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美国铁路脱轨事件发生已近一周,国内外舆论仍在发酵,不过讨论的重点已经从有毒化学品氯乙烯转到了美国铁路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背后的制度危机。在一段网络流传的视频中,一辆列车在“年久失修”的铁轨上艰难缓慢行驶,铁路变形程度让人“大跌眼镜”,相关报道指出,这种“带病上岗”的列车并非孤例,由此引发的列车脱轨现象也极为常见。目前,美政府部门正在采取行动——当地时间2月19日,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表示,脱轨事件发生后,他将呼吁主要铁路公司提高安全性。
美国铁路真的如视频所示那般“不堪入目”吗?该国真实的铁路运营环境是怎样的?2月20日,潮新闻记者对话研究美国铁路20年、曾实地考察过美国最大货运铁路公司BNSF的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克虎,与他交流了相关问题。
一辆美国列车在“年久失修”的铁轨上艰难缓慢行。图片来源:网传视频截图
美国“老旧”铁路背后:
强市场竞争与有限的客运需求
“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在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凯洛格商学院)访学。美国铁路公司的枢纽都在芝加哥,所以芝加哥被称作是美国铁路的首都。在那里,我也经常看见一座一座生锈的铁路桥,当时还以为这些桥被废弃了,结果马上就有列车在我眼前呼啸而过。”谭克虎告诉潮新闻记者,美国的铁路修建时间比较久,所以外观显得比较老旧,但这并不影响铁路的安全系数,“一般来说,铁轨都会安装自动检测设备,以保证安全,如果检测结果没问题,就不会浪费资源,更换铁轨。”
据谭克虎介绍,美国铁路公司都是民营企业,经历了长达100多年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目前共有7个一级铁路公司,还有500个小型铁路公司,经营美国25.7万公里的铁路货运系统。”谭克虎说。
除激烈的竞争外,影响铁路公司生存的还有严格的监管环境。在美国,铁路是各大行业中最早被监管起来的,自1887年起,就有相关法律出台。谭克虎指出,法律刚刚推行时,美国管制措施特别严格,导致1970年多家铁路公司倒闭,“美国国会非常震惊,开始反思美国的铁路政策,出台了《美国铁路客运法案》,要求铁路公司把客运业务单独拿出来,成立美国国家客运公司(Amtrak),经营客运业务,此后,美国铁路主要用作货运。”
在美国国家客运公司(Amtrak)成立50周年时,美国总统拜登曾在讲话中表示,美国的铁路建设落后于世界上很多国家。“修建铁路需要征地、拆迁,还会造成噪音污染、破坏原始森林,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这是当地政府不想看到的,这也是美国至今没有高铁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民众对高铁的需求也较为有限,因为美国航空业发达,机场多,导致机票价格便宜;同时,美国公路交通也非常发达,道路宽敞,车行驶在上面时速可以达到80迈以上。没有必要乘坐高铁,选择列车出行的一般都是游客,人数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货运列车的运输效率就成了美国的铁路公司最重要的竞争策略,这一策略下,铁路公司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和精准调度。“因此,美国列车编组特别长,这次在俄亥俄州出事的列车,有141节车厢。2015年我国铁路部门开行的电商班列,仅有15节车厢。”谭克虎指出,这也是美国运输成本低,商品比较便宜的原因。
有毒化学品运载列车脱轨事故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铁路公司强势反对安全法规?
担心美政府“过度监管”
根据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的数据统计,过去10年间,美国共发生列车脱轨事故12441起,平均每天3.4次,其中1.8次载有危险品。
为应对脱轨事件,美国两家机构曾确定了关于高危易燃列车和电子控制气动(ECP)制动的规则,但据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诺福克南方和其他铁路公司没有支持这些改善铁路安全的努力,而是在法庭上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并游说国会议员反对这些常识性安全法规。
“作为市场运营主体的铁路公司肯定是不希望出事的,因为一旦出事,公司股价就有下跌的可能。不过,事故发生后,铁路公司也会担心政府部门‘过度监管’,影响企业收益和劳动生产率,因此会有个和政府讨价还价的过程。”谭克虎认为,在制动安全法规制定方面,铁路公司之所以较为强势,可能是觉得现有的安全设施已经足够保障列车安全。“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关于高危易燃列车和电子控制气动(ECP)制动的规则仍有必要推行。”
来自国会的阻力也让推行这项规则难上加难,布蒂吉格曾表示,国会颁布了破坏美国交通部维持ECP刹车要求能力的法案,特朗普政府应对铁路脱轨事件负责,“特朗普是企业家出身,或许对铁路公司的难处会‘感同身受’——政府管制越多,企业束缚越多,生存越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撤销ECP刹车要求能力的法案,大概率也是为美国铁路取得更好的发展。”谭克虎说。
虽说制动安全法规难以推行,但此前美国政府还是采取了系列措施减少“脱轨事件”发生,“美国对铁路主要有两种监管模式,第一种是经济监管,要求铁路公司保证运价的公平合理;第二种是安全监管,目前该国有六大法律体系对铁路的安全性做了规定,包括环境应对补偿法案、资源保护和修复法案、清洁水法案、安全饮用水法案、油品污染法案和危险品运输法案。”谭克虎指出,美国法律还要求列车公司安装列控技术减少事故发生,但完全落实仍需时间,“有的铁路公司可能做得比较好,有的公司则还在探索中。”
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货运列车驶过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图片来源:新华社
“毒列车”脱轨事件仍未收场
政治博弈已经展开?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会派专员去现场去调查,环境保护部(EPA)也会派遣专员,针对化学危险品泄露后对水和空气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地方镇政府、州政府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在这方面,美国经验相对丰富,会就怎么赔偿、怎么登记、怎么入户调查做非常具体的工作。”谭克虎表示,涉及事故赔偿,参议院、众议院两院可能也要举行听证会,相关主体听证、交流,最终达成赔偿结果。
当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起事故由车轴机械故障引起,而业内人士则指出,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2月13日,涉事铁路公司发布声明表示,“包含所有事实信息”的火车脱轨事件初步报告将在30天内发布。
另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月20日最新报道,事故现场已挖掘出约1.5万磅(约6.8吨)受污染的土壤和110万加仑(约416万升)被污染的水。该公司还称,“大多数危险车厢已被净化”,但在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完成调查之前,它们仍将留在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言论称,特朗普计划前往俄亥俄列车脱轨事发地会见社区居民,该消息人士还称,已宣布角逐2024年总统竞选的特朗普“与俄亥俄州民众关系密切”。
从2016年、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来看,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均采取了比较成功的竞争策略。“特朗普前往事故发生现场,可能也是考虑到自己的参选计划。主要目的就是让俄亥俄州居民看到他对当地情况的关切,博得选民的好感;另外,他也可以借此事件抨击拜登政府在基建方面的‘失败’,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更多政治资本。”谭克虎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