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健康小站丨“互联网+”助力“两慢病”全周期管理,群众看病更高效便捷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邢银平2023-02-19 01:45全网传播量2068
00:00
00:00

近年来,杭州的“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数字化赋能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让群众看病更便利、效率更高,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互联网+医疗”的助力下,杭州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和患者就医行正悄然发生改变。

在浙江省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潮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之际,记者走访了钱报健康小站、拱墅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大家感受“互联网+医疗”场景下的惊喜和变化。

从2021年1月起,拱墅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推行两慢病一体化门诊,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为签约的两慢病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规范化服务。

一站式服务到底有多方便?两慢病患者黄大姐最有发言权。

213日,黄大姐来到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诊。她在挂号机上预约取出了号单,机器自动识别出她是签约的两慢病患者,备注上清清楚楚地标明“请先去接受健康服务”等字样,引导她去两慢病一体化门诊的机器上做检查。

“以前我来看病,挂号后是要自测血压,我有时候会记录数值再告诉医生,但我看很多人是不做记录的,测血压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自从有了这台一体化的机器,用挂号单一扫,身高体重血压等都一目了然,测完医生电脑里这些信息都有了!”黄大姐对智能化健康信息采集赞不绝口。

她口中的多功能智能一体机,是两慢病一体化门诊诊前管理区的“门面担当”,它可以完成身高体重、血压、血糖、体温、血氧饱和度、体脂、血脂等检测,智能采集后形成电子健康档案,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慢性病随访管理。

在诊间服务区的大屏幕上,钱报记者看到,上面实时显示着该医院辖区的两慢病管理人数、慢病人群签约人数、慢病人群基层就诊率及两慢病随访人数等,服务区还能提供健康教育服务,滚动播放慢性病健康宣教视频。

在候诊时,糖尿病患者张阿姨拿手机,扫了扫墙上的二维码,开始听“书”,为充分利用群众候诊时间,中心拍摄健康宣教视频,打造“健康有声书墙”,让群众随时随地“听书”,为健康知识“充电”。

“这是我们建立慢病一体化信息系统,整合区域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健康档案、自助挂号系统,贯通上下级医院的分级转诊信息通道,实现慢病一体门诊的全流程业务数据信息化实时采集,形成慢性病健康管理多方参与、数据多方共享的新型数字健康服务模式。”拱墅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斌锋介绍。

在诊室看病时,黄大姐的所有信息都呈现在医生电脑上,最近高血压、糖尿病控制地好不好,一目了然。“阿姨,您的血压控制得不错啊,体脂率也比过年前下降了,看来过年管住嘴、迈开腿做得很到位呀!”签约家庭医生蔡鸿鹏一边翻看电子病历,一边回顾分析黄大姐的既往病史,评估行为因素,对黄大姐的药物进行及时调整,并打印健康教育处方,为其做了一份年度健康评估。

周斌锋告诉钱报记者,自“两慢病”全周期管理实施以来,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慢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稳定在81.5%和60.5%以上;“两慢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有所下降。

通过规范化的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患者逐步养成就诊前先测量血压血糖的习惯,健康素养明显提升,更有效得管理和控制疾病。

此外,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一键式导入功能,改变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阶段性的评估报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在健康宣教时更有说服力,实现了防治并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