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潮新闻客户端上线第一天,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栏目来到杭州闸弄口街道红梅公园小广场,倾听居民诉求,征集民情民意。
不少居民都是钱江晚报的老读者,拉着记者讲了不少想法,有心愿、有期待也有求助,其中不少意见和建议都和希望家园能变得更美好有关。
居民沈阿姨就希望,红梅社区“幸福邻里坊”的门口,能不能有儿童推车的专属停车位,方便停放?(之前报道:记者帮丨进广场,居民有话说:能为儿童推车设停车位吗?按次计费的做饭服务哪里找?)
这份心愿,很快就能实现了。
车子有点多了,儿童推车可以拥有专属停车位吗?
去年5月,红梅社区“幸福邻里坊”正式亮相,这幢5层楼高、4300平方米的邻里中心,集商业、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养老等功能为一体,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我觉得这里真很好,孙子特别喜欢,在二楼‘童乐园’,有很多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别看才两岁多,已经很会说话了,经常嚷嚷着要去童乐园。”
沈阿姨说,因为孙子喜欢,自己也成了童乐园的常客,她每次带孙子都是推着儿童推车来的。童乐园在二楼,没有多余空间,而且推车上楼也不方便,每次沈阿姨都会把推车停在一楼门口。
“最开始,下面停放的推车还不多,但现在这里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白天有活动的时候,楼下就会停满小推车和儿童滑板车。”沈阿姨说,有时候车子太多,都停不下,只能放到远一点的地方,有点不方便。
沈阿姨希望,能给儿童推车和滑板车开辟一块专门的停车区域,“这样看起来整齐美观,也不会影响行人走路。要是能再多个遮雨棚就更好了。”
儿童推车专属停车位的位置已经选好,将由他们共同参与设计
沈阿姨的这份期待,“记者帮”反映给了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
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党委书记孙燕芬说,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们社区幸福邻里坊越来越受欢迎,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大家的确有这方面需求,我们也决定了,马上辟出一块儿童推车的专属停车位。”
目前,专属停车位的位置已经选好了,就在红梅社区幸福邻里坊的大门一侧。
今天记者看到,计划设置停车位的区域长大约4米,位置的上方,刚好有一排玻璃的遮雨棚。
“这是我们目前选的区域,儿童推车停好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直接进大门,很方便。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我们开展儿童活动的时候,多的时候一般会有20多辆儿童推车,目前看来应该是够用的。”孙燕芬说,预留空间也有,如果到时候还有更大的停放需求,就可以在大门另一侧对称的位置,再开辟一块。
如此“门面”的位置,美观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接下来,要如何对停车位进行美化,让它拥有更加个性化的标签呢?
社区也动了一番脑筋。
“地面可以做一些彩绘,墙面上也可以做一些延伸,整体要适应小朋友的喜好。本来,我们也可以找一个设计单位来设计,这样效率是很高的,但总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孙燕芬说,后来和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经过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让学校的孩子们来参与儿童推车专属停车位的设计。
今天下午,学校老师也专门到现场来实地走访,一起讨论方案。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副校长黄晓君说,学校里之前也举行过类似的设计活动,很多孩子都具备这样的设计能力。
“我们学校有很多孩子就是住在红梅社区的,如果他们为自己社区设计的作品能够入选,对孩子来说,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们会感到被认可,自豪感会很强,我相信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一定会更高。”黄晓君说。
孙燕芬说,这项工作很快就会推进,“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参与、展示的过程,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这个停车位诞生,这样才更有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