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坚持16年每天为老人免费理发,藏在杭州社区的这家店低调地“火”了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喻煜 董春萌2023-03-03 09:25全网传播量7544
    00:00
    00:00

    “我在这里理头发十多年了。小徒弟都成了大理发师了。”满头白发的祝爷爷说。

    今天(3月3日)上午9点多,开在杭州市拱墅区大塘新村里的舒松彪美发店里,坐了一排爷爷奶奶。年轻的理发师们认真地给他们修剪头发。

    W020230303605771746408.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63838.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63845.jpg

    这是十多年来的惯例。

    每天早上9:30-10:30这一个小时里,店里都会给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

    有些老人来了好几年,有些老人第一次来,大家都给老板小舒点赞:“小舒,是个好人。”

    打拼这些年,他一路走来挺励志

    只要客人不挑起话题,小舒会安安静静地理发,专注于剪刀和头发之间。

    舒松彪年纪不大,1985年出生在江西上饶。

    他很少说自己就是老板,对外的身份是“总监”,他觉得这样更专业。

    话里话外,都能看出他对美发的执着。

    小时候他爱臭美,别的同龄人都是小平头,他一定要买摩斯,每天把头发梳得油光锃亮。

    16岁从老家来杭州,舒松彪一心想挣钱。没有太多选择,他拜了一个东阳的理发师为师,从学徒开始做起。至今他还保留着当年的笔记本,每个技术要点,他都记下来,反复研究。

    7年之后,舒松彪带着2万元的存款,和哥哥一起四处借钱,在大塘新村里开了这么一家理发店。

    微信图片_20230303163901.jpg

    “每天需要支付200元的房租,你做不做得出来?”哥哥就问了这么一句。

    舒松彪信心满满,说:“行!”

    2007年9月28日,舒松彪的第一家店开了起来。

    那时候没有预约制度,就是排队,无论老客新客都来光顾。他足足剪了一整天的头发,直到晚上11点多才停下来,中途喝了5瓶可乐,流水6000多元。

    瘫在沙发上的那一刻,舒松彪的心也踏实下来了。

    微信图片_20230303163850.jpg

    创业的头几年,舒松彪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美发上。1年多的时间,他还完了所有的债务,还在九堡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首付16万元。

    微信图片_20230303163858.jpg

    后来,他去韩国学习。“我不希望,客人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上。只有加强自己的专业,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他学习了很多,除了技术,还有服务。以前他脾气直来直去,直着嗓子吼人,“深造”回来整个人都“柔和”了,意识到服务的重要。

    老家的年轻人想来学习,他就把他们都带出来

    开业时,店里就舒松彪和师妹两个理发师,加上助理只有5个人。

    店要发展,必须招兵买马。

    舒松彪要求也很明确——技术第一。他喜欢自己培养。只要肯学,他就会倾囊相授。

    如今他的员工总共加起来将近60人,大部分是他的老乡。

    “说实话,我们家三兄弟在杭州做出了一些名气,不少老家人都是知道的。只要有些年轻人想出来,就会来投奔我。”舒松彪说,同乡的年轻人中,有读不进书的,也有一些闲着没事做的,“我也想帮帮他们,就把他们带了出来。但是规矩都是立在前面的。有机会挣钱,但是必须凭真本事。在我店里不允许抽烟喝酒,闲暇时间也不能打游戏,要练习或者学习。”

    这些年舒松彪收了不少徒弟,有些已经自立门户,有些还跟着他继续学手艺。

    如今,他每天都会坚持给客人理发,不能让手“生”下来。这么多年,出远门都是为了学习。“今年想带父母去一趟北京,看看天安门。”舒松彪说。

    微信图片_20230303163855.jpg

    如今,舒松彪已经拥有4家门店,全都开在社区里。第5家店正在筹备,开在灵隐,预计4月开业。

    虽然面积都不大,但是所有的流程和品牌店没有区别,都是标准化的操作。洗剪吹的价格是45元。

    “我们做的都是附近的客人,但又要不同于相对简陋的理发店。”店里所有设备一应俱全,只要客人坐下,就会得到一杯茶和几样茶点。

    这些年至少15000人享受过他们的免费服务

    舒松彪说,无论做什么事业,都要先学会做人。

    微信图片_20230303164000.jpg

    舒松彪本人提供

    在他的店里有一条明文规定:老人必须在子女的陪伴下才能烫染发,否则理发师扣钱。

    舒松彪说,他不想“套路”,是真的想做一些事。

    也因此,他带店里的员工一起做公益理发,定期参与社区的公益服务。疫情期间,他们还针对卧床不起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花时间服务老人,会影响店里的生意吗?

    舒松彪坦言,只要有空,他们就会给老人理发,实在忙得坐不下,他们会让老人第二天一早过来,“力争服务好每一个老年人。”社区统计,舒松彪服务的老人有15000人。

    不少善良的老人会付钱给他们,或者买点吃的喝的送过来。舒松彪一律谢绝。

    有一次一位爷爷买了一兜子水果放在店里,说:“我去买菜,这些拿着太沉了,先放你们这儿。”结果那天爷爷就没来过店里,一问才知道这是爷爷特意为了感谢他们来的,是一位老人家的“小心机”,更是一份心意。

    在舒松彪的心里,还装着一个更大的“蓝图”:他想打造一家真正工匠式的理发店,想办所学校,想改变人们对美发业的看法……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快到了,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默默无闻让人看了觉得心头一暖的人?

    欢迎给我们留言,那些让你觉得“雷锋”的人和事,都来说一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