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白菜豆腐保平安”蕴藏着至简的哲理;一盘小葱拌豆腐教人处世“一清二白”;一声卖豆腐的叫唤,回荡着浓浓的乡愁……豆腐已经不只是一味简单的美食,更是一个代表了历史、饮食、文化的精神符号。
近日,由浦睿文化与先锋书店联合主办的《豆腐》新书分享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举行。
活动现场 浦睿文化供图
本书主编朱赢椿是艺术家也是书籍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不仅多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等奖项,还曾在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巡回展出。
此前,朱赢椿的《肥肉》一书由浦睿文化出版,书中全面收录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人们关于肥肉的有趣故事。
继《肥肉》之后,历经8年打磨,“第二道菜”《豆腐》上桌了。为了完成这本书,朱赢椿邀请了200多位作者参与创作,共同书写豆腐故事,呈现一道融合美学与人文的豆腐盛宴。全书不仅收录了古往今来与豆腐有关的古诗词、小品文、民间故事、戏曲童谣,还有名家水墨画、珍贵老照片、书法作品的呈现,更有当代豆腐匠人讲述豆腐制作的工艺。
《豆腐》实拍图 浦睿文化供图
一块豆腐,大有文章,配合煎炸烹炒,佐以配料,可以排列组合出千变万化的豆腐佳肴。朱赢椿在《豆腐》后记中朱赢椿曾提到他选题由来,“(豆腐)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像是一个代表了历史、饮食、文化的精神符号。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与想象,从厨房到书房,无一不让人吃惊。这也是我选择豆腐作为主题的原因。”
在新书分享会现场,作家鲁敏分享了自己和豆腐相关的回忆,她表示,《豆腐》是和《肥肉》一样好玩有趣的书,同时,豆腐和肥肉这两种食物都可以勾起不同代际的人的情感回忆,且食物和人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改变。
《豆腐》浦睿文化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朱赢椿在新书分享会现场宣布,《豆腐》售卖所得的版税将全部捐助给大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汶水初级中学、永盛初级中学、黄琅初级中学、金沙初级中学,用于购买全自动直饮水机,帮助解决学生们的喝水问题。
据悉,《豆腐》一书还将继续征稿。朱赢椿表示,如果收到好的内容,都可以在《豆腐》再版加印的时候收入到书里,同时,他也期待更多读者积极投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