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来,桃花含笑开,平阳文旅“江湖”风云又起。
日前,中国(平阳)武状元文化节暨坡南市集踏着春风盛大启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体验,为平阳文旅市场再次赚足了人气,首日游客量就达到万余人次。
从别出心裁的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再到各类活力热血的体育赛事,近年来,平阳以历史文化为基,以现代元素为媒,在打开文旅市场新格局的同时,为发展注入“赛事经济”的新活力,成功实现“文化+旅游+体育>3”的融合效益。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踏寻千古宋韵 奔赴“武林之约”
“你今天去坡南了吗?”“走,看‘武状元’去!”在3月3日到5日,这成了平阳人见面的必聊话题。坡南人潮涌动,让刚刚从元宵灯会中逐渐“沉寂”下来的古街再度热闹起来。
蔼蔼暮色中,烟火气与古街长巷的古朴完美交融,编出一条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带人们沉浸式感受宋韵独有的浪漫。
作为“全国武术之乡”,平阳自古就有尚武习俗,以南拳为代表的武术运动发展历史悠久,曾经有着“男壮皆练武、村村设拳坛”的盛况。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平阳南宋时期以武状元众多而闻名,而武状元文化也正是平阳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的体现。”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挖平阳厚重的历史积淀,展示璀璨的武状元文化,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在本次坡南市集上,数十家“非遗”摊主竞相亮出绝活,既有平阳木偶戏、鼓词、太平钿剪纸等老手艺,也有钱承恩馄饨、腾蛟五香、九层糕等特色美食,还有百步穿杨、投壶依竿等互动游戏,吸引市民游客驻足体验。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非遗搭台,旅游唱戏,本次文化节正是平阳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文化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很多深度游实际都是文化游。”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游客更加期待在探访过程中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体验。近年来,平阳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用文化元素扮靓旅游打卡点,用文化作品推介旅游产品,携手共融为平阳高质量发展激发新活力、培育新动能。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在旅游带动下,平阳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也日益加深,非遗文化产业、衍生产业大有作为。据了解,全县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非遗为龙头的26种经济业态百花齐放的格局,非遗文创业态年产值达1700多万元;同时,精心打造5条非遗研学主题精品线路,年游客量70多万人次,其中鸣山村线路入选温州文旅百条精品旅游线路推荐之“研学旅行”主题线路,进一步打响非遗研学品牌。
聚焦“办赛营城” 撰写惠民新篇章
此次文化节的举办为平阳2023年文旅产业的发展打开新局面,今年,该县还将陆续举办国际海钓节、国际宠物大赛、全国南拳公开赛等备受瞩目的赛事和活动,构建“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平阳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
“引进和举办各类社会参与度高、具有民间特色的群众性赛事活动,吸引更多消费人群,促进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平阳充分结合地域特点和文化优势,精准谋划独具地方韵味的文旅活动,同步引进、举办系列社会参与度高、辨识度强的精品赛事,推动赛事向全域延伸,激发消费潜力。据统计,2022年,平阳累计主办承办各类赛事活动52次,带动消费超千万元。
在赛事引流作用下,通过赛前推介、媒体矩阵等方式,平阳积极围绕旅游品牌、人文特色进行宣传推广,以赛事活动促进旅体融合,填补旅游淡季消费空白。比如,冬日淡季在南麂岛举办南麂国际海钓节,有效拓展南麂旅游时间段,成功推广南麂旅游和渔业资源。2022年,全县旅游游客69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旅游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11.3%。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平阳还打造出多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统筹推进体旅设施建设,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在县中心城镇和衔接西部的高速路段——104西乡村风情线的出口处,建设投资超6亿元、可容纳15000人的体育场,实现赛事到景点“半小时”达;在各乡村打造特色体旅项目,盘活乡村经济,相继建成湖屿哈林卡丁车农场、珑玥潭欢乐谷等项目,仙池都市休闲农业园(仙池庄园)露营入选2022年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