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填补着城市的生活烟火气。
2月16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昨天(2月22日),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走访杭城多个小修小补的店面,引起了一波烟火气共鸣。在杭州的小巷里、老城区的街道旁……后台的读者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小修小补店面的线索。(之前报道:修伞补鞋配钥匙,杭州小修小补便民摊位都藏在哪里?这份生活地图等你补充)
比如,杭州老城区里开了几十年的老金修鞋店。
在沈塘桥地铁站2号线不远处,沿着沈塘桥路一直走,就能到老金机器修鞋店。
老金今年66,绍兴人,1996年来杭州,干修鞋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了。店面一直在沈塘桥路上。如今在沈塘桥26号,店面不大,也有十余年了。
店里除了常规的修鞋、修包以外,还有一项不多见的服务内容——修拉杆箱。
不要小看这个单项,店主老金说,来修拉杆箱的人真不少。
“甚至有人从宁波邮寄过来,到店里我修好,再给寄回去。”
拉杆箱家家都用,常常碰到轮子坏了、拉杆坏了,拉链坏了……各种小问题层出不穷,因为拉杆箱单价较贵,如果小问题就扔掉,很多人不舍得。
老金说,也有良渚的顾客闪送过来,45块钱,弄好了,再闪送回去,又花了45块。
“的确是周边修拉杆箱的人少,他们在手机上搜索,找到我这一家,就只能来这里了。”
生意蛮不错。
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在门口十来分钟,就有好几个客户来修鞋。
一位路过门口的大姐,前几天鞋子踢破了,想要粘胶。找了好久找到老金这里。
一位开着奔驰车的妈妈拿着女儿的鞋,想让老家帮忙缝一下鞋面上卡通人物的眉毛。
一位气质很好的小姐姐和男友来店里,小姐姐的舞蹈鞋鞋跟磨坏了,想要换鞋跟……
“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小问题,又没有到换鞋的程度,我的店就是方便他们。”老金说。
来修鞋修包的客户,年纪大的比较节省,很旧的鞋跟掉了也来修,年纪轻的,拿来的鞋子会比较新。
“只有老小区周边才有修鞋小店,我们新小区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店。”一位从滨江来的顾客说。
经验随时光累积。
老金有两个儿子,各自成家了,儿子也劝他好好休息,不要操劳。
老金不这么想,“我现在能赚钱,每个月5000-6000元,挺好的,又不是不能干活。况且,还是要靠自己,自己手里有钱才能滋润,两个儿子也是普通人家,他们也有家庭照顾,我不能伸手要钱,趁着能干活的时候多攒点养老钱。”
欢迎大家继续推荐“小修小补”便民小铺子,给我们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