。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对叙利亚实施了非常严格的制裁,禁止任何美国公民、美国公司同叙利亚发生经济联系,也禁止它的盟国与叙利亚政府发生任何经济联系,这也削弱了叙利亚政府的救灾能力,阻碍了其他国家对叙利亚提供必要的援助。” 张燕军说。
目前,从公开报道来看,从叙利亚提供援助的只有中国、俄罗斯、伊朗、约旦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但由于西方对叙利亚的制裁,导致向叙利亚提供的援助渠道不畅,叙利亚没有在救灾黄金72小时内得到迅速援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叙利亚的救灾工作。” 张燕军说。
在地震和战争的双重打击之下,叙利亚的民生经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深渊。
张燕军认为,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内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打击非常大,经济水平倒退了数十年,更严重的是,战争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内战爆发的2011年,叙利亚总人口近2300万人,此后超过一半人口流离失所,60%以上的平民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除此之外,当前叙利亚货币贬值非常严重,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俄乌冲突以来,叙利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CPI一度上涨超130%。国内基本商品匮乏,物价上涨严重。除了战争影响,最近地震造成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经济危机。
“虽然叙利亚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需求非常迫切,但由于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以及将救灾问题政治化,实际上叙利亚得到的国际社会支持非常有限,对叙利亚来说,这次地震对叙利亚面对的危机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张燕军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