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因为中建集团的一则中标消息,“华为与江淮汽车牵手造车”的消息在舆论场传开,一石惊起千层浪,江淮汽车股价单日涨幅高达7.97%,一度逼近涨停。
中建集团官网显示,中标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虽然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迅速下场澄清称,华为并非亲自造车,而是以智选模式合作,但这重浪无疑已经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上。
近年间,耳闻目见,安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故事越来越多。不久前,浙企哪吒汽车母公司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在安徽成立全资持股公司浩智增程科技,并与淮南市签约合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为什么新能源车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目光不约而同看向了安徽?长三角“四弟”喊出“2023年,安徽新能源汽车占全国比重要达到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以上”目标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位于安徽合肥的江淮汽车生产厂
国资下场 大佬镇压
安徽剑指“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底气何在?
10%、20%,透过这两个数字,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已尽数体现。“10%”来自《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该《计划》提出,2023年,安徽新能源汽车占全国比重要达到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以上;“20%”则来自《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安徽又提出了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0%左右。
在今年初,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一场专题会议上更是喊出口号,要“加快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言之凿凿,底气何在?
一度超越江浙的产能、大量新能源车企集聚布局以及持续完善的产业生态,都是答案。
虽然省内有江淮、奇瑞两大车企,也有铺天盖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早年间的安徽在汽车产业中的存在感并不高,与近年间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反差鲜明,转折发生在2020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
2020年上半年,合肥在蔚来极度困难时果断出手,地方国资平台合肥建投联手国投招商、安徽省高新投等战略投资者,出资70亿元将蔚来从“重症监护室”拉了回来。这一手“雪中送炭”,重新让资本市场对蔚来燃起希望,股价飙升的同时,产销也一路上行。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高端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中,蔚来占两席。
国资下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佬也紧随其后。
2020年下半年的故事来自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王传福是安徽芜湖人,此前,他曾在家乡兴建比亚迪大道、比亚迪大桥,却一直没建一座比亚迪工厂,一度让乡亲们感到遗憾。2020年12月,总投资60亿元的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蚌埠,以此为起点,比亚迪开启了在安徽投资的“狂飙”之路,在合肥注册成立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在无为布局电池项目,与阜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整车线束、精工中心等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生产线……
比亚迪合肥基地工厂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全省能源汽车产量54.1万辆,全国排名第6,占全国比重7.7%,同比增长144.5%;截至2022年9月,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江淮、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等10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
成为“吸金石”,安徽魅力何在?
当我们与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秘书长姚晓冬谈起安徽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新能源车厂在安徽那边布局很多。这个在长三角故事里总默默无闻的“四弟”,哪里来这么大的吸引力?
姚晓冬分析,这与合肥当年火眼金睛、力挽狂澜投资蔚来有着很紧密的关联。
一来,投资蔚来的确让合肥国资平台赚到了钱,尝到了以产业基金为推动力,招引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甜头,也让安徽各地看到了苗头。于是,近年间,从省向市到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名的基金在皖地如春笋般冒尖。与之对应的,江浙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寥寥无几,多以一事一议类的投资为主。这便成了安徽独有的优势。
位于安徽合肥的蔚来汽车中国总部
二来,随着整车企业在安徽集聚,也带来了“虹吸效应”,产业链上下游在此快速集结并形成生态与良性循环。这一原理在商业世界里并不稀奇,无非是客户在哪里,厂就设在哪里。
三来,安徽具有一定技能素养的产业工人较多,招工成本也相对低。或许有人要问,这和蔚来又有什么关联?当然有。合肥技术学院有两个子学院,一个叫蔚来汽车产业学院,一个叫比亚迪产业学院。答案,都在命名里了。
除此之外,在长三角地区,安徽土地价格相较其他两省一市更低,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这方面的成本考量很重要;且安徽对能耗和亩产的要求在长三角经济圈中也相对较低,江浙沪在“腾笼换鸟”,安徽也乐得张开双手,拥抱这些“溢出效应”。
图为长三角具备整车生产、改装车企业数量(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3月)
“虽然从数据来看,安徽无论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数量都还是小于江浙,但他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几乎都在合肥和芜湖两市,集聚度很高,这也是他们的优势。”姚晓冬说。
“认亲式”招商,罗马的第一块砖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那罗马的第一块砖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如前文所述,安徽有如今的生态,少不了蔚来,也少不了比亚迪,但或许更少不了的是安徽当地的“认亲式”招商法。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前文所提,无论是蔚来李斌、比亚迪王传福还是合众新能源创始人方运舟,清一色都是安徽人。
内容平台“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也是安徽人,和王传福还是老乡。他曾问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我能为芜湖做点啥?我有一个小公司。”单向前非但没有提要求,反而谈到,如果企业有需求,芜湖可以为其提供新产品市场测试服务。
这是什么逻辑?
单向前表示,一来,芜湖本来也需要借助各种新产品、新项目来感受市场的变化,再者说,要是企业家们发展好了,还怕他们不回来回报芜湖吗?“你要是有向外扩张的需求,回乡布局对你来说本来也是最优的决策。”
如今,之于地方而言,乡缘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量,而安徽与李斌,芜湖与王传福、罗振宇等企业家的互动无疑是一张漂亮的样板。乡缘就像一个情感储蓄罐,地方政府尽管向里存储情谊。阳光雨露,待一日鲜花盛开,蝴蝶自来。
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杨爱喜判断,安徽目前格局很好,包揽国内新能源汽车高中低端品牌,又有大众汽车(安徽)加持,照这个势头来看,未来不出意外,表现将非常卓越。
昔日不起眼的“四弟”正在加速崛起,江浙沪的紧迫感是否已经起来?过两年,再观长三角发展格局,竞争态势又将如何演变?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