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图笔记》四部集齐,张辰亮说他对得起清代杭州人聂璜了

潮新闻 实习生 徐沁玟 记者 孙雯2023-03-05 03:06全网传播量1986
00:00
00:00

这个三月,最令“无穷小亮”的粉丝雀跃的事是第四册《海错图笔记》出炉。蓝色、绿色、橙色、黄色,四册书四色封面,至此《海错图笔记》迎来终结篇。

《海错图》是清朝杭州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目前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而“无穷小亮”也就是科普作家张辰亮研究这本清代海洋生物图谱已近9年,推出一系列《海错图笔记》。

《海错图笔记》(第四册)
张辰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最近出炉的一本,是张辰亮在《海错图》中挑选了最有挑战的96幅“海错图”,以20篇笔记展示了鱼类、贝类、兽类及海洋植物的鉴别及物种介绍,其中,还有他收集到的珍稀海洋生物照片及古代图谱。

2016年,《海错图笔记》第一册出版,在当年的各种科普读物畅销榜单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也让大家认识了张辰亮,以及博学的清代老杭州聂璜。2023年,距离《海错图笔记·叁》出版已过去四年,《海错图笔记·肆》这一收官作终于出版。

张辰亮 《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第八届理事,抖音、快手、bilibili@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运营者。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畅销科普图书《海错图笔记》系列作者,同时著有《掌中花园》等多部畅销科普图书。

三百年前,聂璜在书中多次留下“以俟后有博识者辨之”的文字,希望后世能有人解答他弄不清楚的生物问题,张辰亮说,凡是聂璜发问的地方,他基本都做出了回答:“到此,《海错图》中大部分的物种我都考证了,对得起我自己,也对得起聂璜。”

第四册《海错图笔记》不好写,张辰亮在序言中说,写作时“令人头秃”——“好写的都在前三本写完了,就剩一堆零零碎碎的物种,或者怪力乱神的生物,什么长六条腿的龟、长鸡冠子的鱼啥的。”

不过,他有自己的方法。

“我的原则是,太虚头巴脑的就不考证了,谁知道当时是哪个村头老太太编的。至于那些能鉴定出来,但是除了名字就没故事的,我也放弃了一些,毕竟我写的是文章,不是词条。我找到一条条主线,用它们串起尽可能多的物种。这样能让碎的东西显得规整一点。”

和聂璜的行为顺序非常相似,张辰亮也喜欢抓住一个线头,开始捯,一边捯一边滚自己的线球,越捯越大,建成自己的体系。所以第四册的体量很大,考证的生物数量,比第一册和第二册的总和还要多。

除了考证的物种多,在第四册里,小亮还挖掘到了聂璜隐藏在书中的细微情绪:“聂璜生在明清交际之时,亲身经历各种动荡,写《海错图》时又正值文字狱大兴,他心里在想什么?从《海错图》中非常谨慎的只言片语里可窥见一二。正是这些文字,使《海错图》超越了一本画谱的属性,成了一位时代变革中的活人写的有温度的书。”

四册《海错图笔记》集齐

这一次,张辰亮和聂璜依旧是“愉快合作”,你不仅可以看到风格清奇的《海错图》原画,也可以领略独具一格的科普风格。

这样的搭配也让《海错图笔记》读起来更加“老少皆宜”,读者就像在看纪录片一样,能看到各种有趣的生物和文化知识也都通过这一个个的小物种被讲述出来,并且还可以从科普的角度对这些“传说”考证一番。

《海错图笔记》内页

在考证长相十分特别的“鬼面蟹”的时候,小亮引用了小时候读过的《日本平家蟹》,这篇文章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写的。

所谓日本平家蟹(注:因分类地位变动,今已改名为日本拟平家蟹),就是聂璜画的鬼面蟹的一种。卡尔·萨根写道,日本平家和源家两大武士集团在1185年打了一场海战,平家溃败,大量武士淹死。传说死去的平家武士化为了蟹,后背长有武士面孔。日本渔民捉到这种蟹就把它们放回海里,以纪念这场海战。

卡尔·萨根认为:“如果你是一只蟹,你的壳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就会把你吃掉,你这一血统的后代就会减少;如果你的壳跟人类的面孔稍微相像,他们就会把你扔回海里,你的后代就会增多……随着世代的推移,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型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没啥吃头”的鬼面蟹

引用完这个观点之后,张辰亮又马上解释道:

“这个想法只是卡尔·萨根一厢情愿的想象,现实中就算真有一只关公蟹(即鬼面蟹)恰巧长得不像人脸,又被日本人捞到了,还是会被扔回海里,因为它根本没啥吃头。既然长不长人脸都要扔,那就不存在人工选择了。”

这些奇奇怪怪又好玩的知识点在《海错图笔记·肆》中还有很多,比如“海带是荤的还是素的?”“昆布是哪种布?”“龙虾预示明朝灭亡?”

除了有趣,《海错图笔记·肆》做到了认真科普,对每种生物都进行详细的解读。

聂璜在书中多次留下“以俟后有博识者辨之”的文字,其实,很多现象其实今天的科学已经可以解决了,但是没有人去解决。张辰亮一个个去考证攻破,解决了老聂的心头疑惑,每当这种情况的时候,他就觉得“真正有了一种跨时空对话的感觉”。

当然,这些年老聂的《海错图》也给了张辰亮很多改变。

比如,他有一整个书柜装满了海洋相关的书籍;认识了一堆福建的朋友,厦门几乎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结交了各路海洋生物研究者、爱好者、摄影师。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他学会了很多海鲜的做法,没事儿就在家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