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一老人确认死亡11年后又“现身”,终于有了清晰的结论!
“平安忠县”2月22日发布情况通报,忠县警方2014年2月18日发现的未知名尸体并非周康落,但经该县马灌镇合心村村民和周康落多名亲属确认后被错误认领,致周康落“死亡”9年后又“现身”。
“平安忠县”2月22日发布的情况通报
梳理事件脉络,无论是周康落老人多年前的“被死亡”还是现今的“重生”,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身份核实”。当年,忠县公安局提取尸体DNA、体貌特征等信息,通过查询比对后,一时未能查找比对到能确认尸体身份的相关信息。但经村民和亲属辨认后确认为周康落,事件由此告一段落。请注意,这里并没有DNA检验等其他辅助方式,这也许算得上是重要疏漏。
9年后,忠县乌杨街道办事处发现流浪男子,为帮助其解决医保等问题申报无户人员落户。派出所在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开展采集、比对等工作中发现,该男子与周康落相似……经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DNA检验,确认该男子与周康落弟弟处于同一家系,结合人像比对、调查访问、周康落亲属辨认等,确定其为周康落。
由此可见,身份核实必须严谨、可靠。前后两次过程,造成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虽然对于这具未知名尸体,警方当年就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性;但对死要见尸、叶落归根的亲属来说,意义重大——他们更接受物理意义的死亡,而不是因失踪而宣告的法律意义上的死亡。这里也要告诫家属们,对于认尸环节,不要被悲痛和间接证据蒙蔽了双眼。
事件中,乌杨街道办事处对流浪男子合法合规的处置方式值得全国相关机构学习借鉴。但之前呢?2014年走失时,周康落已经69周岁,并且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胃炎、胆囊炎等疾病。流浪的9年里,他的日子是怎么过的?笔者认为,他应当受到了各级基层救助站点的关怀帮助。那么,为何在9年后才有了引起实质改变的身份比对核实环节?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目前,忠县相关部门已将周康落恢复户口,纳入困难人员帮扶,送医院治疗。警方表示,正将2014年发现的未知名尸体的DNA在全国库筛查,并通过人像比对、发布协查通报等方式全力查找明确死者身份。“举一反三,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查漏补缺不能少,切实行动不要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