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别把艺考当“曲线高考”

    潮新闻 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2023-02-24 08:31全网传播量101.3万
    00:00
    00:00

    艺术生备考(资料图)。潮新闻·浙江日报记者 林云龙 郭闻 摄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从2024年高考招生录取起实施,基本形成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下称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

    这是对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落实。推进艺考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考试公平,减轻学生考试成本,并扩大学生选择;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招生、培养质量,遏制把艺考作为曲线高考的功利倾向。

    总体看来,艺考改革有两大核心内容。

    其一,大幅取消校考,推进省级统考全覆盖。《实施方案》明确,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实行艺考校考的初衷,是为了体现各校的招生特色,让各校自主评价报考学生的艺术能力与素养。但具体实践发现,各艺术院校、专业的校考,不但增加学生的赶考负担,还局限了学生的选择。

    由于各校的校考成绩不互认(只有实施联考的学校会互认校考成绩),参加校考且校考成绩合格的艺术类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择一所艺术类院校(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另外,少数院校的艺术类校考质量并不高,还被诟病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影响艺考的公平竞争。

    大幅减少校考,推进省级统考全覆盖,则减少了学生考试成本,并扩大学生选择机会,因为省级统考成绩通用,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艺考成绩和文化成绩的综合分,进行平行志愿填报。

    其二,提高艺考的文化课成绩要求,有助于遏制把艺考作为曲线高考、进更好大学的“跳板”的倾向。

    根据浙江的《实施方案》,2024年起,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原则上达到我省普通类一段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根据录取生源情况,学校可申请适当降低文化课成绩要求,但不得低于普通类一段线的75%。而且,在对艺考学生进行综合评分时,文化课成绩所占权重也有所增加。

    提高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这是近年来很多艺术院校教授的呼吁。

    以往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最低控制线,只是本科线的60%、65%或70%,有的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成绩上线后,就只看专业成绩,令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类专业并不重视文化成绩。随之出现了把艺考作为曲线高考路径的功利选择。有的文化课成绩偏低的学生,在高一或高二时,选择走艺考途径,到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培训,通过艺考考试后,再集中攻文化课。调查显示,艺考生中真正有艺术专业兴趣的学生不到20%。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如果考生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选择艺考,这并无多大意义。推进艺考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考生和家长理性对待艺考,选择艺考的学生一定要有艺术兴趣与从事艺术职业的志向。这要求考生在选择艺考时,要从艺术兴趣、职业发展角度,而非怎么以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一所更好的大学角度。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俄乌冲突一周年 世界徘徊在对抗和制裁的诡异之道
    潮评丨文旅局长-20℃穿长裙拍视频爆红 官员为家乡代言真能百试不爽?
    “四天工作制”的现实价值,不只是减少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