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桐乡石门墅丰村:以“丰”为笔 擘画“红色美村”共富图景

    潮新闻·浙江日报 通讯员 俞海江2023-02-23 06:56全网传播量1177
    00:00
    00:00

    国家森林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墅丰村位于桐乡市石门镇北部,历史悠久,地沃物丰,是桐乡市首个党组织秘密活动点、首个农开区挂牌落户地,去年5月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近年来,墅丰村围绕“红色美村”省级试点建设,用党建引领这“一条主线”,将文化铸魂、生态赋能、产业强村“三条横线”一笔勾画、整体串联,全力推进“桐乡党史教育基地、子恺漫画研学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生态环境丰美、产业发展丰实的共同富裕样板村。墅丰村有关负责人说,将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诺言,努力实现有一种幸福叫“子恺笔下的漫画,墅丰村里的生活”。

    “一竖红”: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串联全域振兴“墅丰梦”

    依托墅丰独特的红色资源,把红色村庄建设与乡村振兴相融合,使初心之地向党建高地转变,红色文化向红色经济转变,打造成为展示“百年党史思想力量、革命英雄感召力量、子恺艺术文化力量、乡村振兴发展力量、共同富裕未来力量”的红色品牌阵地。

    深挖红色资源。桐乡市境内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石湾组织在这里诞生,涌现了张琴秋、池耕襄、陈丹池等一批革命先辈,延伸到墅丰村村域内,是早期党组织活动点——安兴墅王庙的所在地。在此基础上,结合村庄特色,讲好红色故事,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开发“红色教育现场课”,开设“党史课堂”“琴秋学堂”,打造具有乡土味的党史教育课程。实施“润心铸魂”行动,组建红色宣讲团,挖掘身边的先锋故事,让红色教育成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

    建强红色地标。实施一个红色遗址、一个党群连心馆、一个红色体验营、一批红色打卡点“四个一”工程,还原红色场景,演绎红色故事,以沉浸式体验宣传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搭建未来乡村与红色文化互融的乡村美景,重塑桐乡境内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石湾组织所在地风采。 

    擦亮红色品牌。推动党建引领下各个领域开花结果,选优配强红色主心骨队伍,深化“网格员+调解员”双员融合模式,定期举办“连心365·书记来敲门”活动。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农合联”党建联盟作用,组建红色“农管家”“农小二”队伍,开展田间课堂培训,持续做好党员技术骨干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落实红色结对帮扶项目,协调周边做实小农户抱团文章,打造强农惠农的“红色引擎”,打造有辨识度的“墅丰红”党建品牌。

    “一横蓝”:以文化铸魂为基调,筑牢文明赓续“丰厚蕴”

    文化是一个村庄的“根”和“魂”。墅丰村坚持以文化人,促进文化传承和精神共富,以“文化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做特“子恺文化”。作为丰子恺的故乡,墅丰村以丰子恺漫画为特色IP,加强子恺文化设计,将漫画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建成集漫画文创和研学为主题的“子恺漫画村”。建设子恺染坊,传承子恺祖业——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技艺。建立“子恺家风”品牌体系,以“家风”带“乡风”。依托子恺漫居、子恺餐厅、子恺画校引入20多家业态主体,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打造艺术家聚落,让游客亲身体验非遗魅力,让“子恺文化”代代相传。

    做强“农耕文化”。作为桐乡农业经济开发区核心,墅丰村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绿色农业技术为助力,发扬传统农耕文化筚路蓝缕精神,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一“石门湾”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市场营销、农事节庆等方式,发挥农创、文创作用,丰富石门湾系列优质农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做优“运河文化”。京杭大运河自杭州流至石门,在这里形成一个120度的大湾折向东北,又称“石门湾”。立足这一特色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墅丰村持续做优运河文化文章,丰富休闲旅游业态,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打造“乡愁可寄”的“墅丰样本”。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推出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进一步培育爱国爱家乡的文化认同,让运河文化深入人心,为村民增添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二横绿”:以生态赋能为底色,擦亮乡村秀丽“丰美图”

    坚持以生态赋能为底色,通过“巧借文化、盘活资源”来促进产村融合,凸显全域秀美,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全方位强化环境整治。突出综合环境、田园环境、村庄环境和庭院环境建设,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新型农户样板建设。推进村庄整体规划,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集聚美丽的新格局。全面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促进“环境整治人人参与、全域秀美户户共享”。

    全方位优化社会治理。创新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加强以党组织为领导的村级各类组织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全方位深化业态融合。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区块作为墅丰村未来乡村建设的“领航中心”,打造未来乡村“文化共学”画卷,提升农业创新服务中心、沈家墩子恺漫画村、华腾石湾猪舍里主题公园等现有节点,探索教育培训、素质拓展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和观光采摘、原乡民宿等绿色生态产业相融合的农旅兴业新模式,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三横金”:以产业强村为引擎,点燃生活富裕“丰实路”

    依托桐乡市农开区核心优势,做特产业,做强品牌,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聚焦“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思路,促进甜柿、大米、蜜梨、蘑菇、菊花等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太秋甜柿,持续做优产业特色、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集群,累计已建成标准化太秋甜柿园4个,推广种植规模超1000亩。引入“太秋”甜柿,以“大户带小户”“专家带技术”的模式推广种植,建立甜柿专业合作社,全村共种植甜柿面积近千亩,墅丰甜柿已成为论个卖的优质高价水果。2021年实现村级集体经常性收入690万元。

    突出“数字+”。作为全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墅丰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丰富九大场景,推动从传统村落到云上村落转变。依托桐乡市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和农科所三新实验基地,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建立石门湾智慧农业云平台、湖羊产业大脑、生猪智管平台等,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数字果园建设,华腾未来牧场入选省级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区块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

    致力“创收+”。全村共有22户低收入农户土地租金入股,集中建设30多亩共富大棚,由村里统一出租。2021年共富大棚为低收入群体创收5.65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成功招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华腾牧业石湾猪舍里、桐乡-白城对口合作百豆园、蓝莓园等项目13个。去年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4万元,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13万元。

    相关新闻
    浙江日报丨嘉兴税务助力打造“浙里最‘嘉’”营商环境品牌
    浙江日报丨秀洲区税务局:优质税惠服务提升营商环境
    浙江日报丨抢回的不仅仅是订单 海宁家纺企业抢市场强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