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杭州市两会上,传来阵阵擂鼓。2023年,杭州定下目标,GDP预期增长5%以上,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这场经济翻身仗,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发力。
“大区要为省市大局勇挑大梁!”杭州经济大区余杭,率先表态。具体到实际中,余杭区将积极抢抓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推动余杭未来发展的最大增量,打造与城市新中心相耦合的发展新引擎。
这个引擎的主要发力点在哪儿?在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主平台,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块。
面向全力拼经济的这一年,新年刚一开年,未来科技城便提出要以“敢闯迈新路、敢为挑大梁、敢拼竞未来”,奋力打造余杭建设城市新中心、打造“两个先行”排头兵的主引擎。
敢闯——
助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
主引擎如何助力拼经济?
杭州正把“勇当开路先锋、奋力二次攀登,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作为关键一招。而未来科技城,具备数字经济产业的先发优势。
近年来,未来科技城已集聚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vivo、OPPO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另外,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已入选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名单。
202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未来健康论坛活动现场
在此基础上,未来科技城要助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还要做什么?
杭州市两会现场,传来信号:“余杭要借振兴实体经济机遇,找准新赛道,推进数字经济二次爆发,补齐新制造业短板,实现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
可见,“二次攀登”的路径是,“软”与“硬”深度融合。
“软”“硬”融合,需要推动数字经济全链条产业“拔节生长”。未来科技城精准靶向延链补链强链,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谋深谋透相关细分领域产业方向,在聚力元宇宙、网络安全等新兴赛道上,夯实未来产业基础。
“软”“硬”融合,也需要快速出手,做强“地瓜经济”。
开年以来,未来科技城捷报不断:9家上榜“2022年度浙江首台(套)装备名单”、7家上榜“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百家重点企业名单”、58家上榜“2022年度第二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见微知著,经过十余年发展,未来科技城的“地瓜”已长出强壮的“根”,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中集合了大批创新主力军。仅2022年,未来科技城新招引爱康集团、理想汽车等重大项目88个,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
接下来,未来科技城要两手抓。一手继续加大对硬科技、智能制造等行业企业的培育力度,提升“硬”实力;另一手,要加快阿里巴巴全球总部、菜鸟网络总部、钉钉总部等阿里系重大项目及OPPO、vivo等重大项目,加速数字经济与“硬”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未来科技城将全面恢复驻点招商、敲门招商,紧盯外资、世界500强、央企、制造业拿地大项目等,还将重点谋划举办数商大会,提升科技城数字经济品牌,打造数字产业吸引磁场,推动更多数字产业企业、数字商品交流在未来科技城落地。
敢为——
以科技创新驱动未来
整条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杭州创新要素的集合地。作为核心区块,未来科技城的创新密度高之又高。
近些年,未来科技城范围内的创新要素逐年递增。除以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浙大超重力实验室、浙江脑机交叉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载体先后落地外,2022年,未来科技城新增顶尖人才15名;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62家、市级“雏鹰计划”企业166家……
因而,当杭州提出要“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时,市委市政府便将“全方位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任务交给了余杭。这项重任,同样也落在了未来科技城的身上。
未来科技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动员大会
这题如何破?“让科技创新具备强劲的驱动力。”未来科技城主要负责人说。
创新驱动力要靠企业创新。走进瑞普基因的企业实验室,高水平的博士团队正在针对精准医疗服务,开展新的技术研发。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在未来科技城还有许多。
“我们鼓励企业创新,同时我们也要为他们的创新摸排更多可落地的场景,让这些创新型实验方案有能进行测试承压和试验的场景,从而推动更多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迭代升级。”该负责人说。
创新驱动力也来自于科研机构。良渚实验室内,研究员王永成专注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究。而由他带队开发的新一代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器和试剂已经迈向市场。在他眼里,未来科技城给予了他充分的科研要素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是他能安心科研的保障。
为了让更多创新成果能就地转化,未来科技城也将依托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的机遇,配备建立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驱动也离不开人才。“只有世界级的人才,才能打造世界级的平台。”该负责人说,因此,未来科技城接下来也将拓展人才招引的视野,放眼全球,主动参与到全球人才资源竞争中。
举例来说,未来科技城将瞄准全球顶尖人才团队,联合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等大企业大平台,加大“灵魂式”顶尖人才的引才力度;将通过举办TR35世界科技青年论坛等专业领域榜单发布活动,加大海外高层次青年英才、高技能工匠人才招引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未来科技城将努力形成“颠覆性”科学家、“战略性”企业家、“创新性”青年人才汇聚的人才雁阵格局。
敢拼——
打造一流营商生态
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拼经济,也需要它们的茁壮成长。
2023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全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时,提出要“坚定不移做企业最坚强的后盾、最温馨的港湾、最信赖的伙伴”。
这也是未来科技城在打造一流营商生态时,一以贯之的服务理念——“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结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当下的市场环境,我们必须意识到‘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发芽’的草根时期结束了。我们需要在土壤养料上做文章,让所服务的企业更快地向下扎根,向上发展。”未来科技城主要负责人说。
未来科技城
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有切实的获得感。
企业的获得感在哪?从要素来看,企业需要政策、服务、人才、金融等。
利好政策,是企业安心成长的定心丸。未来科技城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陪伴中,积极用好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专项政策、余杭区人才“黄金20条”新政、创新余杭“黄金68条”、知识产权惠企政策等优势,鼓励企业创新,降低成本。
金融服务,是企业需要帮助时的及时雨。在天使梦想基金、金融风险池、产业引导基金等政府金融扶持举措上,未来科技城继续加码,将探索更多市场化主导的产业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
创新生态,是企业看见创新未来的指路明灯。未来科技城在持续优化“大孵化器”战略中,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在无人驾驶、5G、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根植于未来科技城、掌握核心科技的高科技企业。
总体来说,未来科技城将聚焦企业发展的需求,升级企业服务。这之中,既将实施好“强链行动”和“伴飞计划”,深化知识产权服务链条,也将持续放大“阳光雨露”服务品牌,迭代“店小二”式服务,形成一流的营商生态。
经济翻身仗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未来科技城这座城西科创引擎,正以“敢闯迈新路、敢为挑大梁、敢拼竞未来”之势,冲刺在拼经济的赛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