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张若昀、王阳、戚薇主演的《显微镜下的大明》迎来了收官。
这个原本发生在徽州的故事,经过改编后发生在了金华。
剧中的地点,网友一一找到了对应:金安八县就是金华八县,仁华=金华,揽溪=兰溪,五江=浦江,同阳=东阳,万成=义乌,三水=武义,大丰=永康,山平=磐安。#谐音梗用得很溜啊#
《显微镜下的大明》选了原著六案之一“丝绢案”,讲述了算学天才帅家默(张若昀饰)从县衙税簿中意外发现仁华县承担了周围七县此前百余年的丝绢税负,由此开启从县衙到府衙乃至更高行政单位的拨乱反正之路。
故事的最后,帅家默和丰宝玉联手揭开人丁丝绢的真相:一切都是因为范渊和宋通判勾结隐田匿田,金安府积弊已深,改政势在必行。
冲着精良的制作,3万多观众给《大明》打出了7.8的分数,那这2.2分扣在哪呢?
很多观众反馈,《大明》有些烧脑,很多台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有些难懂。
其实,要看懂《大明》并不难:表面上是说丝绢案,是县与县的不公,实际上说的是讲张居正改革,是地主与老百姓的不公。
要读懂这个与土地有关的故事,最关键的就是抓住鱼鳞图册。
男主帅家默,一开场就在给村民丈田,他不仅是个数学家,还是个古代的地理测绘工作者。
人丁丝绢税的开端:也是因为丈田。
在给村民丈田时,帅家默发现田亩和田契对不上,就想去查看鱼鳞图册,结果在查金安府账册时,意外发现了人丁丝绢税的疏漏。
什么是鱼鳞图册?剧里也有做一些解释。
所谓鱼鳞图册,就是官府为征收赋税,把每一土地进行编号、绘制图形、确认产权,全部登记在册。因图上地块排布状如鱼鳞,所以得名。
在传统农业社会,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鱼鳞图册作为征税的依据。
而围绕着鱼鳞图册,剧集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第六集中,帅家默对人丁丝绢税刨根问底,从而引出了当时的大背景:张居正在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
巡按御史刘景看了帅家默的状纸后,临时决定把巡按察院设在揽溪。
刘巡按此举,只因为他看到邸报上,张首辅在闽地搞清丈隐田——所以,他看似是帮帅家默查人丁丝绢案,实际上,他是想派人,借机查揽溪的鱼鳞图册,核查揽溪的“隐田”。
丝绢案代表着税赋不均,税赋不均意味着各县就得按照比例重新分配,这可不就得查阅鱼鳞图册,并重新清丈土地了么?
刘巡按希望以仁华此例为典型,做出政绩后,被张首辅重用。#是不是很熟悉#
然而,刘巡按的期待很快就落空了,反对清丈的揽溪知县联合乡绅范渊纵火,把架隔库给烧了。
他们还栽赃给男主帅家默,说他和老友丰宝玉因为鱼鳞图册起了争执,所以放火。
在故事最后,鱼鳞图册更成了丝绢案得以平反的关键。
男主父亲帅郭诚所著的丝绢全书,是丝绢案最重要的证据,书中记载了20年前仁华的土地交易明细——当时鱼鳞图册上所记就与实际不符,存在缩绳隐田的行为,其中,范家便是典型。
大堂之上,丰宝玉更是大声指出:多年来,官吏与乡绅勾结,串改鱼鳞图册,要求重新清丈土地,重订丝绢税。
哪曾想,丝绢全书却在混乱之中,被范渊烧了。
怎么办?
这时,帅家默提出要重新丈量范渊家的土地:只要实际所得与鱼鳞图册上不符,就说明范渊隐田匿田。
最后,鱼鳞图册成了扳倒范家的关键。
看到屡屡被提及的鱼鳞图册,很多杭州的观众,特别是一直关注钱江晚报人文读本的读者可能会反应过来:揽溪,莫不就是兰溪?历史上,兰溪的鱼鳞图册也是出了名的,目前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
记者随即和原著、编剧马伯庸方面核实,对方表示,的确在创作的时候,有参考兰溪保存的明代鱼鳞图册。
展厅里的兰溪鱼鳞图册,林作祯摄。
鱼鳞图册这一“土地普查”方式,始于南宋。绍兴年间,官府对每一寸土地边界、所有者进行详细普查。这与宋代的土地政策、纳税制度变革有关。
浙江兰溪是最早推行的地方之一。
作为三江交汇地,兰溪上下游连通江西、安徽、杭州、金华等地,自古繁华,兰溪在历史上曾多次攒造鱼鳞图册。
《兰溪府治》中的兰溪县图。城建在三江交汇处。
宋史记载,南宋起兰溪曾进行鱼鳞图册的攒造,明初鱼鳞图册从两浙推广到全国,而在清朝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的战火几乎将官府所藏簿册焚毁殆尽。
战后,兰溪县进行了古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土地普查”。
这项工作是由一个叫“清赋局”的机构负责的。他们踏遍兰溪每一寸土地,给每一块土地进行编号,给每一块地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最终形成889册的同治兰溪鱼鳞图册。
在兰溪市档案馆,保存着746册兰溪鱼鳞图册,很长时间里,这批珍贵的档案一直“深藏闺中”,未被系统地整理与研究。
兰溪鱼鳞图册,胡铁球供图。
2013年,时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涌泉、教授胡铁球一起筹建“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
在此过程中,他们注意到浙江有大量鱼鳞图册,开始了搜集整理工作。李义敏是张涌泉教授的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就以浙江鱼鳞图册为研究对象。为了这批文献,多年来三人都付出了很多心血。
2022年,长期秘不示人的《兰溪鱼鳞图册合集》终于掀开神秘的面纱,在杭首发,张涌泉、胡铁球、李义敏共同担任主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兰溪鱼鳞图册合集》,胡铁球、李义敏、张涌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怎么看鱼鳞图册呢?
比如“号字一百六十五号”这块地,“号字”代表它在“号”区域——鱼鳞图册中,全县的土地用《千字文》编号,依次是“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遇到要避讳或不吉利的字就跳过,从“金”到“德”共159个字。这块地就位于“剑号巨阙”的“号”,代表兰溪城区十坊。后面的“一百六十五号”,是该地块在十坊排在165号。
兰溪鱼鳞图册“号字一百六十五号”,胡铁球供图。
如此,每一块地都有了独一无二的编号,编号本身也隐藏着空间位置的信息。就像今天我们的身份证号,以330开头的人是浙江人,3301代表籍贯是杭州市;3304则代表嘉兴市。
除了编号,鱼鳞图册上还详细记录了这块地的具体信息:坐落于“后官塘”,户主是“赵祠”,地块的形状是两个矩形叠加,面积是四亩二分,东西南北各到哪里……
古代笔记小说,谈到家庭富裕常说“良田千顷”。怎样的“千顷”?这样的大户人家,鱼鳞图册中可以看到。
还是这个“号字一百六十五号”的户主“赵祠”,这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祠堂,也就是说该土地属于赵家宗族共有。
这个赵家不一般。
李义敏博士和团队成员整理同治兰溪鱼鳞图册资料,实地走访兰溪古城,利用GIS技术将一块块土地像拼图一样拼回去,复原了兰溪城区的鱼鳞总图。他们发现,属于“赵祠”的地产,分布在城区的四坊、五坊、六坊、九坊、十坊,遍及大半个兰溪城。
赵氏在兰溪城区十坊的地产分布(李义敏等制作),该图片属于学术成果,尚未公开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除了赵家,兰溪还有个大家——章家。
明代兰溪最有名的官员是章懋。他在成化、弘治年间为官,去世后谥号也是文懿。“章文懿公”是著名的大儒,辞官后在枫木山讲学,学生众多,被称为枫山先生。余姚王阳明曾到兰溪求教,在诗文中称他为“枫山老”“枫山师”。
离赵家的“号字一百六十五号”不远,“号字一百四十八号”这块地,户主是“章枫山祀”,土名是“章祠”。
400多年过去,章家不断繁衍,子孙代代分家,分掉的房子也许已经换了几姓,周围“章府里”的地产,从149号到157号,房子主人很多却姓范、徐、严、王等。
但是“章枫山祀”所有的土地,作为章家子孙祭祀的地方、共有的财产,到晚清时依然存在。
今天,兰溪云山街道天福山社区还有章府里,保留了章家当年的荣耀。
裳字一千七百八十七号,户主是章文懿。胡铁球供图。
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鱼鳞图册,看到古代基层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例如土地产权制度、农田制度、灌溉水利、土地交易、赋税徭役、宗族关系、环境变迁……
看了这篇《鱼鳞图册》使用守则,再看《显微镜下的大明》,关于古代田地的那些事,理解起来就清晰多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薛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