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刺痛懒人的针

    2016-05-05 12:04全网传播量6.7万

    说书客:欣阳

    本期要说的书是《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全书42篇文章写尽梦想、亲情、爱情和友情,告诉你:世界上最大的不变是改变,只有每天进步,才能拥抱生命的无限可能 。

    小编会在文末出一道题,在答对题目并已经订阅本栏目(按一下最下方的订阅按钮就可以了)的读者中随机选出一位,送出这本书。

    为了保证尽可能多的用户能得到赠书的机会,同一位用户请勿注册多个ID,感谢各位的理解与配合。

    上期获赠图书《妈妈,我真的很生气》的是“牡丹与叶子邂逅”,请发邮件到story8531@163.com告诉我们您的联系方式。

    严格来说,《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完全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青年励志书。

    与那些时不时地用温暖、温柔的正能量来抚慰挫折者内心的鸡汤文比起来,这书更像是用些许负能量锻造而成的一根“刺痛懒人的针”,毫不容情的刺入到大部分麻木生存的现代青年的内心深处,将那些你不愿意看,不忍心看,一直逃避着的东西翻出来,无情的摊到你的面前,让你认清现实。

    正如网上的评价,“打脸的巴掌”最后铸就的就是“打脸文”。就好比很多朋友都喜欢听的电台主持万峰老师的深夜怒骂:简单、直接、干脆的震慑了你的内心,突然让麻木已久的你有了一种彷如“发人深省”的感悟。

    与很多同龄人相比,作者李尚龙似乎确实有这么“简单、直接、干脆”的资格。

    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青年导演、作家、前新东方老师在2008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军校,仅仅两年之后,他就又荣获了CCTV“希望英语”英语演讲风采大赛的北京市冠军,全国季军。2011年,纵是万般阻碍也毅然退学,后来加入新东方成为英语老师。2013年,他考入北影进修班,导演了《在路上》等一系列影片。就在去年,他再次辞职离开新东方,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在今年,他在互联网上开始英语学习平台的创业……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李尚龙老师正是从他的自身经历和他的很多朋友的经历中为你诠释了:年轻,就是拿来折腾的——这个正能量满满的人生观对于“铸就成功”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书中,李尚龙老师毫不掩饰的表达了他对于那些“执着于世俗的交际”兼“浪费生命的工作的不屑:

    与“追求生命的未知,明天去北极看极光,爬山,周游全世界”比起来,那些明天领导让你早上去加班的短信,那些爱情失败被甩的痛彻心扉,那些四平八稳毫无起伏的“平稳”工作是多么的毫无意义?

    你看我,就算没有一个月七千,五险一金,照样能赚的很多,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上课,白天写剧本,深夜还能看书,就算没有年假也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再说,就算你现在的工作平稳又怎样?工作几年之后最后被领导外派到外地,不但得和情人被迫分手,回来后还不是面对物是人非,只能被迫辞职。什么你说我和我的恋人还不是也分手了?拜托,我和女友分手是因为我们最终无法平等交流,而你和男友分手是因为被迫异地,那不一样……

    所以,为什么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人,要为了户口丢掉生活?为了稳定丢掉青春?为了平淡丢掉梦想?所以,该丢掉的是那些操蛋的生活,那些无用的社交!努力努力再努力地追求梦想才是第一位的!

    ——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希望告诉我们的。

    然而,看完这本书后,在我的心里却一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既然努力工作了这么多年,都会一不小心被辞退,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稳定的工作”么?

    我能不能反过来这么想:这样的工作,才是真正需要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努力的从细致处着手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进一步的说,世界上的职业和工作,真的存在所谓的“高低贵贱”,“浪费与不浪费生命”之分的么?

    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之所以被人称为“近乎于道”,乃是因为他在近五六十年的时间里,都在心无二物的捏着寿司,将捏寿司的技术不断的向完美逼近。他真的从一开始就那么喜欢捏寿司么?未必!但倘若他在捏第一个寿司的时候就在想:“这工作真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我要去换个更好更潮的工作,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么世界上的人们多半就尝不到这极尽美味的寿司的味道了,世界一定因此而少了许多的乐趣。

    再说说同为励志典型的许三多同志。许三多为什么伟大,为什么感人?不在于他最后成了兵王老A,也不在于他傻的可爱的质朴,而是在于他的坚持。哪怕是在最无聊的岗位上,自已一个人孤独的去修一条没什么人会走的路——只要我做了一件事,我就要将它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也是寿司之神的所谓“匠人精神”的伟大之处,这也是另一种的人生梦想和成功。

    所以,写到这里,你要问我《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这本书是不是值得看,我可以告诉你,这本书对于希望时刻鞭策自己,在所谓“稳定”的工作岗位上正在堕落下滑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个“刺痛”自己的绝佳选择。至于这本书的观点,小编我只想说:生活中无论你选择了什么,只要那个是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真正选择,那么时刻的尽力去做就是最好的做法。

    生命不是螺丝钉,不会因为简单挪了位置就变得闪亮,它理应更接近原石,只会因为自己的不断磨砺而放出独特的光。

    朋友D回不了北京了。

    那年毕业分配,军校的他一切准备就绪,领导跟他说,你先去基层任职一年,然后回北京。

    D点头说,只要能回北京,基层无论多远,我都去。

    我曾经跟D讨论过所谓的稳定,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了。

    他说,体制内稳定,组织给解决户口问题,每个月都有死工资,不用担心吃穿,还有空闲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我说,那种稳定,总觉得怪怪的。

    D说,你看,你每天必须充实奋斗,而我不一样,我可以躺着睡大觉,一个月还有五千元的收入,再看看你,如果一天不奋斗,就没有了收入。

    我说,可是,人生不就是要奋斗吗?

    他说,但是我的更稳定,我有了稳定生活,也可以继续奋斗啊。

    我说,可是人既然拿了每个月一样的工资,所有人干活和不干活都得到一样的回报,谁还会继续干活呢?

    他说,可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稳定的生活啊。

    我说,很多人做不代表它是对的,我不觉得你稳定,因为你的生活是靠着一个政策或领导的一句话,可变性太大。而我的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市场会给我一个相对公平的分数。只要我每天奋斗,生活是在我自己手上;可你不一样,你的生活在领导、体制手上。

    他问,什么意思?

    我说,比如你要回北京,要找人,要求人,要给钱。而我,只要有一技之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总能找到工作,饿不死。

    他说,但是去北京的结果是一样,我过得更容易一些。

    我没说话,风吹得很猛烈,吹到我们的内心:一颗红彤彤,一颗懒洋洋。

    那个冬天,D离开了北京,去基层任职。

    一年后,命令下来了,D回不了北京了。因为回京名额被人顶了。

    我曾经问过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稳定,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户口,还是一套三居室房子。可是,直到今天,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每个月五千块钱上班喝茶看报纸就是稳定,很难理解一个人要有一套房子之后才能去爱一个人,很难理解必须要有北京户口才能在北京开始生活。

    想到曾经央视的一个朋友S。那年,我和她在旅行时聊天,她告诉我,央视好啊,工作稳定。

    我说,怎么见得呢?

    她说,一个月七千元,五险一金。你虽然赚得不少,但不是那么稳定啊。

    我说,我一个月少说五千元,多的时候几万元。总的来说比你多。

    她说,我们发米和油。

    我说,我可以买,其实没多少钱。

    她瞪着我说,但是每天朝九晚五。

    我说,我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上课,白天写剧本,深夜看书。

    她说,我有年假,可以旅游。

    我说,我想去哪里去哪里,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她愤愤不平,那一路,我们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下车前,她跟我说,李尚龙,你很不成熟。

    我没说话。

    几年后,S被台里派到巴西。同时,她的男朋友从外交部被派到南非。两人开始异地恋。

    临走前,S告诉我她不愿意这样,两个人刚开始讨论结婚的话题。可是领导说回来升职会很快。

    那时我正在谈恋爱,女朋友去了美国,也在异地恋。

    我说,我明天去美国,找她去。

    她喝了一口酒,说,还是你稳定。

    几年后,她从巴西回来,我们都分手了。她说,你看,我们结果是一样的。

    我说,我们分是因为最终无法平等交流;而你分,是因为你们被迫异地了。那天我们回到了最初离别的酒吧,她告诉我,她要辞职,她笑着告诉我,她从巴西回到央视,已经物是人非,没有岗位给她提供了。留下的,只剩下巴西那段经历。

    我说,如果你不走,他们不会赶你走的,对吧。

    她说,不会,毕竟工作性质很稳定。

    我说,那多好,为什么不留下来。

    她说,有什么意义呢。

    她眼睛看着窗外,灯光照到她的脸,泪光被照得晶莹透亮,就像她在纪念自己无法控制的青春。

    她回头跟我说,你比我成熟太多。

    那天我忽然明白,这世界既然每天都在变,所谓稳定,本身或许就是不存在的。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所以唯有每天努力奔波,才不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父母那个年代所谓的组织解决一切、政府承包所有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早已经完全改变了。

    可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为了户口丢掉生活,为了稳定丢掉青春, 为了平淡丢掉梦想。

    ……

    那么问题来了,2009年的时候,作者李尚龙在?

    A、读军校

    B、当英语老师

    C、做导演

    D、设立网上英语学习平台

    下期要说的书是由香港“外汇教父”邓予立所著的《飞跃·中南美》,从乌尤尼盐湖小镇、加勒比海A岛,到巴西狂欢节的热潮,从他的字里行间和精心挑选的多张照片中,感受到中南美的热情与精彩。

    本期主持 欣阳 设计 欣阳 

    注:该活动与苹果公司无关,奖品也非苹果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