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报料称,安徽蚌埠市轨道交通建设停滞多年,云轨项目疑成“遗址公园”——网传视频显示,车站外立面和站顶雨棚已初具规模,轨道梁、钢混梁、人行通道基本架设已完成,但还未进行粉刷装修。站内未有任何动工迹象,被闲置的列车已积聚了不少灰尘。
2月27日,潮新闻记者从蚌埠相关部门获悉,云轨项目之所以停滞,主要是因为蚌埠当地现在仍未满足市区常住人口总量150万人这一条件。
车站外立面。图源:网传视频截图
蚌埠欲将“云轨”改“云巴”
但项目最终停留在“云上”
据蚌埠市政府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月4日,蚌埠市政府与比亚迪公司签约,比亚迪公司在蚌埠投资30亿元建设云轨安徽省制造中心,蚌埠市轨道交通采用“云轨”(跨座式单轨)制式,并由比亚迪公司先期投资在淮上大道建设一条云轨测试线。
消息一出,蚌埠人直呼“以后出行更加便捷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至今,该工程仍未竣工。期间,蚌埠市曾考虑将云轨改为云巴制式,向两侧延伸建设云巴1号线,形成可运营线路。另据了解,2021年4月,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1-3月市政府直接调度暨市领导牵头联系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其中包括云巴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进展情况中提到,拟采用导轨式胶轮电车(云巴)制式建造,全长40公里,建设方案已初步编制完成,总投资为500000万元。
1-3月市政府直接调度暨市领导牵头联系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图源: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市民曾在领导留言板反映过轨道交通建设问题。也有网友质疑:“云轨本不应该建设,劳民伤财,云巴建设也没有考虑当下的环境,应该考虑建设BTR等快速公交工程。”为此,记者梳理了有关部门对此答复。
2021年底,蚌埠市交通运输局回复称,按照《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300号)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云巴项目正在履行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目前,项目建设方案已初步编制,公众参与民意调查和风险评估招标已完成,云轨改云巴技术方案已开展疲劳耐久等试验。因试验所需时间较长,且必须待试验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决策程序完成时间尚不能最终确定,开工时间也无法确定。
2022年9月,中共蚌埠市委督查考核办回复网友称,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蚌埠市暂不满足轻轨城市准入条件(市区常住人口不足150万人),轨道交通项目暂时不能获批。经与省有关部门了解,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需国家审批同意后,规划项目方可启动相关审批(核准)。
有关部门对云轨项目答复。图源:领导留言板截图
前期,蚌埠市已积极协调将“支持蚌埠市发展符合实际需要、安全、绿色、经济、便捷的新型轨道交通”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待蚌埠市符合准入标准时,将继续积极探索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参考网友建议适当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打造多层次的现代化交通公共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据悉,2018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要求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要达到市区常住人口150万人以上的条件。
仍处停滞状态的云轨项目
又会“开”向何方
2月27日,潮新闻记者致电了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工作人员提到,云轨项目由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现在云轨项目由于满足不了国家相关规定,仍处于停滞状态,至于详细情况我们部门不是很清楚。”
随后,潮新闻记者先后拨打了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和投资科电话。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问题政府部门此前在网上有过回复,“到目前为止,据我了解,该项目是没有变动的,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对此也不会再变。”
当潮新闻记者问及云轨的修建,是否与蚌埠现在仍未满足市区常住人口总量150万人这一条件有关时,办公室和投资科的工作人员均予以肯定。
潮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