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百花盛开。在西子湖畔,百余张春日祝福在书法家笔下绽放,墨香伴随花香,送到幸运读者的手中:一分钟速览现场。
迎春潮,送春福。2月26日下午,2023“福报万家 迎潮纳吉”书法行动以直播的形式,在潮新闻APP、钱江晚报视频号、钱江晚报微博号等平台为读者朋友们送祝福。90分钟内,超过10万人次来直播间接福气,更有近百个新鲜出炉的书法家手书福字、吉语以及“福兔”玩偶,在此次书法行动中送出。
你是不是幸运儿之一呢?
2月18日,潮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潮新闻LOGO中的“潮”字,正是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书法;而潮新闻的形象宣传片中,则由著名书法家、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王冬龄写下了今日之“潮”。
潮新闻·钱江晚报与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携手,一同在直播间为大众送上文化大礼。在书法行动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启幕式同时举行。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为本次活动致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姜军宣布活动正式启幕。
随着王冬龄提笔挥毫,一张大气潇洒的“福”字将满满的福气送达给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标志性的“王氏草书”为活动开笔。
不止送“福”,“V我50”最抢手
从2007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后,钱江晚报都会和王冬龄领衔的众多书法艺术家一起,以笔墨“福报万家”。去年年末,疫情暂时阻隔了祝福的传递,但春日从不失约。
此次直播现场,王冬龄、王水法、花俊、吴舒舒、沈乐平、沈浩、宋宁、张爱国、郑嘉杰、高法根、涂昌裕、黄几、韩天雍、韩祖耀、鲁大东、童亚辉、储楚、管怀宾等近20位书法家(按姓氏笔划排序),为网友书写吉语。
“福报万家”不止送“福”,更多关于春日与生活的祈愿在活动中书写、送出。“安”“乐”“和”“顺”“美”等祝愿成为书法家们书写的高频祝福词,在疫情生活之后、春意渐浓之时,寄托了大家对生活最美好的期待。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姜军的另一个身份是西泠印社的社员,他与书法家们一起提笔落墨,落笔一个“安”字,将平安、安康的祝愿送给读者观众。
吉语、福字通过直播间抽奖送出,网友们热烈参与,不少幸运儿都开心预定到新鲜的祝福。
@orangutanlove 一直期待着这场活动:“终于等到了!福报万家 迎潮纳吉,期待好运!期待书法家手书福字吉语~”
@王者荣耀S29赛季王者段位 借此表达对2023年的期望:“谢谢潮新闻,在春日的午后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一小时的直播根本看不够,春光无限好,让我们一起迎潮纳吉,迎接最好的2023!”
有的幸运读者连中了几次书法家吉语祝福,堪称“锦鲤”;也有读者很高兴直观地感受到现场书写之美,领略到书法家们的潇洒风采,同时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祝福……
书法家书写现场
书法之所以如此喜闻乐见,在于它拥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指出,书法既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追求视觉审美的品质,又在创作中重视文心的塑造。
“对中国传统文人来讲,书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讲,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化,广大书法专业人和书法爱好者,一方面能在书法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体会中国人对美的认知,另一方面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和自信,同时能够更多利用好当代传播的语言、承载的方式,让传统的艺术有更加活化的明天,能够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多的精神产品。”
在吉语参考之中,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是什么意思?”经过解释,书法家们纷纷表示:“我要写这个!”“V我50”作为互联网词语梗,也表现了年轻人鲜活的日常调侃和朴素的生活愿望。各种创意的“V我50”成为了本次活动最为抢手的“吉语”祝福。
王冬龄 V我50
“书法这门艺术和其他艺术种类不一样,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度特别紧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沈乐平表示,书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来的,“古代的书法都是日常生活信札、笔记等,书法在今天也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各种环境场合当中,都可以见到不同形式的书法或者书法的变形。”
在自由书写区,书法家们还书写了“诗画江南”“日进斗金”“潮闻天下”等丰富的内容。
王冬龄 不服书
勇立潮头,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次书法行动所用的卡纸都经过了特别的挑选,其中就有一种“潮福卡”——特别选择了卡面上有潮水的种类,以呼应“潮新闻”“迎潮纳吉”。
刚过20周岁生日的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可以说是“潮人”的聚集地。
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是全国美术学院中唯一以现代书法作为研究对象的高校学术研究与交流机构,20年来勇立潮头,始终引领潮流,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融入生活。
高世名在致辞中指出,王冬龄老师带着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团队在做的,是在世界艺术史的视野中建立起对书法的开放认识。
“王老师曾经说,他倡导现代书法,目的就是把书法作为真正的艺术进行考察与创作,另书法在自身的法度之外,与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共享灵感波动,让中国的书法能够感动世界。”
中心于2002年12月26日成立,中国美院书法系教授张爱国就是初创人员之一。他介绍到, 20年间,中心的书法家们在日常创作、学术研究之外,还编纂论文集两本,举办四届“书·非书”展览,同时出版画册并开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将现代书法融入学校教育的同时,中心每年还举办冬至雅集活动,面向大众普及书法之美,让书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当下绽放新的活力。
“今年中心还将举行书法展览和讲座,敬请期待。”
书法,就是一种新“国潮”。
韩天雍十分擅长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创作,同时他是中国美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在长期以古为徒的研究与创作之中,他深刻感受到:“现代书法与古文字书法,殊途同归。”
书法在古今的对照与创新中,具有持续的活力。
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一直坚持成立的初心:书法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勇于开拓,还要贴近生活。
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讲,王冬龄老师在成立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的现代书法,要让书法进入时尚。
“书法不是过气的,不是怀旧,不是拯救文化遗产,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当下社会紧紧相连,是有生命力的。”
和小店店主一起,让书法点亮生活
“迎潮纳吉”书法行动的现场还有两位特别的嘉宾,那就是两位小店的店主。小店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也在万物复苏之时迎来了复苏。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钱江晚报总编辑、潮新闻总编辑王水明先生将书法家们写的“福”字赠送给他们,祝福他们生意兴隆。
经营西姿旗袍店的王店长扎根于杭州中国丝绸城,通过小店品牌,有更多的顾客知道了自家的旗袍店。“许多朋友在新闻上看到了我们,通过报道,越来越多的人来光顾了小店。”这几个月她发现,自家店铺的人流量增多了,订单也源源不断,2023对她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拿到“福”字后,她感到很开心:“这个活动做的特别好,无论是之前为我们小店的店主做宣传也好,或者是今天的送福也好,都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帮助我们的小店。”
同样开心的还有伟丰汽车装饰维修的蔡店长,他本人就是一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在经营修车主业之余,还在店里陈列了笔墨纸砚,有空的时候他还会剪纸、画国画。
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活动,他感到很震撼:“今天见到了浙江省这么多有名的书法家,也提醒我以后要勤加练习书法,同时我也会把剪纸这项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活动结束,但是墨香不止,热爱不息。春潮初升,春日已至,让我们从书法出发,走近丰厚的传统文化,拥抱美好生活。
接福气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