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划入罕见病。大部分罕见病发病于儿童时期,确切病因不明,终身难以治愈。数以万计的罕见病患者,普遍面临漫长、无药可医、有药难买、经济困难等问题。
“罕见”的他们都经历了什么?过去一年受关注最多的便是罕见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药物氯巴占断药危机、千余名患儿家长联名请求信、“铁马冰河”代购被捕等事件引发热议,让大众了解到罕见癫痫患儿群体。
千余名家长联名反映氯巴占断供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受访者供图
在多方努力下,如今,全国已有超50家医院顺利成为国家批准的氯巴占定点处方医疗机构,更多患儿用上了“救命药”。在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潮新闻记者回访几名患儿家长,和他们聊了聊用药情况、生活近况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困顿中寻找光明
在4岁孩子森宝的世界里,没有阳光与假日,亦没有同龄作伴的好友。他的双脚已经开始有些扭曲变形,大多时间他会坐在板凳上,“咿呀”发出几个字,抱着自己喜欢的奥特曼玩具憨笑。
与健康孩子不同,陪伴着森宝的是与疾病抗争的漫长岁月。自1岁确诊Dravet(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后,森宝成了医院的常客。他有时会毫无征兆地抽搐,丧失意识,被送去急救治疗。一开始,森宝也会因为扎针大哭,后来随着言语、行为能力逐渐退化,智力停留在了1岁左右,他好像丧失了疼痛感和对外界的感知力。
森宝因突发惊厥住院治疗。 受访者供图
这是身患罕见癫痫患儿的现状。Dravet综合症(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一种多发于婴幼儿、儿童时期的罕见病,患儿起病前发育大多正常,发病后逐渐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60%患儿有共济失调表现。与普通癫痫不同,Dravet综合征发病起因于一种致病基因突变,导致了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功能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缺乏自主生活意识能力的Dravet患儿,大多需要家长24小时陪同。森宝妈妈郦海萍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参与朋友聚会了,甚至睡个安稳觉都成了奢望。每天,她不仅要照顾森宝的衣食起居,还要每隔12小时喂孩子一次20毫克的氯巴占;森宝睡觉时需佩戴呼吸机、血氧监测仪,郦海萍基本要1到2小时就醒来查看一次森宝的血氧值,以防止“沉默性缺氧”情况发生。
治疗罕见癫痫性脑病的药品氯巴占。 受访者供图
栩栩的妈妈李燕春也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她害怕栩栩第一次发病的情况再次上演。“发烧、抽搐,口吐白沫,这些情景不敢回想。在病友群里,有的孩子就是因为救治不及时,抽搐无法得到及时缓解,永远离开了。我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栩栩身上。”李燕春告诉记者。
目前,针对这种疾病,没有有效治愈手段,唯有服用氯巴占一类的特效药可缓解症状,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以减缓患儿退化病症。
国产和进口氯巴占现已在国内上市,仅限于名录里定点医院,且每次就诊按医嘱只可开一盒。根据孩子病程不同,一盒药大概是半个月到1个月的剂量。潮新闻记者从多位家长处得知,国产氯巴占价格为80多元/盒,而进口版则是300多元/盒。
不过,有了稳定的药品渠道,Dravet患儿家长普遍反映,孩子的痉挛症状得到一定控制,家长也不再因为担心孩子断药,而焦虑恐慌。
最近,郦海萍在忙着帮森宝做康复治疗,她也不像从前那般担忧于森宝每月过千的医药费。“在我们的事情被广泛关注后,当地政府、残联、妇女儿童基金会每月会给我们家一些资金补助,他爸爸每个月也有5000多元工资,再加上奶奶在做袜子生意,每个月也有千把元。”郦海萍说。
罕见病不再“罕见”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像Dravet综合征这样罕见癫痫性脑病,从社会的一隅深处走出,一下子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早期,许多有相同经历的Dravet患儿家属汇聚一起,组建各式各样的病友群,在交流病情、药品渠道的过程中,他们也在齐力推动更多人看到这一类罕见病。
患者家长自发组织爱心义诊、讲座。 受访者供图
2021年11月,一则由千余名罕见病患儿家属联名发起的求助“我们的孩子需要氯巴占”,唤醒了社会及有关部门对这个群体用药困境的关切,也让这样一种罕见病迅速走向“不罕见”。
这个求助信息,正是来源于其中一位罕见癫痫性脑病患儿家属“一米阳光松松爸”于2011年所创建的网络社群组,在其中的患儿家属总数达两万余人。在一众患儿家属的呼声以及政府各部门和药企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内购买氯巴占的“绿灯”一路亮起。
2022年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就《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和《氯巴占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同年6月29日,上述方案正式发布,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50家医疗机构获准临时进口使用氯巴占。2022年9月,进口氯巴占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人福药业的国产氯巴占仿制药也在10月22日正式上市。
患儿家长在群里交流病情。 受访者供图
“当时10月份国产氯巴占刚上市的时候,也只有少部分的医院可以买到。到了2023年新年过后,已经有很多医院都有药了,包括国产和临床引进进口的,其中20家医院可以配进口氯巴占,70多家医院可以配国产的。”松松爸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买药的渠道通畅起来了,很多孩子在癫痫症状方面都得到了稳定控制,所以家长们目前都已经相对不担心断药这件事了。
不过,虽然治疗药品渠道稳定,但对于这一疾病的病理研究还在继续。
许多患者家属自发多渠道地去推广、宣传、分享治疗经验,并联结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共创合作,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和心态。
由松松爸爸牵头组织的“一米阳光病友群”,自去年以来,病友群一共在线上开展了近14场免费专家科普讲座,每个月都有1到2场。2022年6月28日国际癫痫关爱日,他们还专门举办了一场癫痫病友大会,请了20多个专家进行线上科普义诊。12月31日跨年时分,也特地举办了一个公益患教直播活动,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还有许多患儿家属答疑解惑。
“参与活动的医生都是义务服务,他们也在和我们的交流中,深入了解罕见癫痫性脑病的病理成因等。很高兴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人关注我们这个群体。”松松爸爸表示。
在怀揣希望中探寻前路
尽管氯巴占断供已得到有效解决,但摆在罕见病群体面前的仍有多重问题。
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由长期治疗需求带来的经济压力。
“根本不敢停药,一停药就担心孩子还会发作……在群里打听哪里有药,已经成为常态。”记者从接受采访的患儿家属口中,得到了几近相同的描述。
频发出入医院已成了罕见病患儿的常事。 受访者供图
高价的“救命药”背后,是患儿家属们对药品纳入医保的殷切期待。根据近日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简称“沙利文”)联合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在线上发布的《2023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简称“报告”),截至目前,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03种药物在中国上市,涉及47种罕见病;其中73种药物已纳入医保,涉及31种罕见病。
仍未纳入医保的,就包括氯巴占。此前人福药业在国产氯巴占上市发布会上称,针对患儿家长的诉求,公司准备在2023年启动氯巴占片进国家医保目录的工作,后期也将筹备与第三方公益基金的合作,为经济困难家庭的患者开展药品援助。
此外,患儿们的就诊用药的可及性也存在一定麻烦。“开得出处方,才能配药。”松松爸爸告诉记者,目前群里很多住在二三线城市的家长,由于当地的医疗机构缺乏对罕见癫痫病症的认识和了解,只能花费不少金额到一线大城市的医院就诊配药。
患罕见癫痫的孩子通常有智力发育迟缓、四肢行动障碍的问题。 受访者供图
同时,孩子们的康复和教育,也是家长普遍关心的事项。
确诊罕见癫痫性脑病,普遍的临床特征除了癫痫抽搐的症状之外,发育迟缓、认识水平低下、运动功能缺失让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变得尤为坎坷。
5岁患儿小南瓜的妈妈提到,自己曾将小南瓜送去上学,但因孩子走路姿势、言语表达受限,其他孩子时不时会投来异样的眼光,也不愿意和小南瓜一起玩耍,“我们也咨询过特殊学校,但因为孩子无法自理,学校也不愿意接收。”
对此,松松爸爸呼吁全社会对罕见病患者给予更多科技、法律和政策保障,让孩子们早日见到曙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