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远离家人和爱人,女硕士为何甘愿扎根深山油库?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王燕平 通讯员 龚良奇2023-02-20 09:41全网传播量2581
    00:00
    00:00

    中石化桐庐油库,位于桐庐县江南镇的深山坳里,这里与富阳交界,离桐庐县城有20来公里。女硕士王桌芳就扎根在这个藏在深山的油库里,从2019年毕业至今已有四个年头。

    2014年,浙江省和杭州市重点工程项目——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工程二期诸暨至桐庐成品油管道开工建设,60公里“油龙”翻山越岭、穿江过溪,到达中国最美县城——桐庐。桐庐油库于2012年立项,2017年安装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正式完工,王桌芳也见证了油库的建设过程。 

    01.png


    回家60多公里路

    路上要花费5小时左右

    王桌芳毕业于常州大学油气储运专业,其他大学毕业生都向往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她却安心在这里偏僻的深山油库里扎根,边干边学习。去年她还通过竞聘,当上了油库二班的副班长。

    平时,王桌芳就住的油库的集体宿舍里。宿舍两人一间,业余生活颇为单调,哪怕到县城也要坐半小时的公交车。上班时间三班倒,父母和爱人都挺心疼她。

    王桌芳老家在诸暨市姚江镇农村,从油库到老家也就60多公里的路程。不过因为之前还没有买车,每次回家路上要花费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先是坐公交到桐庐高铁站,坐高铁到杭州东,再换乘高铁到诸暨站,然后再坐公交车到老家。”王桌芳说。女孩子刚工作的时候都会特别想家,想妈妈烧的可口的饭菜,但因为交通不便,她也只能一二星期回一趟家。

    爸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此很希望她回老家找个稳定的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工作,但王桌芳还是挺热爱这份工作,毕竟这个工作跟自己的专业挺对口。去年她还代表油库参加全省技能比武,荣获个人三等奖。

    王桌芳的爱人在诸暨县城工作,因为经常要在外面跑工程,两人经常要一二个月甚至三四个月才见一次面。

    不久前,王桌芳刚买了一辆车。“现在回家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方便多了。”王桌芳开心地说。 

    02.png

    油库工作枯燥、乏味

    更多的是靠着一份热爱

    王桌芳是桐庐油库最年轻的员工之一。据了解,桐庐油库员工平均年龄43岁,除了王桌芳这样怀揣美好希望踏上新征程的年轻人,还有40年党龄、默默耕耘一线的老石油,也有转业不转志、换装不换心的退伍兵。

    他们陪伴中石化浙江杭州桐庐油库从零起步,保障杭州西南地区成品油资源供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三年内先后有10人取得消控证、3人取得电工证、6人取得安管员证和特种工作证、4人取得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证。

    2020年疫情突发时,当地生活物资运输进不来,戴健和油库负责人陈海丰俩人值守项目部和施工现场,就靠着地里挖来的野菜硬抗了14天。亲戚朋友曾劝他换个工作环境,他却表示,大家都能干,自己咋就不行?没那么娇气! 

    03.png

    戴健说自己是幸运的,有幸见证了桐庐油库诞生,如今这片洒下汗水的土地耸立起一座座油罐,就像是他的孩子。

    2020年7月31日,桐庐油库进油投产试运行成功。所有人白天深入现场调试,晚上会议室里挑灯夜战,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油库负责人陈海丰介绍,油库成立后,各项工作繁杂,他要求大家参与其中,吃透装置,掌握流程,“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陈海丰说。

    40年党龄的机修岗郑根良,遇事不推诿 办事不拖拉,设备除锈、防腐、维修、保养,日复一日从不间断,遇严寒天气,还主动对管线排水、排渣,落实防冻保暖工作,始终以身作则,站好最后一班岗。他说,自己还有3个月就要退休了,能够见证新的油库成长起来,非常高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忙碌。” 

    04.png

    入职两年的主操岗陆挺坪,在师傅们的带领下动手实践,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技能。他告诉别人,自己在绿水青山间、发油泵岛旁,找到了一所为之热爱的“学校”。

    去年春节期间,油库周边地区疫情暴发,多名员工被赋“红码”,唯独剩下陆挺坪和另一名同事持有“绿码”。从早到晚,连续多日,他们坚守现场,保障油库发油正常运转。尽管疲惫,却毫无怨言。

    “作风过硬,能打胜仗。”陈海丰这样介绍自己的团队,并告诉我们,和其它工种相比,油库工作枯燥、乏味,更多的是靠着一份热爱。 

    05.png

    周围村民一开始颇有误会

    如今大家一个个笑脸相迎

    早几年,油库和周边村里关系并不“融洽”,作为“外来户”,村民潜意识认为油库不安全,从而使封闭的油库更加“孤独”。为了改善现状,大家集思广益,与周边村支部开展结对,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发挥党建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机修岗郑根良主动提供叉车搬货服务,庄一凡身为电工帮助村里接线搭电;逢年过节,大家还纷纷到村里采购鸡、鸭、羊等货物,拉近彼此关系。此外,党支部主动帮助村里解决就业岗位、组织捐赠空调、专用灶台等闲置设备支持村老年食堂建设,与村支部共同开展联合消防演练。 

    06.png

    在这过程中,村民“误会”减少了,“笑脸”增多了,也更能理解油库存在的意义及成品油管道运输运量大、占地少、周期短、耗能少、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的特点。

    “以前进村,狗会冲着我们狂吠,现在熟悉后连狗也不叫了。”陈海丰说,“狗不叫”理论的背后是大家真的以库为家,改善邻里关系所作的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詹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