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后一季度,《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方案(2022—2026)》正式发布,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一系列重磅举措相继出炉,浙江杭州决心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奋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即日起,杭州市科技局联合潮新闻开展“创新制胜 杭州先行”系列报道,讲述在杭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生态和技术转化路径,展现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中的企业力量。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有目共睹。作为助力其减轻“碳排放”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产业自然吸引着无数炽热关注。方兴未艾的行业前景下,2022年,坐落于杭州市萧山区的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成功晋升为国内百亿独角兽之一,同时2023年1月11日入选由清科创业、投资界发起的2022 Venture50榜单,碳中和Venture50榜。独角兽如何“养成”?日以继夜的创新研发是关键答案之一。
公司正门照片
自主创新筑牢技术护城河
据介绍,早在1999年万向就启动电池业务,2011年成立由万向集团控股的子公司——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多年来专注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领域动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主要产品为软包锂离子电池,产品类别涵盖低压、高压、储能、F1电池等,实现横向多元化布局。截至目前,公司的客户已覆盖包括法拉利、宝马、奥迪、奔驰、保时捷、沃尔沃、大众等众多国内外第一流车企。
万向一二三副总经理李凡群博士介绍:“公司的低压电池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市占率超过50%,具有先发优势,产品覆盖几乎所有知名主机厂。在双积分、碳排放趋严背景下,48V低压轻混电池大规模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空间广阔。”
持续推进自主创新,不断迭代的技术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李凡群博士告诉记者,万向一二三目前核心的技术为自主研发具有独家专利的超级纳米磷酸铁锂技术,产品可满足-35℃低温冷启动,30-50C 高倍率充放电,具有高循环、高耐久、高安全性的特性。基于其开发的12V启停电池、48V低压电池和F1赛车电池,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
此外,基于独创的高安全高比能7系三元材料技术的78Ah锂电池电芯及模组,已取得全球最大平台项目--大众MEB平台的定点,累计获得订单量超100GWh。多元化布局,两条腿走路,通过投资和自研方式,储备超前的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5年可商业化落地。“如今,万向一二三已经形成深厚且优质的全球研发体系、卓越的产品力和全球一流的客户群体,成为全球电池行业技术先行者。” 李凡群博士说道。
公司工厂内部照片
高规格研发投入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高速运转的科创引擎背后是高规格的研发投入。值得一提的是,万向一二三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到3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2年12月,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50亿元,其中,2021年研发投入为6.7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5亿元左右。
“为助力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企业早在2013年就开始筹划创建万向电池研究院,是浙江省培育的第一批重点企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研究院顺利通过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验收,2020年通过省发改委的工程研究中心认定,2022年12月,又通过了省经信厅考核认定进入最新一批省企业技术中心。同月,列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位列总榜单第13位,数字经济高地十强榜单第8位。23年1月,列入浙江省科技厅发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
在高能级研发平台的辐射效应下,万向一二三形成了高效的科创成果转化体系。
目前,企业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的合作,共同攻克行业共性难题,研发电池高新技术产品。在研的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两项,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一项,以及杭州市、萧山区重大研发攻关项目多项。
万向创新聚能城一期项目效果图
此外,更进一步的蓝图已经初具雏形。眼下,公司重点打造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工厂,投资百亿的万向创新聚能城80GWh电池一期23GWh项目正在落地,作为浙江大湾区建设标志性工程,萧山区“4286”产业载体项目,万向创新聚能城将采取“去工业化、绿色节能”的理念,进一步扩充人才队伍,助攻企业技术研发。“万向一二三未来主要向能源解决方案公司转型,我们的使命将一直是‘让空气更清新’,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力量。”李凡群博士说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