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9日,在荷兰室内田径锦标赛中,23岁的荷兰名将波尔以49秒26的成绩打破了女子400米室内世界纪录,而该项目此前的世界纪录是原捷克斯洛伐克选手贾米拉·克拉托奇维洛娃于1982年在欧洲室内锦标赛上创造的49秒59。
波尔打破的这一世界纪录已经尘封整整41年,是名副其实的“胡子纪录”。但这还不是最久的。
什么是“胡子纪录”?所谓“胡子纪录”,是指一项纪录在很长时间内未被打破,时间之长,长到连纪录都长出了“胡子”。这样的纪录,在田径赛场上尤多,翻开世界田径各项目纪录表可以发现,有近20项这样保持了三四十年的“胡子纪录”,仍在等待后人打破。
女子铅球世界纪录(22米63):莉索弗斯卡娅1987年创造
目前世界田径头号“胡子纪录”是室内女子铅球(22米5),由捷克的菲宾格洛娃在1977年2月19日的田径锦标赛上创造,她不仅带领人类跨入22米的铅球大关,更创造了这一46年无人能破的纪录。
翻看各项纪录表,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些“胡子纪录”大都诞生于1983—1993这十年间,而创造这些纪录的大多是前苏联、东欧或古巴运动员。比如1984年前东德选手乌威·霍恩的男子标枪(104米80),1985年前东德选手科赫的女子400米(47秒60),1986年前东德选手舒尔特的男子铁饼(74米08),1986年前苏联选手谢迪赫的男子链球(86米74),1987年前苏联选手莉索弗斯卡娅的女子铅球(22米63),1987年保加利亚选手科斯塔迪诺娃的女子跳高(2米09),1988年前苏联选手奇斯佳科娃的女子跳远(7米52),1993年古巴选手索托马约尔的男子跳高(2米45)。此外,1988年美国选手乔伊娜的女子100米(10秒49)和200米(21秒34)也是“胡子纪录”。
男子铁饼世界纪录(74米08):舒尔特1986年创造
这些纪录里有一些因技术原因,或许“永远”无法被改写,比如男子标枪纪录,乌威·霍恩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百米的男子标枪运动员,但随着世界田联出于安全考虑,自1986年4月1日起把男子标枪的重心前移4厘米,以此限制标枪的滑翔性能,导致成绩大致减少五六米,霍恩所创造的104米80的男子标枪世界纪录,也就成了“永久世界纪录”。
抛开技术因素不谈,为什么这些纪录都集中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些“胡子”为何如此顽固?又有哪些青年才俊有机会成为“剃胡者”?我们来聊一聊。
女子跳高世界纪录(2米09):科斯塔迪诺娃1987年创造
体育运动在每一次突破人类的身体极限后,都会用一个又一个标签将这些伟大的壮举进行记录。而每一个新纪录的出现,都让人类在体育运动发展的“绳结”上留下新的刻度。在创造和打破之中,运动的极限被反复挑战,这是体育纪录赋予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期刊《中国体育科技》曾撰文指出,体育项目纪录的产生背后,有着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及科技等综合因素在发挥作用。而未来30年各项世界纪录被打破的概率,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可能中。“在人类现有的基因、形态、科技等条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体育世界纪录很难会再有爆发式的增长”。
作为运动之母,田径这样的基础大项有着近20项“胡子纪录”,近年来被改写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四大因素致使“胡子纪录”难破
女子400米世界纪录(47秒60):科赫1985年创造
1983—1993这十年是一个神秘的田径黄金期,前苏联和东欧涌现出了一大批田径明星,由此也创造出了大把“胡子纪录”。
为什么都集中在这一时期,集中在这些国家?首先,当时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背景下,前苏联和东欧对奖牌和成绩的追求十分强烈。运动员肯拼命练,政策上也有保障,成绩自然突飞猛进。
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兴奋剂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严格。国际反兴奋剂联合会主席迪克·庞德就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的运动员正变得越来越强壮,训练手段越来越先进,可这些尘封已久的纪录仍难以被撼动。原因很明显,在那些纪录里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话不免让人产生联想,目前沉睡着的这么多世界纪录,到底是人类极限的纪录,还是药物作用的极限?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打上问号的“秘密”。
排除药物因素,一些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宣称,人类竞技水平已逼近生理极限,这也是一些世界纪录越来越难以打破的原因。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运动生理学教授佩罗耐特和他的研究小组就得出结论:尽管人类的运动成绩还保持着上升的势头,但目前已经基本稳定在了一个层面上。“虽然还可能出现更好的成绩,但显然运动员已经快触到人类能力的顶点。今后,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再指望运动员每一年的成绩都高于前一年了。”
此外,现代科技进步对田径选手的成绩加持力度越来越小。以撑竿跳高为例,撑竿的材料先后经历了木杆、竹竿、金属杆和玻璃纤维杆四个阶段,每一种新材料的使用都对当时的运动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如今,这种运动器械和着装的改进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越来越少见,科技更多成为辅助运动员训练的手段。
同时,和足球、篮球、网球之类相比,田径并不算大有“钱”途的项目,虽然也有特例,比如男子百米的博尔特,110米栏的刘翔,因为成绩卓越,赢得过巨大的市场,但绝大多数田径世界冠军并不能发家致富,这无形中制约了天赋异禀的运动天才们从一开始就选择田径,即使选择了,也很难从一而终。
超新星涌现成为“剃胡者”
杜普兰蒂斯
尘封已久的“胡子纪录”像一道道天堑,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后人前进的脚步。当天才涌现,“胡子”再长,也并非不能剃掉。
2022年,世界田径赛场上诞生了不少新纪录:尼日利亚姑娘阿姆桑在俄勒冈世锦赛女子100米栏决赛中跑出了12秒12的成绩,把世界纪录提升了0.08秒;美国姑娘麦克劳克林在俄勒冈世锦赛女子400米栏决赛中跑出50秒68,大幅改写她在全美锦标赛上创造的世界纪录(51秒41)……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田径赛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狂飙突进的95后超新星,他们正向着前辈的丰碑发起冲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3岁的瑞典撑竿跳天才杜普兰蒂斯,毫不夸张地说,他在撑竿项目上的天赋,可能不比博尔特在男子短跑上逊色。
去年一整年,杜普兰蒂斯在室内外三次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成绩从6米19到6米20再到6米21,一步步把人类极限提向新的高度。2月26日凌晨,在世界田联室内巡回赛法国克莱蒙费郎站男子撑竿跳高比赛中,杜普兰蒂斯跳出了6米22的成绩,将自己保持的撑竿跳高室内世界纪录再次提高了1厘米。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六次打破世界纪录。
同样天赋异禀的还有挪威名将瓦尔霍姆在男子400米栏项目上创造的45秒94,委内瑞拉女子三级跳远名将罗哈斯跳出的15米74……
这些田径界的青年才俊用天赋和努力创造出新的辉煌,让人振奋,给人力量和希望。若干年后回望,他们也会成为后人追赶的目标,他们或许正在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胡子纪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