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023年硕士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出炉,浙江省于21日14点起由各招生单位发布。
考生可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成绩。初试国家线预计将在3月15日左右公布。
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为历年最高,比去年增长3.72%。浙江省共有17.4万名考生,全省设立了103个考点。
不仅如此,今年的考生在初试时还遭遇了疫情爆发,大量考生带病上场,阳性考场中咳嗽声此起彼伏,可以说今年的考生经历了史上最艰难的考试。
那么,今年考研的分数线会因为报考人数的增长,以及疫情影响考生发挥,而提升吗?
考生要如何利用好调剂的机会成功上岸?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或因病弃考的同学,要不要二战?研究生学历在求职中到底有多大的优势?
记者采访了各路专家、考生、成功上岸的过来人,为大家全方位解读。
专家预测:今年考研国家线,可能下降
474万人是个大数字,但是,在去年考研报名开始前,各界预测的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520万人,而实际报名人数仅比去年增长了17万人,是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
下表是2016年到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
可以看出,2016年以来每年考研人数增长幅度都在20万人以上,2022年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比上一年增加了80万人,增长率高达21%。
记者采访了中国科教评价硏究院专家张裕晨副教授,他表示2023考研国家线总体或将下降,原因有三:
1、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虽然又创新高,但增长量急剧萎缩。从2022年的增长21%下降到增长3.72%。在报名人数增量萎缩情况下,今年招生计划数并没有明显减少。
2、去年年底的考研初试因为遇到新冠疫情爆发,弃考人数大幅上升。西藏官方发布的考研数据,2023年考研人数5573人,实际达到3649,弃考比例达到35%。2023年广东省考生26.3万人,实际21.3万人,弃考率19%。2023年陕西省报名人数16.8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14.32万人,弃考率14.31%。据估算,今年弃考人数可能达到百万人。弃考人数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招录比。
3、疫情开放使得出国留学选择比例上升。防疫政策的调整,使得压抑了3年的留学需求将得以释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考研内卷压力。
成功上岸,贵在坚持到底
潮新闻记者同时采访了一些阅卷老师,老师们共同的感觉:近年来虽然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长,但草草答卷,甚至交白卷的学生也同样普遍存在。
有的阅卷老师发现150分的专业试卷,大批学生只考出了50多分的成绩。因为考虑到今年很多学生发烧坚持考试,老师们都一分一分给学生找。但是碰到“空白卷”,老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有的考生,可能真的只是为了逃避就业才来参加考试的。”
从弃考人数大增和“交白卷”的现状可以看出,不少考生并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老师表示,成功上岸,“坚持”是最后的制胜法宝。
“每一个考研的学生肩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来自父母的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等等。千军万马中,上岸并不容易,即使通过了初试,面试也有可能被拒绝,导致一些考生选择放弃考试。
但明明终点就在前方,坚持就是胜利。还是建议学生们不要太早放弃,毕竟自己坚持了这么久,坚定地走进考场,即使你考试不理想,这种经历也将成为一笔财富。”
学姐支招:如何调剂上岸?成功经验分享
每年都有几万考生调剂上岸。如果面临调剂,考生需要注意啥?
目前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的沈秀莲,当年从调剂系统开放一直奋斗到调剂系统关闭前三天,最终成功上岸。作为学姐,她为今年考生们调剂献上了一份上岸经验贴,还在“叶绿素的港湾”公众号上分享了自己的调剂心得。
1、做好心理准备。
既要做好调剂上岸的准备,也要能接受调剂失败的结果。
2、及时关注研招网信息。
调剂系统开放以后,考生可以填写三个调剂志愿,通常调剂系统开放的前几天调剂信息比较多,考生要抓住这个黄金机会。
同时,有经验贴说三个志愿最好只填两个,另外一个志愿留给后出的更加心怡合适的学校。一般填写了调剂志愿以后,志愿会被锁定,在此期间不能修改志愿,12、24或者36小时以后会解锁(每个学校时间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学校的调剂信息通常也会在几个小时以后撤销,因此考生需要不断地刷新调剂系统,选择合适的学校填写调剂志愿。我最开始调剂的时候,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刷新一次调剂系统,大家一定要保证三个志愿有一个志愿是不被锁定的,这样遇到想去的学校才能及时的填写调剂信息。
调剂系统开放到后期能选择的学校会慢慢变少,甚至可能出现没有学校可选的情况,这种情况不要慌,再等等还会出现招收调剂的学校,一定要及时的刷新调剂系统,只要调剂系统没有关闭都还有机会的。
当志愿解锁以后,考生就可以填写下一个志愿了,不用担心学校没给你回复是不是没收到你的申请,一般都是能收到的,解锁了接着选下一个志愿就可以了。
3、专业课和英语的复习别落下
知道自己需要调剂的时候,除了关注调剂系统,还不能落下专业课和英语的复习,大部分专业在调剂其他学校的时候,专业知识都是相通的,所以不要等收到了复试通知再准备。
4、学校招收调剂要求需看清
调剂的时候不要只看着本专业的调剂信息,学科代码前四位相同理论上都可以调剂,如果三个志愿是解锁的状态,但是又没有本专业的调剂学校时,不妨考虑其他的专业,说不定也能曲线救国! 另外,填写调剂志愿的时候,建议大家先去相应学校的官网看看该学校招收调剂有没有对考生的硬性要求,比如不招收跨专业考生等,了解清楚再做选择以免浪费志愿。
5、复试前安排好行程
参加线下复试的同学要及时查好路线,订好酒店、车票等。线下复试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你申请调剂两所学校复试时间非常近,你没有办法同时参加,这时候建议大家做好取舍。万一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厚脸皮打电话给相应学校研招办,看看能不能争取线上复试。不行的话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吧。
复试流程各校会有不同,但落落大方是肯定没问题的,大家复试的时候要保证自己的精气神,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很重要。另外,某些学校的线下复试可能还会有笔试,所以请千万复习好专业课。
要不要二“战”?根据职业规划慎重选择
从2016年开始,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上升。考研热的背后,其实有着主客观原因。一方面,疫情周期下,经济形势下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剧,就业门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准00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趋向于自我舒适的环境,“逆向考研” 、“躺平”也就成了近几年的关键词。考研成为了部分毕业生缓就业的选择。
对考研失利的同学,是选择二战还是就业?张裕晨老师认为,“应该回归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去考虑。”具体要怎么做呢?张老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以终为始,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如果目前职业对学历起点要求较高,考研确是不可绕开的选择,那么可以为了目标,总结经验再战一年,比如把大学教师作为职业目标的,基本上是肯定要考研,读博的。以此同时,也不放弃一些招聘,或者考公考编的机会。当然,如果本科专业与自己的目标职业不匹配,跨专业考研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了。
综合考虑自身资源条件。目前本科院校的层次,所在城市,一战的分数与录取分数差距,家庭经济条件,也是要考虑的因素。目前本科所在学校层次较低,通过考研可以提升学校层次;目前所在城市自己的目标职业行业发展较薄弱,也可以通过考研更换到目标行业发展比较充分的城市;如果一战分数与录取分数差距较大,说明自身可能在目前专业领域学习并没有优势,可以早点决断更换能发挥自身潜质的赛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