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春风书单丨新的一年开始了,你的书单上列了几本?

    潮新闻 2023-02-06 07:18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潮新闻·钱江晚报 文娱全媒体中心

    元宵节过去了,新一年的工作可以开始了。在读书上,你给自己立了什么目标吗?

    年初,我们整理了各出版社的年度重磅出版计划,2023年,哪些书将与我们相见?(上)2023年,哪些书将与我们相见?(下),那些书是你期待的?

    出版社的新书也在继续,编辑们已经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工作。最近我们关注到这些新书上市。

    虚构类


    《父父子子》梁晓声 著 中信出版社

    《父父子子》是作家梁晓声在《人世间》之后的最新长篇小说,被称为是梁晓声在从心之年的最新敬意之作。

    这560余页厚度的作品里,有鲜血淋漓的家国命运,也有温暖朴实的爱恨情义。和《人世间》相似的是,同样是跨越五十年,讲述以东北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宏阔时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到曾经的革命者成为首批“北大荒人”垦荒拓野。

    历经四代人,跨越五十年,一代代父父子子,在动荡时代下有着相同的选择和坚守。

    如果说《人世间》是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那么《父父子子》则是一部“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两本沉甸甸的著作,共现了百年中国的波澜壮阔。

    用梁晓声自己的话来说:“我不允许我没有写过这个题材。”

    《父父子子》里,有共产党战士、红色资本家,也有海外华人、二战英烈,有爱的温情呈现,也有恨的现实表达。想象一下如果拍成电视剧,《父父子子》也非常值得期待,是适合一家人一起看的。

    《烟霞里》魏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70后作家魏微40万字的长篇小说《烟霞里》,是一部70后一代的“伪传记”,一个人的编年史。

    这是改革开放的一代,作者以生于1970年代的女性田庄的一生为主线,1970年,田庄出生于一个小山村,然后读书,上班,结婚,生子,直至英年早逝于广州。

    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的一生,亦与整个国家在这四十多年中的发展变迁同步。

    从田庄身上漫过去的时代浪潮,也都同时灌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通过她个人成长经历、婚姻家庭、家族亲人之间的矛盾纷争,让个体融入社会,在平静中体现出暗流涌动,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革、发展,描绘了一副中国民众在变革中的众生相。

    魏微是70后重要作家,成名很早,李敬泽曾这样评价:“魏微曾经是凭茸毛般的敏感去迫近人性,但现在,她知道,想象人性和辨识个人还要经过浩瀚的人群,需要机变百出、纵横捭阖的理解力。谁知道呢,也许她会由此变成一个更强大、更持久的作家。

    停笔十年,重捡编年体写作,以自己这代人为蓝本,魏微自述:“我这些年读年谱,一个基本感受是,青少年时代新鲜昂扬;中年繁复热闹、人来人往,像一场盛宴;老年归于苍凉,太息而已。然而惟因他生长、盛开、衰老、凋零,中间他哭过、笑过、爱过、恨过,且人人各异,色色不同,人生才值得去探讨、去记述。”

    674434bf19c493ab1b51949d3c73fb6.png

    《金枝》全本 邵丽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河南作家邵丽《金枝》全本出版,下部试图在介入当下的立场上书写家族子一代与社会、文化相互碰撞的一面,无论是生活在上周村的后代们通过读书走出封闭世界的努力,还是他们进入大学留在城市工作所遭遇的身心震荡,这些都彰显出作家阐释家族故事的能力。

    家族叙事是当代长篇小说的重要书写领域,这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有关,一方面也是历史风云激荡下家国情怀的文学性表达,当一个家族的血缘因袭、代际更替、荣辱兴衰构成了民族和时代的心灵密码,愈加需要家族叙事的书写者在历史与现实间发现家族叙事的内质。

    是什么维系着一个家族的根基?是什么连缀着一个家族的血脉?

    评论家孟繁华说,在长篇小说《金枝》中,邵丽给出了她的思考和回答——这是情感的力量。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深切投入,《金枝》的家族叙事才格外饱满和生动。

    从这个意义上看,《金枝》的出现无疑将当代家族叙事的情感维度大大拓宽了,家族历史的钩沉、乡土与城市的变迁都因为情感内核的楔入而落在了最紧实处。

    64e1772a89860c52d59f9ead4a2a1bf.jpg

    《名叫月光的骏马》卢一萍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雪光已经长得很高大了,眼神里有一种烈马的桀骜不驯,像是要在这些看热闹的人面前显露一手,它跃过马厩两米多高的土坯墙,像一只白色利箭一样射向了绿色的草原,留下了几声有力的嘶鸣声和一串清脆的马蹄声。”

    这段对马的描述出自《名叫月光的骏马》。

    天高地阔,茫茫荡荡的草原上,马肥草旺,人马相依。

    《名叫月光的骏马》是军旅作家卢一萍全新小说集,共收录10个短篇,包括《名叫月光的骏马》《北京吉普》《最高处的雪原》等。

    这是一本关于骏马的书,见证初恋美好月光一样的小马驹,陪着战士寻找丢失军马的雪青马,与吉普车赛跑的红马,知人性的老黑……有马上的相遇,也有马上的战斗,以雪域荒原为底色,描绘出壮丽广阔的边疆气息,也生动写出不畏艰险的军旅生活,充满了温情、安宁和博大的美。

    卢一萍笔下的马并没有那么“安逸”,反倒是有些“凛冽”。或许是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再加上他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活,马之于他,有着更深厚的革命意义,是朋友,也是战友,而非自然界的动物。

    《久别重逢》范雨素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疫情的三年,诸事难顺,唯有我们的新工人文学如强韧的枝蔓,深根后按照自己的节奏蜿蜒地生长着,文学课随着疫情的来来去去,线上线下交错进行,工友们创作也没停止。”

    皮村的那个范雨素写长篇小说了。你想得到吗?这无论如何是值得关注的。

    《久别重逢》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是作者范雨素表示一生只打算出版一部的独特作品。

    小说中,根据自身经历,范雨素塑造了女主角范菊人,讲述了范菊人在故乡成长与在北京漂泊的艰辛故事。幼时受到楚地鬼神文化的深刻影响,范菊人对院中的一棵老桑树产生了幻想,并为此踏上了一生的寻根寻魂之旅。

    小说中,范雨素从一个打工女性的角度出发,将人间冷暖写得淋漓尽致。她来自乡村,却没有了故乡,她没有学历,却视读书和写作如生命。她坚信自己的血液中流淌着帝王将相的骨气,因而不在乎自己今生的卑微。她对于老桑树、家族血脉等事物的奇幻想象为小说增添了一抹别具匠心的神秘色彩:项羽虞姬的身影与乡村小民的身影叠加,浪漫的楚地传说与北京皮村的红尘烟火交错。这注定是一部无法被定义的作品。

    《最后一刻的巨变》[美] 格蕾丝·佩雷,姚瑶 译,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蕾丝·佩雷是著名的美国作家。

    70多年里,她只完成了三本短篇小说集和三本诗歌集。但不妨碍她受到了村上春树、苏珊·桑塔格、安吉拉·卡特、萨尔曼·拉什迪等知名作家的一致推崇

    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采访了16位女作家,其中就有格蕾丝·佩雷。

    非虚构类


    《盐镇》易小荷 著 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易小荷的新书,是一本写中国乡镇女性生活、情感与命运的作品。

    在四川西南的古老盐业小镇仙市古镇,作为前媒体人、作家,易小荷历时一年,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以12位女性在父权、夫权、时代、偏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展开一个我们身边的、但可能不曾了解过的底层中国。

    近年来,关注女性的作品较多。易小荷在序言中说:“贫困始终是古镇女性必须时刻抗争的敌人,而伴随贫困的是见识的狭窄和环境的逼仄,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来自家庭男性成员的欺压和剥削。”

    十六七岁就辍学混迹KTV的少女,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在中国数万小镇上,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易小荷希望她们的悲欢被听见、被看见。

    本书获得了梁鸿、李海鹏、罗新、许知远等人的推荐。作家孙一圣说,近年来的年度非虚构作品,前年有杨潇《重走》,去年有王梆《贫穷的质感》,今年就是《盐镇》了。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日]上野千鹤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野教授在上面回应读者来信,15岁的女学生想逃离母亲的控制,30多岁的女职员讨厌上司的职场PUA,30多岁的家庭主妇想知道怎么给儿子做性教育,50多岁的家庭主妇苦恼大儿子没孩子,真可怜。

    上野千鹤子是日本社会学家,这位40后学者近年是炙手可热的女性主义领袖。很多读者读完之后,也有想向她咨询的冲动。

    比如那位母亲苦恼自己的儿子没小孩,上野回复中说到:“生不生孩子是自己的问题,作为母亲的你也不能干涉。你要做的,应该是把媳妇从必须生孩子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生不生我都没关系,这是你们的人生,不是只有生孩子才能幸福,你自己先要这么想。”

    60dae2387a312657577d4734deaa230.jpg

    《城市战争》王千马 著 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出版社

    《城市战争》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力道为主题出版赋能,为大历史观“作注”,为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它审视了中国城市及区域经济的沉浮,寻找它们发展的命脉,观照背后的历史逻辑。

    它从历史中国看未来中国,面对当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用大历史思维前瞻性思考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人生存规划。同时帮助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大洗牌中抓住投资机会。另外,本书对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战略关注点很突出,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于各地决策者和领导者来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谋作用。

    本书也得到了诸多名家和有影响力人士的推荐。如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国际金融专家、前华尔街投行高管陈思进,作家陈先发,人民出版社原常务副社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监事长任超等。

    如作者——70后财经作家王千马所说,城市的生长,和人在江湖一样,为了生存,你争我抢。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属于存量经济,物理资源、空间资源、政策资源,以及注意力资源都相对有限,给了你就很难给到它,这也让城市在演进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竞争,甚至到你死我活的那种。

    对写作的人来说,这种竞争甚至是战争,便意味是故事,是戏剧性,甚至是传奇。

    b674883dd85f90ce70c0f4183dea12e.jpg

    《公主之死》李贞德 著 重庆出版社

    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将“兰陵公主案”视为中国古代司法典型案例之一,该案涵盖了传统中国女性会碰到的大多数刑法问题。

    魏收写《魏书·刑罚志》,通论北魏一百五十年来的法律发展,却用将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记录了“兰陵公主案”。19世纪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教导学生判案的《学断》中也引用了这个案件,可见本案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代表性和重要性。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这本书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中国古代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李贞德博士,是研究汉唐时代妇女生活、法制史和医疗史问题的专家,也是女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公主之死》是作者的代表作,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深入探讨了本案所涉及的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透过法律看历史,从北魏公主家暴案看汉唐之间女性法律地位,揭示儒家伦理法制化及父权化曲折演进历程。

    《中国思想 从孔夫子到庖丁》【英】胡思德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剑桥大学著名汉学家胡司德教授写给大家的中国思想与文化史。

    本书以分主题形式讨论了八个中国思想中自古至今始终关切的核心领域,包含为政之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礼”的意涵与功用,以及鬼神、自然、工作和饮食。既可逐篇顺序阅读,每一章也可独立成篇。作者摒弃了儒、法、道、墨这种以学说形塑思想的固有框架,而是从古人的观念、价值、认知着手,探讨从时空、至道、为政、公私、礼法、神明、祖先、自然、食货等等中国思想的层累剖面。

    在这本富有启发性的书中,中国思想领域最杰出的专家之一胡司德教授带领我们穿越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从先秦的孔子、道家、法家和民间信仰,到汉代的史学、哲学与自然科学著述,以及它们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困扰着中国最聪明头脑的重大问题,不是关于我们是谁和我们是什么,而是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如何组织社会,以及如何确保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和我们为之承担责任的人的福祉。

    通过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法律文件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地援引例子,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如何深刻而全方面地影响了当代世界。

    4c2307c4f19bd72d83b9d9aee2d94a0.jpg

    《中国流氓的变迁》陈宝良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流氓是侠客堕落以后的产物。换言之,真正意义上的侠客、剑侠一流人物,理应是秉天地之正气,能为人雪不平之事,霜锋怒吼,雨血横飞,最称得上是世间第一快人、行世上第一快事。

    所惜者,后世所谓的侠客,已经很少得此真传。世人偶然学得几路拳,舞得几路刀枪,便俨然自命为侠客,不是贻祸身家,便是行同盗贼,最后还是把一个“侠”字弄坏了。

    流氓是社会过剩的劳动阶级,是社会上暴力性力量的一部分。对流氓来说,传统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一概不具任何约束力。流氓的频繁活动,干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威胁有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导致社会局势极不稳定,流氓意识也随之渗透至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领域。在中国历史上,流氓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历史上流氓阶层及其活动的论著。陈宝良先生爬梳各类典籍,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先秦诸子到《全唐文》,从野史笔记到官方实录、司法文书,从小说到报刊,乃至于地方志,就流氓的起源及变迁作了详尽的叙述,将中国历史上流氓这一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形象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加以系统地勾勒出来。全书纲举目张,条理分明,旁征博引,文笔流畅,是流氓史领域的一部力作。

    f040f804f357f885861755cc99620fd.jpg

    《明武宗正传》杜洪涛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明代最荒诞、最另类、最有个性的谜一样的皇帝是谁?非正德皇帝朱厚照莫属。他的出身之谜、宠幸之谜、荒诞之谜、好战之谜、巡游之谜……几百年来,坊间流传不同版本。

    正德皇帝是明代十六位皇帝中最反复无常、难于捉摸的一位皇帝。其中缘由曲直,杜洪涛先生的最新力作《倏如飘风:明武宗正传》一一解密。

    比如关于正德统治期间的重要人物刘瑾,杜洪涛写道:“据说,刘瑾本人也渐生不臣之心。他在私宅豢养余明、余伦、余子仁等江湖术士。这些人时常为他夜观天象,占候、算卦、相面。为了赢得刘瑾的欢心,这些术士谎称刘瑾的侄儿刘二汉命相贵不可言。所谓贵不可言是用含混的语言,暗示刘二汉有朝一日或许会君临天下。刘瑾还广结党羽。据廖心一统计,被各类史料划为刘瑾党羽的官员共有一百多人。”

    “作为历史人物,厚照并不具备今人的后见之明。在他看来,刘瑾不过是他放出来的一条恶狗。这条狗叫得越凶,文官群体越怕,他就越得意。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刘瑾已经对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然而,一旦他发现这条狗可能会反噬,就会毫不犹豫地棒杀恶犬。”这是杜洪涛先生的看法。

    上月书单:

    春风悦读榜1月推荐丨新年好!祝你的2023像这本书一样充满惊喜和创意 (thehour.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春风悦读:读本好书 如沐春风
    春风悦读榜,做传递好书的邮差
    春风月榜:让好书被看见
    回到顶部