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往海岛的共富航船

潮新闻 共享联盟·定海 胡思佳 张艇 陈炳群 通讯员 厉景华 徐沛昕 龚恩磊2023-02-20 08:46全网传播量972
00:00
00:00

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是舟山市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去年6月,舟山市启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通过“一岛一品、一岛一策”差异化发展路径,进一步激发海岛发展内生动力。行动启动以来,一个个展现小岛蓬勃发展的鲜活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晴空之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碧海之上,小岛携手奔共富。

在这场共富实践中,定海区整合“可利用”共富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基础设施、实施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岛一品、各美其美、岛岛共富的新图景正泼墨而成。

“暖岙”暖到心窝里

位于岑港街道的富翅岛,是一座面积仅有1.53平方公里的海岛,岛上常住人口100余人,且以老年人为主。曾经岛上公共服务覆盖薄弱,是一个偏远的山岙岙。“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启动后,公共服务下沉到岛上,民生短板持续得到补齐。

“阿伯,这是我们自己包的汤圆,您尝尝看。”元宵节前,富翅岛驻岛村工作人员、暖岙服务员夏海龙将一份汤圆送到了村民陈兴悦手中。陈兴悦吃着软糯的汤圆,和夏海龙聊着家常。现年83岁的陈兴悦常年独居,年纪大加上有眼疾,想出门办点事儿、买点菜对他来说都成了件困难的事。夏海龙得知情况后当起了“跑腿员”,无论是买菜、送药、换残疾证,只要老人有需要,他尽可能提供上门服务。

去年夏天,陈兴悦不慎伤了脚趾。正在岛上办公的夏海龙得知后,立即赶到老人家中查看。当时老人脚尖裹了块布,鲜血不断渗出来。尽管已到饭点,但夏海龙顾不上吃饭,立即驾车将老人送到城区的医院接受治疗,再将老人平安送回家。之后,一次次温暖的问候,让陈兴悦的心里暖洋洋的。“海龙对我很好,总是来看望我。”陈兴悦说。

去年起,富翅岛上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夏海龙和两位同事化身暖岙服务员全天候驻岛办公,为村民提供家电维修、健康体检、村民事务全程代办等服务。街道还积极征集村民需求,开展“送苗上岛”“送医上岛”“送戏上岛”等服务。

自“暖岙行动”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加入到暖岙服务员队伍中,他们深入偏远海岛,送温暖、送技术,关爱特殊群体,助力村子发展。定海区还围绕幸福养老、健康管理、社会救助等方面,持续加快海岛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组建专业团队定期上岛开展帮扶、提供数字化药事服务等,村民办事不出岛,有事“喊得应”。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东岠岛是南部诸岛之一,与城区隔海相望,乘坐“海上的士”10余分钟即可到达。岛上依山独秀,傍海独幽,生态秀美,最高峰小坑岗海拔209米,登顶远眺,可见定海湾。

去年6月,小坑岗山顶的“见山海”海岛露营基地对外营业,岛上秀美的风光及自助或半自助服务的露营体验,为东岠岛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游客对东岠岛的好评,引得更多有同样爱好的游客前来,不断上涨的人气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张维康就是其中之一。

张维康日常主要负责游客接送及场地保洁。“山顶上的帐篷一共可以接待25个人住宿,最多的一天我开着电动观光车没停下过,接送了近150名游客。”张维康说,“见山海”海岛露营基地开业至今,仅团队游客他们就已接待6000余名。旺季时,露营基地都会请周边村民过来帮忙,游客也会向村民采购新鲜的瓜果、蔬菜等。

露营基地拓宽了赚钱门路,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另一方面,东岠岛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擦亮幸福成色。东岠岛原先手机信号弱、长期没有宽带网络,岛上的村民生活多有不便。去年,当地基础网络建设体质升级,村民由此开启智慧新生活。

现年73岁的潘维潘是岛上第一户完成移动宽带网络安装的村民。今年春节期间,潘维潘的儿女带着孩子到岛上与俩老一起过年,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剧,随时随地用无线网络上网,为平淡的岛上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之前整个岛没有光纤网络,手机信号薄弱,看电视用的是光波传输,只能看有线电视频道且画面不清晰。”潘维潘说,特别是遇到大风等天气,电视画面时常出现抖动情况,有时还会出现“雪花屏”,让人着实不舒服。去年,东岠岛启动建设后,改变的不仅是面貌,更是群众的生活。40余户村民家完成光纤宽带安装,并同步开通移动高清电视,电视频道从原先的10余个增加到了100余个,真正实现看电视“自由”。

美好生活不仅于此。岛上农村饮用水达标,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村庄整体整治美化,破旧房屋成了靓丽风景线;东岙2000吨级交通码头建成,村民出行更便捷;1.8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及海岛公园投用,村民茶余饭后有好去处……潘维潘带着记者边走边细数着小岛的变化。未来,东岠岛还将以东岙浪漫、北岙艺术、南岙探秘、西岙美食和山顶巅峰五个特色“聚落”为打造目标,一条极具海岛韵味的共同富裕路径已然明朗。

“沉睡”村落又醒来

下午5时,位于小沙街道长白岛的乡誉饭店传出了浓浓的菜香味,经营者杨伟飞夫妇摆桌、烹饪,忙得不亦乐乎。乡誉饭店是岛上较早经营的一家餐馆,杨伟飞夫妇也见证了这些年长白岛的发展变化,“原先饭店的客流以企业员工为主,如今来长白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饭店变得热闹起来,特别是节假日、周末,忙不过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舟岱大桥建成通车,让长白岛直达舟山本岛的梦想成为现实,也改变了这座岛上村民的生活。“开饭店最讲究的是食材新鲜。为了保证每天以最新鲜食材迎接客人,大桥开通前,我每天都会赶最早一班船前往城区农贸市场采购,但由于交通不便,每次都要掐着点返回,碰到恶劣天气,还耽误做生意。”杨伟飞说,如今的采购便捷很多,开上私家车能随时离岛采购。在杨伟飞看来,饭店生意的红火除了得益于交通带来的便利,还在于岛上后岸余家古村落的打造。

冬日,沿着后岸村蜿蜒的村道进入余家古村落,石头房屋依山而建,带着独特自然肌理的老屋舍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村落入口处,村民们忙着补植绿化,为古村落添色。“入口建设一新的房屋是游客服务中心,目前内部装饰已完成,之后将作为旅客休闲场地,也将成为共富工坊及农特产品展示销售的场所。”后岸村党支部副书记余国方告诉记者,余家古村落有近300年的历史,建有20世纪初期的石头房、老宅子20余处,以悠久历史人文、天然氧吧、山清水秀等优势成功出圈。随着时代变迁,当地逐步“人去岛空”,独留下一幢幢闲置的农房。

去年起,长白岛深入推进余家古村落保护及利用,向当地村民租了9套老房子进行打造,民宿样板房、游客服务中心已初步完成建设。通过一体化设计及丰富的旅游业态布局,后岸余家将打造具有“海上田园生活”辨识度的度假型古村落,不仅可以给长白旅游带来更多人气,也将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

共同富裕,是时代命题,也是民之所盼。发展的蓬勃动能,融入的不仅是定海美如诗画的风景,更是融入群众笑声及富民惠民的蓬勃动力。随着富有定海特色的共富新路径不断被开拓,共富共享美好生活的蓝图擘画也将更为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