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云南禅达,有一帮破衣烂衫的乌合之众,他们是被打散的溃兵。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他们又一路向西败到了滇边小镇禅达。这里是滇西,往西就是缅甸,缅甸开战了,他们无处可逃。正是这个由溃兵、百姓、逃兵、骗子、书生组成的炮灰团,书写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战争……
播出十四年后,《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的粉丝不减反增。豆瓣上,《团长》评分一路从8.3涨到9.5,十四万人为之打分,四万人留下了自己评论,被誉为 “战争版的《红楼梦》”“国产军事剧的天花板”。
3月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官宣,《团长》编剧兰晓龙在电视剧《团长》播出十四周年之际,正式推出《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本全编》。
这本《剧本全编》收录了作者兰晓龙《团长》剧本的全部文稿,包括剧本草案、创作大纲、剧本全文以及未拍摄废稿等,甚至还有编剧与导演团队沟通、商讨细节的原貌,因此被称为团迷“臻藏本”、编剧“私家课”。
这本书也被团迷戏称为“砖垛集”,因为上下两册总共170万字,重量达5斤,是名副其实的“砖垛”。
在新书的序言里,兰晓龙第一句就是“别瞎买”。他声称,如果看过《团长》由剧本改编而来的小说,就已经看过四分之三以上的部分。“剩下的四分之一弱是否值得你消费,我表示存疑。”
然而,实际情况是,新书将近170万字,而此前的版本只有90万字,篇幅增加近一倍。因此,这本《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本全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内容。此外,一位名为卜鲁卜的“团迷”,还创作了数十幅插画,被《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本全编》收录。
为了遥祝这一版本的问世,张译、段奕宏、张国强、李晨、刘威葳、史航等一众主创,外加100多名团迷都专程签了名,有些还写了寄语,印在了新书里。
“废稿集”是兰晓龙最初想给这本书取的名字。“我还是想叫废稿,因为这字合乎我在此事上的心境,合乎心境即是合适,合适即是美感。而且废又不是只有一种用法,废然思返之稿,废书而叹之稿……蛮贴切的。”
尽管言之凿凿,这个名字还是被责编婉拒,最终定名为《剧本全编》。
在新书的序里,兰晓龙也回忆了当年创作时的许多故事。比如在腾冲采风,刚好遇到段奕宏在那里拍戏,兰晓龙和夫人经常踩着段奕宏收工的点,找好饭店等着投喂他,但是“老段很少能按时到,他那组如果按时收工,多是发生了某种意外。”
比如在松山走访老兵。他说:“我一向觉得你问啥你就改变了啥,所以尽量不采访,就是看和相处,得到多少随缘。”
“我见过老了的孟烦了,老了的不辣,老了的阿译,老了的迷龙……至于郝兽医,那是他们每一个人。至于死啦死啦,有人说他是穿越来的,不是,我当他是这个世界应有的悲悯。”
又比如写好《团长》的大纲以后,他“无声嚎啕了几分钟的量”,然后开始挨个地发,炫耀自己干完活了。“段奕宏是没指望他能即回的,那货一向谨慎,张国强则绝对不能发,怎么能让你要埋的人看你挖的坑,至于张译,火速看完火速回短信骂我……”
兰晓龙也坦陈:“《团长》这个戏对我个人远远出离好与坏的意义,以及得与失的意义,所以远比《士兵》对我有意义,多得多的意义。”
所以,他为这本书的再版写了左一个右一个序,所以新版的字数神奇地翻了倍,所以他也一直想翻拍这部作品 ,但是他心里知道,阻力在于“你们很难接受一个不是老段演的死啦死啦,你们很难接受一个不是蝈蝈强演的迷龙,很难接受不是佳栋演的啸卿,我们也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抗战。”豆瓣里评论里,有许多这样的句子。
无论你是否曾经看过《团长》电视剧或者小说,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本全编》金句摘录
总领全片的绝不会是战事而是命运。
“命运只给我们一条裤衩……”“如果只有裤衩,那就用裤衩打!”
我恨让我们成了现在这样子的东西……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
我们在南天门上的死守甚至已经在我们心里丧失了守的意义,它成为我们和命运开的一个玩笑,对日本人来说攻击也已经丧失了攻击的意义,那成为命运和他们开的玩笑。
这个团的魂在江对岸,南天门的山脚下。我得帮他们找回来。
上敬战死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这个,敬给人世间的良心。
草是绿的,水是清的,做儿女的要尽个孝道,你想娶回家过日子的女人不该是个土娼,为国战死的人要放在祠堂里被人敬仰,我这做长官的跟你说正经话时也不该这么理不直气不壮。人都很善,有力量的人被弱小的人改变,不是被比他更有力量还欺凌弱小的人改变。
在被迫的有难同当中,我们混淆不清的不光是口音和小曲,还有我们的灵魂。
没人想做别人的筹码,可总得有人牺牲。说我们是军人也是谬赞,不过是我们想挣扎出个人形。 孟烦了,你也是个妖孽,怀疑的妖孽,又是希望的妖孽。你不报,因为你总记得希望。烦啦,别老烦,试试看,能不能让死了的人活在你的身上。
我一生愧对的挚友,我必须面对的挚友。
三两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
年青必须取代衰老,一代人创造不出历史,有这个,我们才不仅是文明古国,也是永远的少年中国。
我终于明白我的团长要我们习惯的绝不止汽油桶,他是要我们习惯绝望,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只有绝望,因为只有绝望了我们才舍得为希望舍命,因为我们是他唯一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