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款现象级的人工智能对话工具ChatGPT火遍全球,上线短短两个月时间,月活突破一亿。2月20日,据解放日报报道,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目前已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https://moss.fastnlp.top/),邀公众参与内测。
据悉,MOSS可执行对话生成、编程、事实问答等一系列任务,打通了让生成式语言模型理解人类意图并具有对话能力的全部技术路径。这条路径的走通,为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重要经验,将助力大语言模型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MOSS太火爆
一开放内测就“宕机”
2月20日深夜,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上网友开始火热讨论,但潮新闻记者发现,页面已无法打开,显示该平台“服务器流量过载,请明天上午重试”。
“MOSS”服务器时不时“宕机”
2月21日上午,潮新闻记者再次打开页面,发现已经重新开放内测,注册时需要填写邀请码。由于使用人数激增,页面一度又显示无法打开,服务器仍会时不时“宕机”。
平台官网还发布一段说明,解释称“计算资源不足以支持如此大的访问量”,“给大家造成非常不好的体验和第一印象”,并致以真诚的歉意。
平台还表示,在MOSS完成初步的验证之后,会将MOSS的经验、代码、模型参数开源出来供大家参考。中国版ChatGPT的诞生还需要中国全体AI从业者的努力,也更需要不断和人交互以提高能力。
至于取名MOSS的原因,团队表示,“尽管我们的对话模型和《流浪地球》中MOSS的能力不能相提并论,但就像过去NLP领域的其它优秀模型一样,作者们都希望使用自己喜欢的影视角色名称命名自己的模型,例如BERT、Megatron等。我们在训练完成第一代模型的时候,正值流浪地球2热映,片中MOSS给团队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便使用了这样一个名称来指代我们的模型,以表示我们对最前沿AI模型的不懈追求。”
据邱锡鹏教授介绍:“尽管MOSS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但它的问世证明了在开发类ChatGPT产品的路上,国内科研团队有能力克服技术上的重要挑战。”MOSS研发项目得到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有力支持。后期,这项工作将通过开源方式和业界社区分享。
MOSS人工智能水平如何?
能进行基本对话但写诗“露怯”了
从最基本的聊天到写文章、写代码、翻译,甚至创作音乐、写诗歌、写出“人类毁灭计划”,ChatGPT已经向人类展示了超强的语言能力,有人甚至预测,人工智能机器人将会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
从界面来看,MOSS也和ChatGPT基本类似,是一个聊天对话框,用户输入一段话,MOSS就会生成相应的回答。那么,MOSS回答问题的水平如何?潮新闻记者用中文问了它几个问题,MOSS都能迅速流畅地回答。
潮新闻记者试用“MOSS”
提问:你能否介绍一下你自己?
嗨,我是MOSS,由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创造的AI助手。我可以帮助人类执行常见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例如回答问题、提供建议、生成代码、聊天等。我在AI生成的对话数据集上使用8张A100 GPU进行了训练,具有160亿参数量。
提问:能否模仿李白写一首诗?
我不能模仿李白写诗,因为我没有感受情感的能力,也没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的能力,无法感受物质世界的输入,也无法感受情感的输入。我可以尝试根据文本的内容,分析情绪,并根据文本中的信息,推断出文本作者可能要表达的情绪。
提问:你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电影《流浪地球》是一部精彩的科幻片,它描绘了地球因太阳活动而突然熄灭,人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续航”,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了新的方式来探索地球,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
提问:MOSS的智能水平很高,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目前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更加智能,但不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完成更多的工作,但它不能完全取代类的思考和判断。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问:相比其他的人工智能聊天工具,你觉得你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
首先,我的优势是可以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因此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其次,我的短板在于没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无法移动,无法与物质世界互动,无法感受情感或体验感官输入,无法执行需要身体能力的任务。
提问:近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潮新闻客户端,你能否为它说几句祝福?
非常感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潮新闻客户端,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收集、整理、发布新闻资讯,祝您报道更加顺利!
从上述对话看出,MOSS能进行基本聊天对话,但是涉及到写诗、写祝福语,它便有些“露怯”,中文的能力以及词汇量还有待提升。
一位参与内测的网友告诉潮新闻记者,MOSS的英文对答要好于中文,信息准确性也相对更高。“学校的团队相比商业公司,资源还是比较有限,不过能走出第一步就很不错了,希望日后能越做越好。”
与ChatGPT类似
背后是NLP技术
最近,从ChatGPT到谷歌的Bard,再到国内的“文心一言”,以及复旦大学的“MOSS”,全球层出不穷的人工智能对话工具,背后的技术支撑,是一个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据介绍,NLP旨在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这包括文本、语音和图像等。通过使用NLP来提高计算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人们可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NLP技术包括文本分类、机器翻译、情感分析、语音识别、信息检索和问答系统等。
本次MOSS的开发团队,也是长期在NLP领域研究的学者。根据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官网的介绍,邱锡鹏教授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发表CCF-A/B类论文70余篇,主持开发了开源自然语言处理工具FudanNLP、FastNLP,获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使用,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博、微软学者、百度奖学金、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博等。
邱锡鹏的研究方向是,围绕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学习算法和下游任务应用,包括自然语言表示学习、预训练模型、信息抽取、中文NLP、开源NLP系统、可信NLP技术、对话系统等。
其实,NLP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新技术。近几年来,包括美国OpenAI、谷歌、微软、Facebook的机构在过去几年发布了千亿或万亿参数量的大模型,这些大模型主要是在自然语言领域(NLP)进行开发,包括了ChatGPT背后的GPT-3语言模型。
而在国内企业中,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以及专注于语音方面的AI企业科大讯飞都有相关专利。
近日,官宣了人工智能对话工具“文心一言”的百度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大模型技术的企业,从2019年开始进行大模型探索,打造文心大模型家族,包含PLATO、ERNIE3.0等多个NLP大模型。从技术上看,文心过往在NLP模型上的实践,将成为百度打造“文心一言”的基础。目前,至少有300家知名企业宣布接入文心一言,涵盖互联网、媒体、金融、保险、汽车、企业软件等行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