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碇步桥

    潮新闻·钱江晚报 青山2023-02-20 08:40全网传播量1993
    00:00
    00:00

    央视兔年春晚上的舞蹈节目《碇步桥》,把江南韵味悠长的风光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引爆”热搜。

    溪水淙淙,江南女子在碇步桥上优雅移步,翩然舞姿流淌在一座琴键般的碇步桥上,仙气十足,让观众仿佛置身烟雨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河道宽畅整洁,两旁古树掩映,春柳依依,莺歌燕语;环视四周,民宅临河而建,白墙黑瓦,村民枕水而眠,地道的小桥流水人家;雨后的乡村烟岚迷蒙……处处展现出江南水乡所独有的细腻、温婉、空灵、诗意。

    春晚舞台上碇步桥的原型,就是浙江温州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石桥。石桥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一字型凌波延伸,是我国现存保留最古老、最完好、最长的古代碇步桥,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碇步桥全长144米,共223齿,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一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一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为保护碇步不被洪水冲毁,碇步上下两侧河滩均用卵石砌成,每隔数10米,埋有木桩和木框架。用横木搭架,构成井字型,借以加固滩埠基础。在山涧溪流上,每年除了洪水季节外,碇步桥基本上都可畅行无阻,且就地取材,十分便利。据考证,碇步是桥梁的原始雏形,所以碇步桥也被誉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桥梁”。这种原始桥梁,学术上称为堤梁桥。

    浙江多地最初的碇步桥石齿是采用自然石块,齿形参差不齐,后来采用加工的石块砌筑,整齐美观。石齿一般砌入人造的石滩上,也有的是在整体平坦裸露的河床岩层上凿孔,嵌入孔槽。《尔雅释宫》中讲,“石杠谓之徛”,“徛者,步桥也,按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

    碇步桥,以独特的形态存在,且类似于钢琴上的琴键,故此,美名其曰琴桥,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桥梁形式。流水间隔着石桥,行人行走间,急不得;脚边有绿水潺潺,远处有青山作伴,这场景就像一幅画一样静美,似乎也不用急。

    历经岁月沉淀,千百年来,那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早已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比如在泰顺民俗中有一项绝技——“碇步龙”,它将传统舞龙与仕水碇步相结合,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跳跃,盘旋起伏的彩龙伴着舞龙者的身影,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这本身就是流动的图画。

    春晚舞台上《碇步桥》演员们的舞姿中,有一个膝盖微微颤动的动作,而这正来自于人在碇步桥行走时对重心的控制。在节目编导李佳雯看来,这个不稳的瞬间特别的美,蕴藏着江南的韵味与诗情;演员们的齐舞是《碇步桥》的特色和标志。当姑娘们坐在桥上,身体上下律动,脚下左右交替点地,这样整齐划一的动作,美得扣人心弦。

    碇步,是水上步石的一种,多建于水不是很深但较为宽阔的山溪之中,方便人们亲水渡河之用。在我省美丽河湖建设中,碇步常常与堰坝组CP出现,被用作亲水便民桥。

    优美的造型、独特的工艺,泰顺的碇步石桥吸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如果你心细,会发现这碇步桥浙江许多地方都有,它还是浙江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旱时为桥,汛时为坝。譬如,壶源的龙鳞坝堰顶就是碇步桥,而且是网红版的碇步桥。

    壶源溪行至杭州市富阳区新一村,溪水被堰坝拦出了一个水面。

    龙鳞坝从上至下共13层,露出水面以上9层,看着像“龙鳞”的每个小块,其实都是一个小的蓄水池,像温泉泡池般错落开来,堰顶设置139块碇步,行人可跨步而过,别有一番情趣。

    上游来水较小时,堰坝是平静的水面,水流跌入弧形堰面幸福相遇,形成水花;而当大水来临时,水流便会形成错落有致的弧形短瀑。2019年,龙鳞坝火爆后,每年都将近有100万人次涌入。夏季人潮涌动的碇步桥上,欢呼雀跃,仿若上万人在琴键上共奏一曲欢快的进行曲。

    缠绕江南的条条碧波,堪称是大自然创造的线谱,穿越在碧波之中的碇步、堰坝,则是水利人有意谱写的动人音符。碇步桥融合、聚集、传承了华夏众多桥梁文化的精华,它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砥砺,但依旧坚守阵地,默默地为人们作贡献。

    “太仙了。”“看完感觉被净化了。”兔年春晚的碇步桥舞蹈,犹如一股清流唤起了我对青山绿水的向往和对家乡的回忆。

      

    姓名简介:青山,原名郑永娟,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200余篇,60余万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