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里商户“外摆”,你怎么看?
潮新闻关于《杭州能否实现“外摆”?曾试点三天外摆的网红“狮虎桥路”商户们观点激烈碰撞》一文推送后,留言和讨论的用户蛮多的。
杭州市民:外摆能增加烟火气,但要做好这几件事
在钱江晚报的小店群里,大家也进行了讨论。
老施的甜品店开在滨江星耀城。他常去综合体里转悠。
“疫情之前,‘外摆’其实一直都或多或少存在。”他说的“外摆”,是一楼的店家会在店门口放几把遮阳伞,伞下摆几张桌椅,供客人在室外就餐。
简单来说,餐位往外延展了,顾客的活动空间增加了。
“外摆”的商铺主要是西餐店、饮品店。“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大部分时间都蛮聚人气的。”老施觉得,对于这样的“外摆”,商场有相应的管理,必须在指定区域限量“外摆”。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店铺人气直线下滑。
老施的甜品店在二楼,他特意准备了可折叠的露营桌椅。“我们店年轻的顾客比较多。有顾客提出想要坐在外面吃东西,我就准备了。”白天商场不允许,晚上他偶尔会放出桌椅。
“我是赞成外摆的。对店家来说,一方面吸引客流,一方面解决局促的就餐空间。对客人来说,营造户外的氛围,增加了体验感。”他指出,经济提升不能完全依靠“线上”,线下实体店需要更多的关注。
当然,他也非常理性地提出,商场内的外摆,和沿街小店的外摆不一样,需要约束和管理,会增加商场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工作难度。“有序管理是前提。外摆涉及到卫生安全,不能有油烟、明火等。营造的氛围是干净舒适的,愿意让人停下来坐下来的,这才是外摆的目的,这才让‘第二空间’真正发挥作用。”
另一位店主也表示,外摆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商家来说也是好事一桩:“外摆摊点既是城市户外商业,又是城市振兴经济活力有效方法,可以助你州加速消费回暖,让烟火气回归到以前老百姓渴望的生活都市状态,也能给商圈增颜值、聚人气。”但他同时提出,适度开放“外摆”,也有很多前提条件,比如选择的区域空间不能太过局促,“管理细则也要跟上,可以从步行街分时段开始探索,进行整齐有序创新的布局,环境卫生等由专人管理,成立外摆管理委员会等。”
湖滨步行街一家咖啡店的店长,从咖啡店角度来说,他们是支持外摆的,每年3-6月,9-11月,天气不是太热或者太冷的情况下,顾客都希望坐在外面。已经有同行实行了外摆,户外摆放了20张左右的桌椅,“因为外摆,他们 增加三分之一的营业额。”
市民则意见不统一。
杭州李大伯很想念老底子集市的味道:“烟火气不能单单依靠大规模的店,而是要‘大小结合’,有大规模的商场,也要有小摊小店,一定程度上比较合理规范地外摆,我是支持的。”
杭州本地人王女士则持反对意见,她的理由很直接:“外摆对环境不好。”
另一位大伯认为外摆会造“占道、交通不便,出行麻烦。”但他觉得划定一定区域做外摆,可以试点看看。
杭州管理部门:三年前对轻餐饮外摆试水,未来可能会优化完善
对于外摆,杭州管理部门怎么看?接下来,杭州是否会放开外摆?
杭州城市管理部门表示,早在三年前的2020年6月,杭州已经开始对餐饮行业的外摆进行了试水,主要是有序放开,并且优化完善。其他业态目前还未开展外摆的探索。
当时是为了促进就业消费,助力复商复市,杭州在统筹市容秩序、管理助力复商复市工作中尝试推出了餐饮行业外摆。2022年,在《杭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浙江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52条措施)中,关于大力营造消费氛围的表述中,也有“放宽审批条件,进一步推进商业街区轻餐饮等商业外摆政策的实施,允许商业街区商家经报备后外摆”的条款。
据介绍,这里的外摆是指,商家利用店门前的空地,开展从事与店内业态一致的经营活动。外摆的物品原则上需紧贴建筑外立面摆放。
对于外摆的业态,工作人员表示,国内一些城市对外摆也都有相关政策,但在经营的业态上会有侧重和考量,杭州则是以轻餐饮为主,其他餐饮为辅,这是从杭州城市品质的要求,市容市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居民生活等来考虑的。“像胜利河美食街,店家外摆能增加街区氛围,与周边环境还比较协调。” 工作人员说。
具体来讲,杭州目前对于外摆经营的要求有这么几点,首页外摆的业态与店内业态保持一致,比如原本店内是咖啡店,不能外摆时卖衣服;其次,外摆烧烤这类影响市容市貌、环境质量容易产生扰民的外摆,原则上是不会被批准的。
目前,轻餐饮等商业外摆可全天外摆,但有些街区与居民住宅毗邻,考虑到外摆可能会扰民,因此这类外摆的时间为6月到9月允许外摆7点到晚上10点,其他月份允许外摆时间在7点到晚上9点。
外摆只允许门店在一楼的店铺,设置限于门面延伸区域,不得占用相邻商家、店家的位置,不得占用城市道路,不得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不得占用或妨碍无障碍、消防、市政等公共设施正常使用,不得占用城市绿地。此外,商家的外摆应无偿提供给市民休息,作为店家应尽的社会义务。
想要申请外摆的店家,可以先咨询所在镇街相关的问题,在满足这些硬性条件后,可以向所在街镇提出申请,同时签订承诺书,镇街相应部门会向区城管部门提交申请,由区城管部门完成材料审核等,有了明确初审意见后,报杭州市城管局审核之后出具是否同意的意见。
其中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三个区,试行权限下放,由区城管部门审核后出具是否同意的意见。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或者其他证明主体资格合法有效的文件及复印件、设置场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证明文件及复印件、负责人、工作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手机号、《“商业外摆”申请表》和《“商业外摆”承诺书》、“商业外摆”设置平面图和效果图。
承诺书总体上是遵守“五个不得”,即:不得占用相邻商家、店家场地;不得占用城市道路和绿地;不得妨碍无障碍、消防、市政等公共设施;不得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不得在外加工食品。
商业特色(步行)街区、综合体、连锁公司等,门店外摆需求量相对多,这些的管理主体可对各门店采取“打包”方式统一报备。
至于接下来会不会进一步放开外摆,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着手优化完善外摆措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