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五行缺金缺火,今年74岁的杭州老胡出生时,爷爷给取了胡金火这个名字。
老胡是爷爷带大的,他6岁学拳法,12岁那年,摸到了人生第一件兵器:一根木棍。
这根木棍,是爷爷精通的十八般武艺中的一件兵器,没错,村里的兵器都是木头做的。
今天上午,在西溪湿地·洪园旁的古白庙,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见到了正在打造十八般兵器的老胡。
100多岁的金钢伞,老胡天天练
老胡的爷爷,当年是余杭五常十里八乡有名的功夫达人。
过去,五常当地农村家家习武,这些村庄,有部分就是杭州西溪湿地里的洪园。
洪园,是钱塘望族洪氏家族故里。
据传,十八般武艺是明朝尚书洪钟告老还乡后开创的。
比如眼前这把100多岁的金钢伞,是老胡家的祖传之物,过去长辈们天天晨练的工具。
这种兵器,是当年洪钟把生活中所用的雨伞改制的,它随手摆在农家院落,就像一把收拢的油纸伞,因而掩盖了这是一件武器的真相。
老胡家祖传的金刚伞100多岁了
所有的十八般兵器,都是洪钟将为官时带兵征战的兵器与生产、生活工具结合,改制出一些独特的器械,并创编武术套路一百零八法,由十八般古兵器操练法演变而来,教乡民演练,以强身健体、保乡御敌的。
老胡回忆,水乡人家夜不闭户,有时候,家里闯进强盗抢东西,还有小偷上门偷东西。如果家里人不学点拳脚棍棒,很难防身保护家产。
打造兵器为防身,旧时乡村变创业天堂
老底子,五常当地的乡村,每个村都有一套像样的木制十八般兵器,有龙凤刀、方天戟、玉手笔艺爪、阴阳镗、金瓜锤、枣逆槌、文武耙、龙鱼斧、大劈锁、金刚伞等十八般武艺。
比如龙凤刀上上面雕刻有龙和凤,寓意龙凤呈祥;大劈锁上雕刻有蝙蝠和万年青,寓意吉祥幸福和一统江山。
大劈锁,老胡打造
老胡说,光一柄龙刀就有108刀舞法,现在五常全部都会的也就1-2个,他算一个。
打造这些兵器的,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东阳、永康、绍兴一带过来村里做工的木匠,通常两三个人一组,在村里住上1-2个月,才能打造完整套兵器。
如今的五常人,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可老胡年轻时,余杭五常还是杭州西郊的偏僻农村,出于生计考虑,老胡22岁时拜师学成了木匠手艺,在当地帮村民造房子。
老胡建的木结构房屋
水乡人家的房屋,都是木制榫卯结构,除了墙和屋顶时砖瓦的,屋里的柱子、大梁、门窗都是木工来做的。
现在的五常,是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核心板块,阿里巴巴全球总部的所在地,这里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创业者,而老胡,算得上是本土最资深的创客。
二十出头创业的他,曾经组建了一支七八人的木工队,当时活跃在杭州城西一带;上世纪90年代,还装修过三墩、留下的几家大型超市。
十八般武艺成非遗,老胡事业迎来“第二春”
老胡的木工事业,搞得风生水起,连村里的武术队都找上门来,邀请他打造十八般武艺的兵器,原因是木头兵器打打练练许多年,很多已经散架了。
做木头兵器这种小活,不怎么挣钱,老胡哪里有空接单,就打发掉了,请他们去别处找人做。
可是,武术队去外地做的兵器基本不对版,每一件又厚又笨重,根本舞不动,他们还是想找老胡这个武术世家的传人,打造一套趁手的。
60岁后,老胡“金盆洗手”打算正式宣布退休,没想到却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玉手笔艺爪
有过几次不如意的订制经历,五常当地的武术队,终于逮住了老来得闲的老胡,执意让他帮忙打造兵器,这次他答应了,没想到一做就是12年。
也是12年前,五常十八般武艺,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鱼斧
十八般兵器,老胡一个人做全套需要3个半月时间,因为每件兵器上都有雕刻,所以需要用硬度较高的樟木为原料,加工前,木头还要自然阴干5年以上,以控制含水率。
所有兵器的打造,不用一根钉子,全部是榫卯结构,老胡这些年一共做了30套,其中有两套是模型,大小正好适合娃娃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